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之心得分享
第二十七 袭明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继续分享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之心得。
上一章老子提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但作为“万乘之主”的我们,却往往因为“以身轻天下”,而“失根”、“失君”。如何才能不失根本,本章老子告诉我们以守护本自圆满的清真之性为依归,就不会“失根”、“失君”。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本章一开头就出现五个“善”的排比,首先,这里的善不是善恶的善,而是善于的善。其次,这五个排比要表达都不是外在的人事,因为无论是圣人还是佛,是没办法行事不留痕迹,说话没有瑕疵的。因此,这五个善说的是关于心性的圆满清静。
“善行无辙迹”
(“辙迹”,本意是车行留下的痕迹,“辙迹”这里是比喻对本心本性的伤害。)
善于守护本心本性的人,其所有的“行”都是以不伤害本心本性为根本,顺自然本性而为,故而不会对圆满清静的本心本性造成伤害。
哪些叫“善行”呢?老子接着逐一告诉我们“善行”的表现形式:“善言”、“善计”、“善闭”、“善结”。
“善言无瑕谪”
(“言”,内心的声音。“瑕谪”,本意是指玉上的斑痕,这里是比喻对本心本性的伤害。)
我们的本心本性本自圆满清静,可当七情发动时,我们内心便有各种感受,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就是“言”。这个感受是好的、喜欢的;那个感受是不好的、不喜欢,有贪嗔好恶的捆绑,就是我们普通人的“言”,这样的“言”对本心本性有很大的伤害。而“善言”之人却没有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的“言”,他们只是时时处处不断内观觉照内心一气的清静实相,不让贪嗔好恶攀附于心中一气上,对本心本性也就没有伤害,因此老子说“善言无瑕谪”。
“善计不用筹策”
(“计”,计算。“筹策”,用于计算的工具。)
善于守护本心本性的人,不需要人为造作、人为助长。
就像有的人喜欢用吐纳导引来抚平内心,用力的吸气,然后用力的呼气,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内心安宁下来。其实不然,身中气的动荡起伏完全是因为心中有罣碍,罣碍不放下,任随如何吐纳导引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因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内观觉照,与动荡起伏之气和平共处,罣碍自然就放下了。因此老子说“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闭”,关门。“关楗”,关门用的木闩。横的叫关,竖的叫楗。)
关门的目的是为了防御侵略者、偷盗者,对于我们的本心本性而言,侵略者、偷盗者便是我们的贪嗔好恶。要将贪嗔好恶拒之心门之外,不需要将我们的心门锁住,打开心门,只是静静的去感觉,去观照,当内心起伏动荡时,觉知那个动荡起伏的真相,侵略者也好偷盗者也罢,都会自然消失,因此老子说“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结”,固定。“绳约”,用绳子束缚,控制,比喻用各种方式来控制脑袋里的念头。)
有很多修行人以为修行就是什么念头都不能有,脑袋要空空的,什么都不能想,其实这是对修行的误会。修行不是什么都不能想,而是什么都可以想。感受产生想法,想法也会影响感受,只要保持对感受地观照,想法越多越有利于修行。所以老子说“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意思是说善于守护本心本性的人,不需要用各种方式来控制自己的念头,什么都不用做,只是静静地观照,觉察、体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袭”,返,还归的意思。“明”,光明。)
因此圣人常常以“善行”来救人、救物,故没有不可救之人、物,这种救人、救物就叫“袭明”,即恢复本心本性的光明。
这段话在告诉我们什么呢?是在告诉我们“善行”也就是“善言”、“善计”、“善闭”、“善结”是可以恢复我们心性的光明的,也就是可以恢复我们圆满清静的本心本性。这里的“救”不是指救他人,而是救自己,佛说“佛不度人,惟人自度”就是这意思。人人都可以自度,所以没有可弃之人。
明朝大儒王阳明临去世之际,弟子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王阳明微微笑了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便离开了人世。人的一辈子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恢复内心的光明。王阳明内心已经恢复光明,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没有遗憾,潇洒而去。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资”,助缘。)
所以善于守护本心本性的人是不善于守护本心本性的老师,不善于守护本心本性的人是善于守护本心本性的助缘。
有很多修行人当修到一定程度后就看不起比自己程度低的人,当然就更看不起不修行的人,其实他不知道,正是这种看不起便是自己修行的盲点,若能对此返观觉照,就会发现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有其价值,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上下尊卑之分,只有相互作用,相互成就。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是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成就中不断变化、发展。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不住老师之相,不住助缘之相,能离相即是“智”,但如果心中又存一个“智”的相,那便又是迷了,而且是大迷,这是修行中的微妙要旨。
住相,是对“师”或“资”有贪嗔分别的心,能拿掉攀附于心上的贪嗔分别就是离相。离相即得“智”,但又因此陷入对“智”的贪执中,则心又被贪嗔所捆绑,称之为“迷”。这是众多修行人最不容易觉察的盲点,所以老子说“是谓要妙”。
依乎本心本性来渡人渡己,不分别、不造作、不助力、不顽空,只要返观觉照,练习,练习,再练习,人人皆可成圣成佛。我们一道加油吧!
好了,本期分享就到这里,谢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张讲师的讲解请见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