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儿时的记忆——磕头虫

磕头虫:70后关于农村孩子回忆中不能不提的一种虫子,这种虫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被人们抓住后,会不断使劲地向前倾脑袋,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磕头”,把这种虫子称之为“磕头虫”。

磕头虫也叫大黑叩头虫,鞘翅目叩头虫总科的一科。通称叩头虫。全世界已知8000多种,中国已知200多种。该科成虫、幼虫多为植食性、腐食性、木食性,少数为肉食性。

至于磕头虫为什么要磕头,其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为了逃跑,这是被低还敌害抓住后的本能反应;一是为了求偶,这是在种群内的自然反应。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昆虫大多都会结合自身身体机能特点,从求生和后代繁衍两个角度出发,不断的完善自我。

为什么会磕头?因为在磕头虫前胸腹面有一个楔形的突起,正好插入到中胸腹面的一个槽里,这两个东西镶嵌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灵活的机关。当它发达的胸肌肉收缩时,前胸准确而有力地向中胸收拢,不偏不倚地撞击在地面上,使身体向空中弹跃起来,一个"后滚翻",再落下来。叩头虫在仰面朝天时,它会把头向后仰,前胸和中胸折成一个角度,然后猛地一缩,"扑"地一声打在地面上,它就弹了起来,在空中来了个"后滚翻",再落在地面时,脚朝下停在那里了。

磕头虫吃庄稼的种子、根和茎,是十足的害虫。但是,在接骨中药里面是一味用量小但是不能或缺的中药,其药用成分有待研究和开发。

孩子们抓住磕头虫以后,往往会到处炫耀的,不断地让它表演,要是不满意的话,肯定会惩罚它;磕了头之后,它也不会被放生的,它会被关起来,在小小的火柴盒里待着,没吃没喝(我们也不知道它该吃什么,。所以,这个磕头虫最后大约都是被玩死了,这种结果像极了人类历史上那些没有骨头、没有勇气的人类渣滓一样。所以,做人还是要有一些气节的。

乾州碎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0)

相关推荐

  • 上海四五五医院(我的随笔)

    我因治病来到了上海,听朋友介绍,这里有个四五五医院,不怕你笑话,以前从未听说过!地处长宁区准海路338号!门厅貌不惊人,确有着商端人才与设施!与上海胸科医院相对而座!胸科医院是淮海路241号! 目前正 ...

  • 【西南作家诗词】金明光 / 《采桑子》四首 • 初春随笔

      <采桑子>四首 ·  初春随笔 写给健康的大碑山之行 写给健康的大碑山之行 写给 一.放风筝 如茵绿草筝腾处, 似雀空游, 云伴轻柔, 耸柳欢围频点头. 线轮转退随收放, 险越枝周. ...

  • 【散文随笔】——浅谈大文学

    [作者简介] 漠然,贺飞飞,蓝田厚镇人.军人出身,爱好文学.西部网作家,西安市未区作协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诗歌.散文.小散见网站及公众号,至今发表作品40余万字.文观:我笔书我心,做最好的自己.

  • 童年老屋磕头虫

    张浩 对于童年,总有着一些特别的怀恋. 在那遥远而又美丽的童年记忆里,时时让我牵挂的,便是故乡的老屋.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那里度过的,那里有我的有无数难以言说的感觉和记忆. 家乡的老屋一排三间,是砖 ...

  • 015.窗间壁驳叩头虫

    X 冬夜 (唐)卢延让 树上咨诹批颊鸟,窗间壁驳叩头虫. 注释: 批颊鸟:名鹎鵊,雀形目,似鸠,身黑尾长有冠,春分时出现,凌晨先鸡而唱,俗称催明鸟. 查唐诗宋词,写到鞘翅目昆虫的诗篇不算多,而明确提到 ...

  • 【随笔】儿时的记忆——有趣的昆虫

    有趣的昆虫 1.西瓜虫:这是小孩子最喜欢捉的一种虫子,喜欢捉的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好玩,这虫子捉到手里以后,身子立马团在一起,变成一个小球:一是好捉,这西瓜虫在捉的时候,没有任何风险,不像蝎子,被蛰 ...

  • 老广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黄皮树

    老广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黄皮树

  • 美食故事(音频)丨汪会芝:儿时的记忆-摊煎饼(山东平邑话)

    后来, 吃过很多美食, 可记忆中的味道, 总是无可替代的 提起山东的特色吃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煎饼卷大葱.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山东人都爱吃煎饼,也不是山东所有的地方都爱吃煎饼.但是,巧了,俺们就是那部 ...

  • 步层随笔:过年记忆 / 轩诚播读(第1793期)

    过年真的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尤其是这两年因为疫情宅家过年,我的小孙女可是乐开了花.不用上幼儿园,也还没有作业的压力,全家人以她为核心,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得陪她玩游戏,一天到晚高兴得不得了.和孩子在一 ...

  • “儿时的记忆”:瓦罐子怕拍

    瓦罐子怕拍 在过去的东北乡村中,瓦罐子是干什么用的? 在那时,老百姓家里的坛坛罐罐中,瓦罐子并不多,多用来煨汤.熬药和野外装水,方便生活之用. 瓦罐子,一种用泥土烧制的罐子,挺粗糙的,价钱也不贵,属于 ...

  • “儿时的记忆”:泥草房怕烧

    泥草房怕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里,老百姓住的房子多为泥草房.山墙是用黑土加麦秸秆打成的,而房盖上铺的是高粱秸秆.巴帘子和草苫子等易燃物品. 屋里搭有南北火炕,火炕中间有烟道,直通屋外的烟囱. ...

  • “儿时的记忆”:院子土墙怕倒

    院子土墙怕倒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里,家家户户住的是泥草房.房子四周是一个很大的院套,院墙是用黑土掺上小麦秸秆一榔头.一榔头捶打出来的,墙不高, 一米左右.房子前面院墙开有小门,上面有一个用破 ...

  • “儿时的记忆”:酸菜缸怕碰

    酸菜缸怕碰 酸菜,一种在秋天时用东北大白菜腌制的食品,是东北老百姓冬天主要的蔬菜. 每年到了秋天,东北乡村老百姓家里可热闹了.人们从大地里收回大白菜,拉回家里放置在院子里的一角,开始晾晒,使得大白菜蔫 ...

  • “儿时的记忆”:大黑锅怕砸

    大黑锅怕砸 在过去的东北乡村里,老百姓家里都有一口大黑锅,用来烧水.做饭.炒菜.蒸干粮.有的时候家里冬天喂猪的猪食还得用这口铁锅来加热. 对于老百姓家里来说,一口大黑锅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