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艺术,原来这么美!|艺术那些事儿

秋游季,风光明,默默带你走进艺术画廊,看看自然风光之外,美丽的艺术风光。

首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艺术,是什么?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艺术好像离我们很远:

那些世界名画和世界名家,

都技法超群、高深难懂,

我们普通人和艺术的距离,非常遥远。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艺术真的很难吗?

如果艺术很难,

我们为什么会在春日晴空下,舒畅通达?

又为什么会在秋日银杏纷飞时,微起愁绪?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艺术之美都有感知,

艺术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今天默默就带大家推开艺术这扇门,截取其中精华,

分三步走,层层递进,带大家一赏艺术风景:

  • 艺术形式多种多样,那哪种艺术最为精华?

  • 众说纷纭的人体艺术,到底美在哪里?

  • 如何提高艺术审美观?

艺术形式多种多样,

那哪种艺术最为风光?

艺术是如此的多种多样:绘画、雕塑、文学、音乐、摄影等,各个领域,都有各自表现艺术之美的手法和方式。艺术的题材也缤纷多变:人物、风景、静物等等,人们从中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

但若说【那哪种艺术最为精华?】

默默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绘画艺术。而在绘画艺术之中,印象最深的是以【人物】为题材的作品,尤其是【美丽女子】为题材,所描绘的精彩作品。

从文艺复兴时期直到现当代,各路天才大师辈出,许多高超精妙、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不断涌现。

从文艺复兴时期,“另类”画家波提切利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的妙曼柔美,到“全才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抱银鼠的女子》的高妙处理,到“神圣画家”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和《亚当和夏娃》的精确坚实,到“画圣”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和《草地上的圣母》的温厚醇美。

从威尼斯大家提香的《乌比诺的维纳斯》和《花神》的世俗华美,到巴洛克大师鲁本斯的《抢劫留西帕斯的女儿》和《美惠三女神》的激情壮美,到荷兰顶级大师伦勃朗的《佛洛拉》和《月亮与狩猎女神》的戏剧般光影之美。

从印象派之父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的直视现实之美,到印象派当家莫奈的《绿衣女子》和《草地上的卡米尔》的光影幻变之美,到“幸福画家”雷诺阿的《船上的午宴》和《煎饼磨坊的舞会》的尘世幸福之美……无一不在展现、诉说着艺术之美,美的千变万化。

当然,绘画艺术仅是艺术这个大领域其中的一个种类,而以人物为题材描绘的作品,也只是艺术作品中的一小部分。

但仅仅只是聚焦【绘画艺术】中的【人体艺术】这一部分,就足以让我,充分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美之千变万化,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众说纷纭的人体艺术,

到底美在哪里?

人,人之躯体,是大自然造物最为精华的结晶。

尤其是女子,她们身姿妙曼,曲线婀娜,是美最精华的表现形式。而以女子为对象描绘的人体绘画,总是会在第一眼时,就紧紧吸引住众人的眼球。

相信不少朋友,会有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看到的人体艺术当中,有绝大多数都是女性的人体?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

因为绝大多数的艺术家,都是男性的缘故。其实以男子为对象、创作的人体艺术作品也有,但其数量,远远不及,以女子为对象、描绘的人体艺术作品多。

“异性相吸”,男性画家,尤其是对美有着敏锐感知和追求的男性画家,被“美”的集大成者【女子】吸引,女子的曲线起伏,婀娜多姿,肌肤润泽,眼若秋水,气质纯澈……这些无一不吸引着画家们,不断地去追寻描绘,不断地激发着画家们的灵感,引发他们丰盛的创造力。

人体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由于希腊各城邦间经常发生战争,人民普遍尚武,对人体、尤其是对健美的人体,有着强烈的崇拜和热爱。在古希腊时期,人体艺术主要以人体雕塑的形式呈现,比如说非常著名的《断臂的维纳斯》,其完美的“S”形身体曲线,奠定了之后西方人对于女性之美的基准。

到了中世纪,由于宗教是当时的绝对势力,人体艺术在此期间没有过多的发展和突破。

而到了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体艺术又开始复苏、发展、并且发扬光大。各路艺术大师迭出,不断推动着人体艺术的发展。

意大利著名的文艺复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将人体,极精准、细致地描绘到了顶峰;波提切利又将人体艺术之美,融入了东方情调元素;威尼斯的顶级大师提香,又将人体艺术赋予了更为绚烂华美的色彩效果;巴洛克代表大师鲁本斯,又将人体艺术结合和当地的民族传统艺术,创造出了另一种新式的审美和表达方式……

各种各样的,对于人体之美、人体艺术的描绘表达,不断更迭和创新。人体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是画家们最为热衷、并且不断表达的永恒主题。

那么,画家们如此乐此不疲的描绘人体,只是被人体之美的外在,所吸引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除了人体的外在的、直观的视觉美之外,对人物的精神感知和描绘,深层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画家们描绘其他题材,所找寻不到的层次和高度。

如何提高,艺术审美观?

这里,默默分享下,自己一直用的比较好用、有效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主要分为三部分:

1.看作品,沉静下来感受

2.阅读相关书籍,获取一定背景知识

3.仔细观察生活,结合思考

下面,以欣赏伦勃朗的《夜巡》这幅画为例子,展开说明:

1.欣赏作品

伦勃朗的《夜巡》,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委拉斯凯兹的《宫娥》并称为世界三大名画。

在最开始欣赏这幅作品时,其强烈的明暗对比,磅礴的气势,戏剧般的舞台效果,总是一瞬间,就紧紧抓住,观看者的眼球。

这个时候,先不去想,除了画面之外的任何事情(技法、解析等),首要的,就是静静的、全身心地投入欣赏。

2.查资料、涨知识

之后,对《夜巡》产生兴趣,开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这是伦勃朗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是他艺术的最高成就,但同时,也是伦勃朗人生的转折点,自《夜巡》开始,伦勃朗的人生,从辉煌走向了没落。

《夜巡》的创作背景,是17世纪的弗兰德斯,是由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射手联队,所有队员们集体出资,委托伦勃朗创作的一张【集体肖像画】。当时的集体肖像画,类似于现在的集体照。伦勃朗时期的画家们,在画集体肖像画时,采用的都是“平均分配”的画法:把要画的人物一一排好,然后对每一个对象都仔细描绘。

《夜巡》之所以成为世界级名画,是因为伦勃朗在《夜巡》上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和画法,创造了全新的画中世界。伦勃朗是高超的光影大师,他运用黑暗和光明的手法,利用“光”来突出画面的主要人物,而将次要人物渐次隐没在黑暗的背景之中。伦勃朗地精准捕捉各个人物的动作,运用各种微妙的色彩,来渲染、塑造着画面氛围。

伦勃朗的《夜巡》与当时所有集体肖像画相比,焕然一新,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画面效果。但伦勃朗的这创作手法,在当时太过前卫,这个射手联队将伦勃朗告上了法庭,自此之后,伦勃朗的声誉受损,他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晚年,伦勃朗在贫困和潦倒中度过。

3.进而思考

伦勃朗,为什么要将《夜巡》这样处理?

翻看伦勃朗的传记和作品,可以发现,伦勃朗对于艺术是“真爱”,在《夜巡》之前,伦勃朗在画坛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同时也过着富足的舒适生活,但伦勃朗并不满足于、一味地位重复之前的惯常老路,他总是不断寻求艺术上的突破,并且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伦勃朗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他对于自己人生价值的寻找和体现。而反观自身,在现实生活,我对待自己最初的梦想、和现在的工作,能做到像伦勃朗这样,对于一件事情执着到底吗?

以一幅作品为基点,联系自身切实经验,深入思考、延展。

当我们在谈讨论艺术时,到底在谈论什么呢?

当然,绘画艺术,画作中所描绘的缤纷世界,让人心向神往;

但我想,比这更重要的,是人类借用【艺术】这个基点,

来反观自身、自身的内心世界,不断找寻、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