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传统的太极拳教法——捏架子

2018年,很多名人过世,包括金仁霖老先生。

金仁霖老先生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的老师叶大密可以算是近代太极拳的大家了。叶大密先生是田兆麟前辈的弟子,也是田兆麟前辈的长辈(田兆麟前辈娶了叶大密先生的外甥女/侄女),所以叶大密先生跟田兆麟前辈关系很密切。如果想一窥田兆麟前辈这一系的杨家太极拳,叶大密先生的传承是正途,这很可能是现在难得一见的早期杨家太极拳了。

左:叶大密先生    右:金仁霖先生

叶大密先生当年在上海很吃得开,跟剑仙李景林学过武当剑,跟杨澄甫、杨少侯学过太极拳,跟孙禄堂讨教过形意拳八卦掌。叶大密先生跟方方面面关系都很好,以至于有人怀疑他其实是身负特别使命的,是浙江系军阀派驻上海的眼线。

叶大密先生早年是不是有特别身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叶大密先生1949年以后行医了。在上海市黄浦区的一家医院,是中心医院还是中医医院我记不清了,反正在一家医院做推拿大夫。也许是功夫在身,被当时的人称为推拿天下第一。

金仁霖老先生就是师承叶大密先生。

金仁霖老先生文化底蕴很足,而且由于长寿(1927-2018),可以说见证了太极拳在这段时间传承和发展,以及恩恩怨怨。

金仁霖老先生说太极拳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老先生写的《慰苍先生金仁霖太极传心录》。我读过老先生的东西不多,但有一件事的记录给我印象很深,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得——

金仁霖老先生在叶大密先生的武当太极拳社学了太极拳后,经常去找叶大密先生。据老先生回忆,叶大密前后7次帮金仁霖老先生调拳架。最后一次,金老先生把拳架都打散开来,颠倒顺序一式一式请叶大密先生调。以至于调完之后,叶大密笑着对老先生说:我的关子都被你偷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并非广告,侵删

调整拳架是比较文绉绉的说法,在上海,一般称为捏架子,或者扳架子(baigazi上海话发音)。调整拳架是太极拳学习的重要步骤,没有这个步骤,拳架就跟广播操差不多。

每次我跟别人说,我是在用最传统的方法教太极拳,别人总是一脸疑惑。但是参加了我线下班的学员,都会说:戴老师,你教太极拳太精细了,也太累了。这次轮到我疑惑了:这才是最传统的教法啊!

我的线下太极拳课就是捏架子。动作,线上学习就可以,想练出点东西来,就得现场捏架子。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不一样,对于老师示范动作的理解不一样,所以,学出来的拳架招式多少有点不同,手高手低,步大步小,更重要的是,一些关键部位该怎么练,必须得针对性微调。(不是说线上课不重要:线上学招式+线下捏架子,是相对省时高效的学拳途径)

捏拳架这种教学,挺考验老师的,既考验功力,又考验体力。不同的学员程度不一,各种问题都有,不过,完全小白就来捏拳架的,我在上海班就遇到了,而且还是两位。

其中一位,阿布,她算是个奇迹,也不知道怎么就看到了我的公众号内容,感觉也没多考虑就报名参加了筑基5式课程,一个课程下来,对我深信不疑,武式太极拳课程一推出,立刻报名。线下课招生,她也报了,那时线上课好像她还没结课。她的线上课体验,以后再分享。

阿布是一位真正的太极拳小白,参加线下课第一天结束,阿布的拳架还离中正很远。但到了第二天,阿布自己都知道不一样了。说心里话,小白还是容易教。大概,这也是当年郝少如老师只收小白的原因吧。

左图是阿布第一天的拳架,右图是第二天的拳架,大家看出不同了吗?

第一天才走了20分钟的猫步,阿布就直接坐地上了,我告诉她:这是热身。不知道她当时有没有打道回府的念头?

第二天的猫步时,阿布已经能关注重点了。

这真是“发自内心”的酸爽。那次捏完拳架后,阿布继续参加武式拳2的线上班,看她发上来的照片和视频,又是另一重天了。

(感谢阿布授权分享她的拳架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