有没有那么一刻,就想对着父母干

网络上有位同学问,为什么自己总想对着父母干!

她说,从小被父母宠大,什么都不让干,越长大的时候越是讨厌这种被安排的人生。

虽然知道父母也是为自己好,甚至有时候也认同他们的意见,有时也会按照他们提的来做。

但是,这些情况都是在他们看不到的时候,自己才会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事,如果是当着面的时候就是会对着干,就是想对着干。

哪怕即使自己知道,这件事情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还是要对着干!!

这位同学好担心,觉得自己是不是要疯了,父母也快被她气疯了,好苦恼,怎么办?

先说个更疯更嗨的故事吧。

有个小孩,从小在家庭暴力下长大,父亲在外懦弱,回家就对妻儿动手。

妈妈想着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于是,就督促孩子读书,看到孩子不用功的时候就是一顿好打。

这个孩子喜欢玩棒球,总想着可以打棒球,但是妈妈坚决不允许。

邻居大婶看这娃那么爱打棒球却连个手套都没有,怪可怜的,于是在这孩子生日时,偷偷买了棒球手套送他。

但是妈妈根本就不准他打棒球,就连拥有手套也会惹妈妈生气。

所以,千万不能让妈妈发现棒球手套。但是,当时家里根本没有自己的房间,没处藏手套啊。怎么办?这娃就把手套包在塑料袋里,偷偷埋在银杏树下,每逢打棒球时才挖出来。

有一天,这个孩子挖开泥土时,发现手套不见了,妈呀,只见塑料袋里装着一堆参考书…。

妈妈说,那些都是没用的东西。你给我老实点看教科书,好好学习才能走出这个环境。还有时间玩棒球,是小学的作业太少了吗?于是,妈妈就给这孩子报了英语和书法补习班。

但是这娃不老实,每天骑着车假装去上课,实际上却跑到朋友家或是去公园浪,等玩得差不多时间才回家。

有一次,一回到家,老妈迎面就说:“Hello, how are you ?”这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默不作声。

“你没去上课吧?!要说'I am fine’,混蛋!”这真叫人不寒而栗。妈妈怎么知道那些英语的?妈妈怎么知道我没有去上课?结果又是一顿好打。

在无数次的较量和挨打中,这熊孩子终于长大了,还考上了名牌大学。妈妈这下心安了吧,孩子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这个熊孩子,他打算报复母亲对他的控制,他在临毕业那年宣布不念书了。

就是不念书,就是要毁掉自己,毁掉大好前途人生,就是要让妈妈的希望彻底破灭。

终于毫不留情的毁了自己,也毁了妈妈的希望。

实现了这个想法,接着就不知道干什么好了。这孩子消沉了一段时间,觉得这样好像没什么意思,人活着,如果只是为了和父母对着干,那多没意思。这下,终于可以找点真正喜欢的事情来做了吧。

于是,这孩子就开始混迹娱乐圈,而且越来越火。

有一天,这孩子忽然很想家,于是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自从毁了妈妈的希望之后,母子间交流就非常少,这次打电话回去,内心还非常忐忑。

妈妈温柔的接着电话,然后直接问他要钱,这当妈的怎么回事,真会扫兴。不过既然如此,就让她见识一下。这孩子准备了三十万现金,想给妈妈惊喜。“就这么一点?”果然是亲妈,不变的刻薄语气,“不过三十万块钱,就一副了不起的样子!”

结果还是不欢而散,这孩子发誓再也不回家了。不过妈妈也没想他回不回的问题,反正是隔断时间问他要钱。

几年后,妈妈去世了。留给他一封信,信里说,孩子呀,从小娘就担心你,你不喜欢读书,又乱花钱,怕你以后日子不好过,所以娘把你给的钱都存了起来。你的钱还是你的钱,拿去好好的利用吧。

信里夹着一张用他的名字开户的存折,翻开一看,记录着那些遥远记忆中的数字,某年某月某日,存款多少…。

给妈妈的钱,妈妈一分也没花,全都存着。北野武哭倒在地上,久久站不起来。他说,这场最后的较量,我明明该有九分九的胜算,却在最终回合翻盘。

他才想起那年选择在毕业前退学,虽然报复了妈妈,却发现真正的人生不是和父母斗。

这时候才发现,其实根本不是想赢,也不想毁掉自己,也不想妈妈伤心难过。他只是想做自己,真正的人生是做自己。

这个孩子也一直在做自己,他上过电视,拍过电影,写过小说,办过画展,他有很多身份,导演、演员、作家、主持人、大学教授…。

无论那种身份,他都在活自己,都在做自己。世界电影大师黑泽明曾请求他继承自己的衣钵。他的名字叫,北野武。

北野武说,这辈子和母亲的相处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折磨”,然而那一刻,对妈妈所有的怨恨都化开了,他看到了妈妈的爱,萌蠢的爱。这,就是成长的残酷。

叛逆,不是真正的做自己,叛逆,只是为了做自己而选择的一种防御。
有个心理防御机制,叫不认同。
它的意思是,你试图让自己不跟某些人(通常是你的父母)相似。我们常常会用这个防御来表现自己的叛逆。
《心灵的面具》里面讲到一个例子,有位母亲并不喜欢女儿的未婚夫,女儿为未婚夫辨解,说未婚夫的那些违法行为在她看来都只是“小问题”。
当这位女性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咨询师说对她说,有没有可能,你不想要变得像你妈妈那样“吹毛求疵”。
当她和咨询师去探讨的时候,才坦露说,其实自己也并不真的那么爱那个男人,但是她讨厌自己的判断跟母亲的意见一致,她对妈妈那种显而易见的批判性倾向的反感(不认同),才是导致她要嫁给那个男人的一个原因。
就算那个男人不好,就算嫁个那个男人不幸福,但是,为了和父母对抗,为了做自己,还是要这么做。
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明明对方是渣男,本来这个女生不一定会和渣男走到一起的,但是因为家里一反对,这个女生就真的和渣男走到一起了。
每个人,都不愿意做别人的附属品,哪怕是做父母的附属品。
天性使然,在很小的孩子身上,其实就已经表现出来。
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他们常常会说“不”,有时候即使孩子想要某样东西,他也会说“不”,这是孩子在对外宣布,他对自己的主权,他才是自己的主人,这是最原始的对着干的做法。就是表示拒绝别人对自己的操控,要听自己内在声音的意思。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有挫折,也难免遇到几个渣渣。

作为父母,你会怎么做,如果你事事包办,处处干涉。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会少了一些弯路,但可能也会让他走向更大的弯道。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试错,都需要挫折,挫折固然难受,人生也固然会有不顺,但是这都是完完全全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当人可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父母萌蠢的爱,出发点是对孩子好,孩子萌蠢的叛逆,是为了成为他自己。谁都没有错,只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

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也不可能为孩子铺设一条完美的路。

每个人的路,都要靠自己走,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艰难困苦中给予一些情感的支持。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对你的干涉、包办或是其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看待父母的这些做法。

就像北野武,他直到母亲离世,才知道妈妈如此动机,才知道妈妈对他控制背后潜藏的爱意。

当你看到父母背后的动力时,你的人格就开始成熟了。父母未必能够改变,但你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然不会和父母对抗至极端,毁灭自己的未来。当你可以卸下对着干的情绪枷锁,你就已经开启了为自己而活的人生。

作者:吴在天,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著有《把生命活给自己看》《亲子关系对了,孩子的世界就对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