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在线重点推介书坛新锐——王渐鸣
艺术简历
王渐鸣,1979年6月生,江西省峡江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吉安市书协副主席、吉安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庐陵书画院副院长。先后结业于北京大学陈忠康书法工作室、中央美院首届兰亭书法班。
主要书法成果:
江西省第六届书法篆刻展一等奖
江西省第七届书法篆刻艺术大展二等奖
江西省首届楹联书法展览二等奖
江西省首届“黄庭坚书法奖”优秀奖
“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优秀奖
江西省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三等奖
江西省首届楹联书法展二等奖
江西省第二届楹联书法展三等奖
“浙东书风”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首届“中国芮城 永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作品奖
“绿洲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海西杯”全国书法展获奖提名
邻蕉馆·近山堂
王渐鸣
我的书法,走的是帖学路子。从王羲之到米芾,傻傻地写了好多年。 2001年第一次见到《兰题杂存》,我便迷上了白蕉,他高洁狂狷的性情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清逸超拔之气令我企羡!当东晋的月光遥不可及,白蕉这条泛着月光的河流让我觉得亲切无比,以至于我对“民国风范”的崇拜与“魏晋风度”一样的虔诚。我喜欢白蕉的尺牍,或长或短,或断或连,用二王的笔法,尽说些吃瓜买刀养兰画扇之类的琐事,纸上流淌着的,是轻松、流美和淡淡的任性,那股子的书卷气,装是装不出来的。我从网上遍寻了有关白蕉的文章、字画,一页页打印出来,又把有关他的书能买的都买了,放在案头枕侧,日日厮磨,以期能熏得一点气息。爱屋及乌,我对芭蕉这种植物也有了莫名的喜欢,你看它,身修腰挺,叶阔荫浓,古有怀素种蕉练字韦应物蕉叶题诗,都是极雅之事。而“芭蕉不展丁香结”“一卷芭蕉宛转心”,倒也符合我略带愁感的性格。一日灵感突来,何不将斋号唤作“邻蕉馆”呢!嗯,挺好的,这名字,文气!
为了让邻蕉馆名副其实,我请人从郊野谋来一株芭蕉,种在写字的工作室门前。又从网上搜罗白蕉字画,最终购藏一幅白蕉与应野平合作之《兰石图》悬于斋壁,并倩镌公绘《邻蕉馆读书图》以正其名。多情多事若此,虽无起屋造堂之苦,却也耗尽心力。原本以为,有了“邻蕉馆”,今生不必再作他想,好好在里面做我的兰亭梦便够了。谁知过了几年,我陷入了学书的困境,痛苦,茫然——白蕉,一代名士的风神岂是可以描摹出的?!
我开始有了拜师求学的想法,暗暗在找寻引领艺术新路的“明师”。帖学一路,当代写得最好的当然数陈忠康先生。我在网上关注他已经很久了。机缘凑巧,2012年底北京大学名家工作室招生,其中导师就有他。我通过报名录取,有幸忝列“大通堂”(老师的斋号)门墙。2013年4月,我第一次进京见陈老师,之前精心挑选了几幅作品请老师评点。陈老师仔细看了一会,脸色沉静,然后说道:“白蕉是好的,你学得样子也蛮像。二三十岁的人写字,就喜欢这类的潇洒,但也容易流滑,空有漂亮。我建议你先不急学白蕉,还是先把底子练扎实,点画要厚,书卷气不是学来的,是养出来的。”一语破的,如感天塌!此后,我尽弃旧我,不敢再碰白蕉,老老实实从执笔用笔上纠正以往的陋习,写慢来,写精来。跟着陈老师,我从技法和观念上都脱胎换骨,再回头去看以前的东西,真是“今是而昨非”,我打内心感激师父让我从“仰望星空”回到“脚踏实地”!
我的书风在这一年有了大变,取法从白蕉转向欧阳询和日本嵯峨天皇的行书上,点画有了厚峻而用笔可见精微。结业时,忠康师亲书 “笔缓心静,力壮气活”八字赠我,每见此,师父执笔从容挥运之状如在眼前。回来再赏门前那株芭蕉,我由喜欢它随风翻舞的摇曳之姿,转而更爱看它雨后低垂的凝重之态了。
为了还能在北京听到师父更多的教导,2014年夏,我又报考了中央美院首届书法兰亭班并被录取,脱产学习一年。说实话,去央美之前,我就下定决心要在这一年让字有个质变,但路在何方还是茫然。在这里,我听到了更多名家的授课,也能随时去向师父请教。第一个月的集中授课结束后,我回来写下这样几句日志:“天下二王,汹汹攘攘,谁得其髓,多是皮相。独桥莫争,性体己量。渊源有自,法度无常。立定脚跟,善择门墙。一以贯之,无计誉谤。”以哪家为突破口呢?忠康师的一次关于行书风格和技法分析的讲课,让我从浩繁的行书体系中认清了方向。是的,黄庭坚——这个硬气的江西乡贤,他的诗,他的字,他的气势,他的高迥,正暗合了我心性中潜在的某部分。以前我喜欢“秀逸”,逞的是三分才情,现在我更喜欢“壮实”,要的是七分功力。我想,我字中所缺的钙,就用黄庭坚来补吧,那就任尔东西南北风,立定“山谷”不放松!
我先练了一段时间黄庭坚的大字,一是感受他开张的体势,二是学习他用笔的力道。我将黄山谷的两个大字手卷复印了贴在在京租住的小房间的墙上,朝夕相对,揣摩体味笔中的涩,结体的险,雄壮的势和郁勃的气。从他的字中,我读到了江右士子特有的“骨鲠”,那是一种浩然的正大之象,超迈古今!写着写着,笔下的线质力挺起来,结字也脱略平俗,抖落先前的怯弱,有了自信与爽朗,与先前玩性情求潇洒的书风渐行渐远。黄庭坚的大字并非我预设的方向,在对山谷体有了一定的把握后,我开始专攻黄庭坚的小字行书,遍临他的尺牍小品。这时再把以前学二王、米芾、白蕉的东西用上来,面目为之一新了。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盯着黄庭坚的字发呆,心想着为这间小房子也起个名儿吧?从忠康师的“大通堂”,到兰亭班上课所在的况尉老师工作室“仰山堂”,必经一处站名叫“大山子”的地方,而我现在所师法的黄庭坚又是“山谷道人”,“攀山千条路,共仰一月高”,“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一个个“山”字迸跶而出,山——不是挺好么!厚重敦实,风骨峻立。作字要顿则山安,做人要仁者乐山,“近山堂”的新斋号在脑海闪过,好个“近山堂”,这个名字多么有意义呀!它铭记了我一段历程,一次跨越。
如今,京城的学习已结束,我也从“近山堂”又回到了“邻蕉馆”,近来的字也从黄山谷又滑向苏东坡了,白蕉虽然不大写了,但内心还是喜欢的。我不知道以后的字还将变得怎样,永远不变的是我对书法的执着与热爱。世间许多的东西,最初的喜爱只源于感性,当转了一大圈回来,这种爱会更深沉。
作品欣赏
附加福利
王渐鸣行书《客子杏花联》
作品规格:17cmx108cmx2 3.0平尺
作品材质:粉笺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