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山买地券
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也就是《大开通》刻完的十三年后,会稽县有六个兄弟,凑了三万钱,在 跳山 买了一块地可能是用来做家族的坟冢之用。壕到把整个山包买下来,毕竟三万钱不是个小数目,众位兄弟便提议天地为鉴日月为证,将这买地文书刻在山崖之上,这就是《跳山摩崖》。而再次被世人发见,却是将近两千年之后的道光年间。
“大吉。昆弟六人共買山地,建初元年,造此塚地,直三萬錢”,这个买地券也就二十个字,因文书顶有“大吉”二字立额,故称大吉山买地摩崖。
字有二十厘米见方,实在大得豪横,“汉刻石之字此为最大。”“其余刻碑之字至大亦不过如《尹宙》、《孔宙》诸碑,无逾二三寸者。摩崖以此为最。”且笔敦厚坚实,点画劲力挺拔,篆隶互用,飘荡恣意,气势恢宏,实属汉摩崖奇品。再者,文中“造”字,“告”部去“口”,不知何故而为,是汉刻所仅见。所幸文书字数不多,不然若《礼器碑》等文不知书者要再造多少新字出来。
方若《校碑随笔》有云:“大吉山买地摩崖隶书,上二字,下五行,行四字。在浙江会稽。建初元年。此摩崖也,汪氏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以为碑记,其尺寸误矣。赵氏补寰宇访碑录作建初六年,亦误。汉刻石之字此为最大。别有题记,正书五行,往往不拓饰作,旧本题记云,后一千七百四十八年道光癸未,南海吴荣光偕仁和赵魏、武进陆耀遹、山阴杜煦春获石同观,吴荣光手笔也,以其不拓,鲜知之者。”
此摩崖有清代拓本一幅,藏在北京故宫,拓本上有 马衡 二跋。跋文道此石为“浙中最古之石”。“道光初年会稽杜春生访得,与《三老讳字忌日记》皆东汉时物”,又云:“汉隶大字极少,见于今者惟石阙、摩崖两种。其余刻碑之字至大亦不过如《尹宙》、《孔宙》诸碑,无逾二三寸者。摩崖以此为最,其次则《褒斜刻石》;石阙首推杨宗,若高颐、冯焕诸阙,又以次递小矣。杨宗与此相仿佛,皆径尺许,书扁额当取法乎是。”
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中提到他曾于碑估手中见到过一个明拓本,却是只有大吉二字,后读到会稽县志,才知明时此刻正文几为藓苔所封,世人误定为吴越王时所刻者。
PS:公众号改版后推送经常被淹没,记得点一下“在看”,把它捞上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