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

为什么我们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人到中年,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得不尽如人意。但是却又不知道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有人说是没有把握住趋势,有人说是没有知行合一,这些都有些许道理,但是却没有揭示出一个背后的规律,直到最近在阅读《认知觉醒》这本书的时候,才领悟到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还真是每个人大脑里一个个不同的思维模型。

作者周岭在书中列举了一个人成长权重的思维模型,画一个三角形的金字塔,从下到上分为四层,分别是学习,思考,行动,改变。但是成长的权重对比却是改变>行动>思考>学习。

我们很多时候的学习还仅仅停留在学习输入的维度之上,没有真正考虑思考,行动,改变这三个维度对于一个人所能产生的权重影响,换句话说,任何的学习都要以改变作为KPI或者OKR的考核指标,缺乏对于改变的锚定,投入再多的思考也好,行动也罢,都是事倍功半。

我们现在来一层一层的维度来解析一个人到底应该如何从学习到改变获得事半功倍的成长。

其一,从学习到思考,懂了很多道理仅仅是学习,道理即使再有效,再普适,也未必适合自己,或者说全部适合自己,每个人的天性不同,大道理用在不同人的身上,可能南辕北辙。郎朗父亲对待郎朗严苛的学习教育方法有没有道理,钢琴大师兼天才的事实摆在那里,但是不是适合你自己,适不适合用这种方法教育你的孩子,是不是你的孩子这样教钢琴将来也能成为钢琴家,我看未必。除了性格,天赋的背后,还有郎朗自己对于钢琴的热爱,这些都需要你思考之后再做决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就把别人成功的大道理直接套用在自己身上,到底是淮南的橘,还是淮北的枳需要你自己去思考。

其二,从思考到行动,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主要指的就是这一阶段,只思考出方法不行动,再好的思考也永远只能停留在自己的大脑中。很多人为什么了解得多,却行动得少,关键在于知易行难。知道一个道理并不难,但行动却往往和想象的不一样,我们常常大脑里规划得很好,但是行动起来却发现没有我们想得那么轻松,现实行动会受到很多我们没有考虑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行动中相机而行。很多人狭隘地认为,知就是知,行就是行,殊不知,行动中孕育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知的阶段的思考是静态的,我们可以按图索骥,但是在行的阶段思考却是动态的,我们需要随机应变,这其实更加考验一个人在动态变化中的思考能力。所以在行动中的思考反而更难,更能提升和锻炼一个人思考的能力,更能促进一个人成长。

其三,从行动到改变,这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地方,同时也是大脑最容易欺骗我们的地方。带一本书去图书馆或者咖啡馆刷手机的事情,恐怕我们都没少做过吧,我们引以为豪的大脑其实天然就有BUG,大脑只会接受你做没做这件事的反馈,至于你做了多少,效率如何,大脑本身是无法做出直接判断的。就如同我们在孩子考试前会习惯性地说考试不要紧张啊,问题是大脑是无法通过语言来判断否定词的,所以最后大脑的判断就落在了紧张这两个字上,结果当然是南辕北辙。要绕开这个大脑BUG,只能依赖于自己对于改变的设定,通俗点说,要设定阶段性的目标或者结果来判断你的行动是否有效。同样为了让大脑反馈更为清晰,改变的结果最好要量化。比如你要通过锻炼减重,最好设定具体重量,你要坚持写作,最好设定每天具体的文字数量,有了改变,行动自然也就有了持续下去的动力。

通过一层层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从学习到思考,从思考到行动,我们需要学会以终为始来规划我们自己的一整套行为,而不是简单让自己落在某一个层次假努力,做无用功。表面上感动了自己,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事倍功半。

我们通常一整套的行为逻辑应该是这样的,遇到了问题,去学习找资料,接着通过思考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行动的方法,然后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在行动中我们要设定改变的阶段性目标,需要通过改变来判断我们当下的思考是否有效,实践的方法是否可行,如果没有改变,改变不明显,那我们就需要重新再走一遍这一套行为流程,再次学习找资料,再次思索问题没有解决的症结到底出在什么地方,然后思考出原因和方法再次实践,通过产生的改变来论证这一次行为的有效性。

当然任何一次改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如同科学家做发明创造的试验一样,中间必须要经历失败的考验,一个人需要有极大的韧性和反思能力反复行动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改变命运。

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大部分人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了,他们要么只是懂得道理,而不会思考,要么懂得思考,却不敢行动,要么只知道行动,却不愿意改变,要么知道一整套行为逻辑,但是在失败中就选择了放弃,而没有心力让自己一次次重复再来,真正的成长其实就源于此,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