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便溏口干胸闷?你可能是湿气太重

长夏漫漫,气温升高,雨量增加,湿气也随之而来。中医认为,长夏为湿气盛行时节,湿邪易伤脾胃。正确认识湿邪,了解湿邪致病的病因病机,可有效预防夏季常见的肠胃病,轻松愉快度过夏季。

什么是湿邪?

湿气是中医理论概念,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两种。

内湿人体自身所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和脾肾相关,但与脾脏关系更为密切。脾居于中焦,属土,有运化水液之功,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脾通过其运化功能,可将人体所需之津液输布周身,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对于人体各脏器代谢或利用后的水液,又可通过其运化作用转输至肾、肺等脏器,以汗、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若脾运化功能失司,代谢产生之水液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易停留于体内,聚而成湿。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冒雨、居住潮湿等所致,例如长夏时节(脾主长夏),空气闷热,气候潮湿,气温仍较高,故湿气较重,人易受其侵袭而发病,此为外湿。

两者可相互影响,外湿发病伤及脾,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而内湿困于脾,日久损及脾阳,导致脾虚失于运化,更易受外湿侵袭。临床上很多疾病可见此种表现,例如藿香正气散所治的表寒内湿之暑湿感冒,既有内湿的存在,又有因内湿所引动的头身困重、肢节酸楚等外湿表现。

湿邪如何致病及有哪些表现?

湿邪伤阳

中医内根据疾病性质不同,有阴阳虚实之分,以阴阳来规定疾病之寒热属性,故湿为阴邪,阴盛则阳气受累,故湿易伤阳气。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治疗痰饮病的原则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湿、水、饮本属一类,皆为体内水液代谢失调所形成之病理产物,仅因其形态、病理特点、停聚之位置不用而各自得名,故治疗方法略有相似之处。

但由张仲景的治疗原则来看,所谓温药,即以扶助阳气、温阳化饮之功祛除病理产物,可见湿邪属性。故临床上湿邪伤阳而致阳气受损可见:身体困重,畏寒肢冷,四肢不温,不思饮食,泄泻、肢体浮肿……

湿性重浊

所谓重浊,即沉重、秽浊之意。沉重,即湿邪致病可见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表现,因湿邪困阻位置之不同,人体从上至下可依次体现为,头重如裹(即头上缠着又紧又重的包头巾)、腰重如带五千钱(古代的钱币,用一根绳子从中间的孔串起来,置于腰间,主要形容腰身困重之感)——可见张仲景他老人家还是比喻还是很恰当的。

浊、秽浊之意,主要是指人体排泄物、分泌物等秽浊不清,亦因湿邪侵犯之部位不同,表现各异,例如湿滞大肠,可见大便质稀、下痢黏液脓血;湿气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带下病……[1]

湿阻气机

中医认为气是生命的本源,是物质基础;其运动(升降出入)又称为气机,推动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故而多种病理产物的产生和气的运动关系密切。如气可推动血行,“气为血之帅”;气亦可推动津液之运行,完成人体的水液代谢;若气机运行不利,或停滞、或运行缓慢,可导致有形实邪的产生,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湿邪即有这种特性,当其停留于某处,即可阻滞气机的运行,而使体气机运行紊乱,气血运行不畅,各脏腑功能失调。

举例而言,人体内有几大气机升降系统,如龙虎回环(即肝升肺降,肝生于左,其气以升发条达为顺;肺藏于右,其气肃降——若气机失畅,可见情志抑郁不舒、胁痛、咳嗽、咯痰等表现)、脾升胃降(这个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脾胃居于中焦,两者升降相因则脏腑功能正常,反之可见恶心、呕吐、泄泻……)等,故中医治病必求其根,对于气机升降失司这类病症,通过调整一方之气机,则另一方之运行自然恢复;或是两方皆兼顾,则病可渐复。

话说回来,由于湿邪具有阻滞气机的特性,且其最易困阻脾胃,故可致脾胃纳运失司,升降失常,临床上见不思饮食,腹胀,胃脘部满闷不适,泄泻,恶心、呕吐等表现。

湿性趋下

根据湿邪的的物质属性,其类于水,我们讲“水往低处流”,所以湿邪致病方向有一个趋下的特点,容易侵及人体下部。比如一些水肿,多以下肢多见;湿邪下注可见泄泻、小便浑浊、带下病等……但湿邪又有一定的弥漫之性,所以说其致病上下内外、无处不到,并非仅局限于下部。

湿性黏滞

黏腻停滞之意,指的是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粘稠、涩滞,且病程长,缠绵难愈。首先症状上,临床常见,例如大便黏腻不爽,一些病人反应大便排不干净,如厕后不好冲掉;小便不利,尿频,排不净等;病程上多指其缠绵难愈,湿邪为病,胶着不化,就像牛皮糖一样黏上你,一时半会是无法速愈。

常见与湿邪相关脾胃病及其日常调护

疾病:泄泻

舌象

病因病机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主因感受外邪、情志不畅、饮食、脏腑虚弱等所致,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虚与湿盛,导致肠道功能失司而出现泄泻。

例如:夏季乘凉阴冷,外湿极易侵袭人体,继而引动内湿,内外相感,而出现外有表湿(如恶寒、身体酸楚疼痛、头身困重等)、内有湿阻脾胃(湿邪侵袭,首犯脾胃,超过脾之运化能力,导致湿邪中阻,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而出现泄泻、脘闷不舒、不思饮食等表现)之证。

治则

运脾化湿——(对于已生湿邪,予以淡渗、疏利等法以祛除;同时健脾益气,恢复脾运化之功能,以促进其对水湿之邪的转输、运化;类于治理洪水,一方面加固堤坝拦截、处理洪水的能力;另一方面疏通水道,给洪水多条出路,防止其蓄积于一处,为害一方)

常见证型

根据湿邪寒热虚实属性不同,可见以下几种证型:

1、寒湿内盛——主因寒邪侵袭,外邪引动内湿所致,可见外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肢体酸楚疼痛等表证;又有泻下清稀如水、腹痛肠鸣、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苔薄白或白腻等(夏季较为多见)——藿香正气水。

2、脾胃湿热——既可因湿热之邪侵袭、又可有过食肥甘厚味、吸烟嗜酒等导致湿邪困阻中焦,郁久化热所致,多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大便气味臭秽,多伴肛门灼热,身热,口渴、口干、口苦,可有胸腹部胀闷不舒之感,小便短黄,苔黄腻——因湿热权重不同,故用药亦有差异。湿重于热者,多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热重于湿者可用葛根芩连微丸。

3、脾虚湿盛——因湿邪困阻脾胃,损伤脾阳,迁延不愈所致,属于虚实夹杂之证,临床表现多见稍进油腻食物致大便次数增多而发生泄泻,伴腹部不适,饮食不化,肠鸣泄泻,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荣,舌淡苔白腻,甚则舌体胖大;——参苓白术散。

日常调护

对于上述几种证型的泄泻:

1、远离潮湿、阴暗的环境,所居之处冷暖适宜;

2、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生水,少食生冷瓜果,少食冷饮;湿热型应少食油腻、辛辣之品,忌烟酒,以防湿困脾胃;

3、平素可熬制薏米赤豆茯苓粥(薏苡仁、赤小豆、茯苓)以健脾利湿止泄;

4、令亦可食用一些祛湿的食物,比如冬瓜、山药、莲藕等,属于药食同源之品,可有效祛除湿邪,减轻小便不利、泄泻等症状;

5、有些朋友喜欢喝茶,这里给您再推荐一个代茶饮的小药方,杏仁10g,白豆蔻10g,薏苡仁30g(湿热型);夏季暑气弥漫,若舌苔厚腻,口中异味,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者,可予以藿香10g、佩兰10g代茶饮,以化湿解暑。

穴位祛湿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起到祛湿之功,常用穴位有:阴陵泉、地机穴、中脘穴、承山穴等,亦可用灸法。

阴陵泉穴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本穴足太阴脾经商的穴位,因脾主运化水湿,通过刺激该穴位,可用于治疗因脾不运湿所致之腹泻、水肿、小便不利等。

地机穴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本穴亦为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故通过刺激本穴,亦可起到运化健脾利湿之功效。

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商,脐中上4寸,即一个横掌的距离。

本穴位于足阳明胃经,因脾胃互为表里,同居中焦,胃之降浊可使脾之升清,进而促进体内水湿之运化。本穴可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对于因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所致之泄泻等疾有很好效果。

承山穴

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

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为祛湿要穴,可振奋膀胱经之阳气,因膀胱与肾互为表里,肾主水,肾之气化失司可致水湿内停,故通过按摩该穴可促进人体湿气的排出。

饮食调理:

①平素可多吃一些芳香类蔬菜,因芳香可化湿,例如香菜、荆芥等;同时亦有一些利湿作用的蔬菜,可导湿气外出,例如冬瓜、白菜、木瓜等。

②一些具有芳香之味的茶品亦可服用:如藿香、佩兰、紫苏叶等,前两味尚有解暑之功效,因暑湿两者多相兼为患,故尤益于夏季保养。

③中药中还有很多药物可作为调料以改善菜品之滋味,这些药物以其芳香之味提升口感,亦有化湿之效,如茴香等,调味时可用。

④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一些具有利湿健脾作用的粥品,例如薏米赤豆茯苓粥、玉米南瓜粥、山药红枣粥等,皆可于自觉身重体乏、头身困重、不思饮食等湿邪所致诸症时食用,以祛除体内之湿邪。

长夏漫漫,朋友们在享受空调、洗澡乘凉,品尝冷饮、瓜果生鲜等的同时,应把握好度,注意固护自身正气,莫让湿邪惹上身。

参考文献:

[1]李德新. 《中医基础理论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356-35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