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儒家修身速成之法
(作者周怡斌,作于2021年2月26日)
前言
我在《普通人如何修身》一文中,详细阐述了作为普通人,如何进行儒家“修身”。主要讲了三点:(1)把“中庸”作为修身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主旨;(2)以《论语》等经典指导修身实践;(3)在实践中勤于思考。
以上是儒家修身的一般要求,若有大决心,想要在儒家修身中快速取得突破,实现质变,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立志坚定,以成就圣贤为目标
孔子在《论语》中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就是立志。立什么志?志于大学之道,也就是中庸之道,以成为一名君子乃至圣人为目标。
《中庸》中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行道是一件需要大毅力的事,一刹那都不能停歇。
孔子讲:“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践行中庸之道,时刻都要记着遵循中道,要循道而行。
因此需要先立志,以最大的决心和莫大的信心坚定自己的意志。古人讲,“志之所向,无坚不入。”立志坚定,则事半功倍。
孟子讲:“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孟子,就因为他抱有这样的志向,一直以尧舜为目标,并矢志不渝坚持下去。
王阳明年少时就志存高远,以“读书学做圣贤”为天下第一要紧事,所以后来才能被后人称为孔子之后第二位圣人。
后世学者也要有成为尧舜、孔孟的决心和勇气,才能在修身道路上突飞猛进,成就人所不能。
二、要做到“诚意”,内外如一
“诚意”指思想和心灵达到“诚”的状态,清灵澄净,内外如一,不可以有自我欺骗。
如《大学》中讲,“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诚意”是修身必不可少的前置条件之一。
做到“诚意”,就是要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检视自己的内心,始终做到内外如一,表里如一;待人要真诚,不可以虚伪,不可以说假话(特定情况下善意的谎言除外),不可以自欺欺人;特别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要谨慎,要当作自己在众人面前一样,而不可人前人后判若两人,也就是要“慎独”。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将“诚”变成自己的习惯,自然而然会越来越接近“意诚”的境界。
做到“诚意”,内外如一,内心才能清灵澄净,能够提升自己的悟性,更有效地进行思考、感悟,观察自己的思想,发现思维上的瑕疵,打破思维原有的桎梏,从而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也就更容易实现心灵境界的突破。
“诚意”的具体内涵难以言表,需要学者自己中在实践中琢磨、体悟。
三、要做到“正心”,时时调整自己的内心
“正心”指心灵时刻处于“中正”的状态,所思所想都是中正的,都符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如《大学》中所讲,欲修身,必先“正心”。心和身是内外相应的关系,心不正,就不可能做到身修。修身需要在事上磨练,需要经历各种考验,需要在面临不同的复杂境况时,还能保持“心正”的状态。比如,在比较温和的外界环境下,一个人也许可以暂时维持“心正”的状态;但是当面临复杂的矛盾和冲突时,他就可能会丧失了“心正”的状态。所以要时时观察自己的内心,当其与正的状态有所偏离时,及时进行纠偏。
一开始,我们并不能准确把握何为“心正”,只需先按照我们所认为的“正”的状态调整即可,之后在修身的过程中慢慢改进。
四、要尽量同时做到从心所欲和知行合一
首先,要尽量遵循经典中圣人的教诲,做到知行合一,做自己认为符合中庸之道的事。
其次,在不违背经典中圣人教诲的前提下,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尽量做到从心所欲,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行事,比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同时,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尽量让自己想做的事和认为符合中庸之道的事,合而为一,这样就可以在从心所欲的同时做到知行合一。立志越坚定,认知越深刻,自己想做的事和认为符合中庸之道的事就越是一致。
当然,在做到从心所欲和知行合一的过程中,还要以不违法违纪,以及不发生大的矛盾冲突为前提,其中的尺度学者需自己灵活把握。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认知并不完善,我们所以为的“符合中庸之道”,实际上并不一定“符合中庸之道”。但是没关系,先按照这个方向尽量去做,在从心所欲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中,在经典的指导下,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心和行为更加符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最终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当自己无法判断是否符合中庸之道时,怎么办?
在外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行事,尽量做到从心所欲。
当自己不能严格遵循经典中圣人的教诲怎么办?
最优的选择是完全遵循圣人的教诲,遵道而行,像颜渊一样,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关键还是在于立志,立志坚定,自然可以做到像颜渊一样。退而求其次,则参考《论语》中子夏所说的“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做到从心所欲和知行合一,身心才能合一,心念才能通达无碍,悟性会大幅提升,更容易发现心灵和思维的瑕疵,打破思维固化的壳,实现心灵境界的突破。
五、要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孔子在《周易》“益”卦的象辞中讲:“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在《论语》中也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多次强调迁善和改过的重要性。
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身心,把自身不正的地方都改过来,因此要尽力做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经常自省改过,可以大幅提升修身的速度。
六、要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孔子在《周易》“恒”卦的象辞中讲:“君子以立不易方。”在《论语》中也经常称赞颜渊,“其心三月不违仁”。修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精益求精。修身贵在坚持,需要有大的恒心和毅力。
如《中庸》中所讲,要做到“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抱着这样的决心,矢志不渝地实践中庸之道,就能做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结语
以上就是儒家修身速成之法,做到上述“3+6”这九个方面,必然能够修身有成,成就君子的德行和智慧。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