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的底层思维模型: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科学知识与科学思维不同。
科学思维是一套做科学研究的认知模型,它并非科学知识本身,而是产生科学知识的“生产线”。
很多老师做科研、写论文比较困难,本质上是没有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认知模型,以及缺乏相应的能力。
无论是做科学研究、写论文,还是复盘总结、个人成长,其核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数量庞杂的大量数据、事实、经验和表面现象中,发现内在的本质规律?
以下介绍一个在科学研究领域被普遍采纳和推崇的“科学发现的底层思维模型”:
  1. 无规律的碎片化信息的积累
  2. 寻找这些碎片的内在关联性
  3. 试图归纳和建构一个能够整合所有已知发现的框架模型
  4. 依据框架模型反过来指导人们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首先,无规律的碎片化信息的积累,积累的“素材”越多,越容易提炼内在规律
比如:新化学元素的不断发明,为元素周期表提供了“素材”,如果只有3、5、10种元素,再天才的人也不可能找到其内在的规律;
再比如:如果没有第谷穷其一生所做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有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
在物理、化学的发展中,这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实验现象”与“实验数据”(比如,摩擦起电现象、炼金术)
在自然地理中,大量新地区、新地形、新气候条件的发现,在生物学中,大量新物种的发现,在初期都是相当“碎片化”的。
其次,寻找这些碎片的内在关联性;
比如:1829年,当化学元素达到54种时,就有人发现了锂钠钾、钙锶钡、 磷砷锑、氯溴碘等15 种元素,他们每3个一组、具有相同的性质,被称为“三元素组”。
当1865年,当化学元素达到61种时,就有人发现每隔7种元素就会出现性质相似的元素,如同音乐中的音阶一样,因此称为元素“八音律”。
再比如:开普勒从第谷的大量天文数据中,提出了“行星三定律”。1609先找到了两个较为简单、明显的“定律”:第一定律(椭圆律,行星都绕着太阳转、且太阳为焦点)和第二定律(面积率,相同时间扫过面积相同),10年后又通过大量数学计算得出第三定律(周期率,a³/T²=k)
可想而知,在大量的数据、信息中,想发现关联性,有些表面上的关联是比较容易的,只需要总结、归纳即可——比如化学中的“三元素组”,生物中的界门纲目的划分,地理中地形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表层现象的总结、归纳、分类而成。
有些却是极难的,比如物理、化学的微观世界中,微观构成、以及内部运转机理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当然也就无法总结与归纳,只能依靠大胆“猜想”、甚至“创造”(编造)。
比如:摩擦起“电”,电子至今也看不到、也“测不准”,这个概念当初就是凭空被“创造”出来;化学“键”,真的存在一个“键”把两个原子连起来吗?——这就是猜想 联想 类比的结果,只要能成功解释现象就好,至于事情的真相是不是真的是这样,谁知道呢……
大物理学家、诺奖获得者费曼就曾经说过:发明新的理论,第一步是靠“猜”!
有时实在猜不出来,“做梦”居然也能有所建树!——化学家凯库勒是在梦境中,梦到一条首尾相顾的大蛇,这才“大胆猜测”苯的分子结构是环状的!(传说门捷列夫周期表的发明,也跟做梦有关)
(逻辑思考都不行,“做梦”为什么却有可能帮助找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呢?这也是有深刻的大脑内部机制的,改天王珏老师另撰一文说明)
当然靠做梦,显然不靠谱。光靠胆子大,没有方向也没法猜——哪怕是瞎猜,也得先有个方向呀。。。
所以,“合乎逻辑”的猜想往往需要依靠“直觉”和“类比”(所谓直觉,本质上也是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类比”)
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对“科学创造的性质”进行过如下表述:
谁会认为,他们(数学家)总是一路向前,一步接一步,却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任何清晰的认识?为了抵达目的,他们必须对正确路径作出猜测。为此,他们需要一个向导。这个向导主要是“类比”
在物理学的发展中、以及迄今为止对于物理学理论的解释中,“类比”思维的运用更是比比皆是:
最为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更是借助“类比”这种“直觉”,寻找(猜测)未知事物规律的高手高手之高高手!详情可参阅《表象与本质》一书,有专门一章讲解爱因斯坦如何运用类比思维开展“猜测”的:
更多关于类比对于科学发现中作用的文章,请参见:
第三,当足够多的碎片和关联被找到后,试图归纳和建构一个能够整合所有已知发现的框架(建模,尤其是数学模型),毫无疑问,这个框架模型才是事物更本质规律的深层结构。
比如:门捷列夫根据三元素组、八音率的研究成果,大胆提出一个通用“框架”(假设):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其实这也只是一个“猜想”而已,只是后来得到了验证、从而被广泛接受了)。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并涵盖了前人研究出的“三元素组”、“八音律”等全部成果。
再比如:牛顿根据开普勒提出的“行星三定律”,结合牛顿本人提出的运动学定律,推导出一个更通用的框架:“万有引力定律”,不仅给出了“行星三定律”的内在动力学原因——太阳引力,而且统一了“天上的力”、与“地上的力(苹果落地)”都是“万有引力”。再后来,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G。至此,万有引力理论已臻“完美无瑕”!
此外还有光的“波粒二象性”、化学中的“轨道杂化”理论,反正是根据现实中的现象,建立一个管用的、能解释已知现象的框架模型(理论)就好!
另外,如果是科学理论研究中,“理论框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就是:数学模型!没有数学模型,就不是一个成功的或成熟的科学理论,甚至不能称之为“科学”(虽然可能同样非常有用,但只能称为“经验”)。
因为,无论任何事物之间的任何关系,在剥去一切实体后,最终一定可以抽象为“数量关系”(或空间关系)——想不到古老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念“万物皆数”,在现代科学中仍然大放异彩!
比如,在化学元素周期变化中的数量关系为: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决定化学性质的是“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本质均由此数决定),化学方程式需要“配平”、甚至连化学键的“键角”、化学反应速率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都可以找到确定的“数量关系”。
而在物理世界中,无论是牛三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场理论、热力学、量子力学,更是100%的精确公式表达,完美体现数量关系。
第四,依据框架模型按图索骥,反过来能够指导人们去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框架模型(理论)必须要能对一切已知的现象进行成功解释,这个自不必细说。
其次,成功的框架模型既然是描述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底层规律,那么它理应还能指导人们发现新的事物、解决新的问题。——科学理论的真正威力就在于此,指导人们快速认识这个世界的全貌,从而快速改造一个世界!
比如:门捷列夫在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根据“元素性质周期变化”的原理,除了容纳当时已发现的全部63种元素外,还留下了许多空位,并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甚至还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成为指导化学家发明创造工作的最佳“指南”。
再比如:根据牛顿创造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一通用的“框架”后,所有行星的运动轨迹都能被“预测”出来了。不过,在18世纪发现了天王星之后,对于天王星的观察发现,天王星总是跟引力定律预报的位置有偏差。如果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话,那么在天王星外就一定还有一个星体对它造成影响,后来果然在预测的范围内发现了海王星。
这种“预测”在物理学中彼彼皆是!比如,爱因斯坦的“引力波”理论,这可是他在1916年根据广义相对论提出的预言,直到100多年后(2015年)方得到证实。还有麦克思韦的电磁场理论,直接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真是惊为天人(主要是是因为他预言对了

)!……

总结一下科学发现的4个步骤:
  1. 无规律的碎片化信息(包括数据、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2. 寻找这些碎片的内在关联性(往往靠总结、归类、甚至是猜测、直觉和类比)
  3. 当足够多的碎片和关联被找到后,试图归纳和建构一个能够整合所有已知发现的框架模型(尤其是数学模型)
  4. 依据框架模型按图索骥,反过来指导人们去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以上模型被众多科学家们所普遍采纳和推崇。比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纽斯林·福尔哈德说过:
  •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收集到足够数量的碎片,并努力积累到这些碎片之间的关联性,而不是只关注某些碎片。”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则这样说:
  • “一刻不停地搜寻事物之间的关联,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才是科学研究的关键。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问题。如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微小联系,就想方设法对他们进行重组,一旦找到那个至关重要的碎片,就可以把与其相关的多个碎片组合在一起了。这种填补空白的乐趣妙不可言。”
以上科学发现的4个步骤,跟教师职业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首先,老师也需要做科研、发论文,也需要遵从这4个步骤。
在这4个步骤中,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经验与数据一般不成问题,
但是一线教师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整体建模”能力,往往较弱。
我想,这应该跟国内教育的特点有关,
在研究生以下的教学中,
老师普遍都只教结果(知识)、不教过程(这个知识是怎么思考得出来的) 
导致一代一代师生(包括我们),都只知道结果、不知道创造结果的过程,
我们都是这种教育的“受害者”……
唯有希望在我们自己手中,能增强学生的这种意识和能力了!
另外,科学发现的底层思维模型,其实对教学也同样有重要启发!
仔细看看上面的4个步骤,就会发现科研(发明新知识)和教学(理解新知识)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中,居然遵从着完全相同的规律
  • 从具体,到抽象

只不过,科研中的使命和目标,探索的是“全人类的未知”;而在教学的使命和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个人的未知(人类的'已知’)”。
都是“面对未知”,大科学家面对“未知”时,尚且如此,作为普通人的学生,在面对“未知”时,更是必须从“具体”开始、从可感知的“情境”开始!
因此,在教学中,化具体为抽象、先具体后抽象、在具体和抽象中搭好一座桥梁让学生能顺利通过(王珏老师称之为“语义情境化原理”),这是老师开始教学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老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关于“语义情境化原理”,本公众号已经有了太多的文章,以下随便摘两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