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树
苦树
苦树(学名:Picrasma quassioides(D. Don) Benn.) 是苦木科苦树属植物。落叶乔木,高可达10余米;树皮紫褐色,全株有苦味。叶互生,卵状披针形或广卵形,叶面无毛,托叶披针形,花雌雄异株,组成腋生复聚伞花序,花瓣与萼片同数,卵形或阔卵形,核果成熟后蓝绿色,种皮薄,萼宿存。花果期4-9月。分布于中国、印度北部、不丹、尼泊尔、朝鲜和日本;在中国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生长于海拔(1400-)1650-2400米的山地杂木林中。木材稍硬,心材黄色,边材黄白色,刨削后具光泽,供制器材;树皮及根皮极苦,含苦楝树甙与苦木胺,为苦树中的苦味质,有毒,入药能泻湿热、杀虫治疥;亦为园艺上农药,多用于驱除蔬菜害虫。秋叶红黄,是较好的秋色叶树种,园林上可作为风景树、观赏树来利用。(概述图参考来源:)
形态特征
苦树
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皮紫褐色,平滑,有灰色斑纹,全株有苦味。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5-30厘米;小叶9-15,卵状披针形或广卵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除顶生叶外,其余小叶基部均不对称,叶面无毛,背面仅幼时沿中脉和侧脉有柔毛,后变无毛;落叶后留有明显的半圆形或圆形叶痕;托叶披针形,早落。
花雌雄异株,组成腋生复聚伞花序,花序轴密被黄褐色微柔毛;萼片小,通常5,偶4,卵形或长卵形,外面被黄褐色微柔毛,覆瓦状排列;花瓣与萼片同数,卵形或阔卵形,两面中脉附近有微柔毛;雄花中雄蕊长为花瓣的2倍,与萼片对生,雌花中雄蕊短于花瓣;花盘4-5裂;心皮2-5,分离,每心皮有1胚珠。核果成熟后蓝绿色,长6-8毫米,宽5-7毫米,种皮薄,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9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印度北部、不丹、尼泊尔、朝鲜和日本。在中国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在云南分布于中部(富民、禄丰)、东南部(屏边、砚山)、南部(普洱)、西南部(凤庆)和西部(鹤庆)等地;在西藏分布于吉隆和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