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过年不回家,方知家之重【征文】
过年不回家,方知家之重
陈艺华||广东
除夕这一天,人民日报发布消息:今年,全国超一亿人就地过年。
仔细看上面配图中的文字,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95后消防员吃到妈妈寄来的家乡菜泪崩;
听说我不回家过年,爸妈寄来了一头羊;
对不起,家乡,今年我要失约了;
忍着思念,退了机票。好想回家,又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想我的时候,就看看日落的方向。等疫情消散,我们再团圆。
上面的这段话,“家”字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它也是分量最重,意义最丰富的一个字,同样也是最让人感伤的一个字。
春节前几天,我在朋友圈里发了条信息,问今年有哪位朋友是不回家过年的。
当时,有好几个朋友留言说,Ta也不回,约一起在这座城里组队过年。
但到了除夕前一天,我纷纷收到了他们要回家的消息。
“不好意思,很久没回家了,想家,想爸爸妈妈。”
其实,不用说,也能理解。
毕竟,家,不仅仅是一种牵挂。
01
家
是一个人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
由贾玲、沈腾两大笑星主演的喜剧贺岁片《你好,李焕英》,看哭了不少人。
这部片子的英文名叫“HI,MOM”,但中文名却叫“你好,李焕英”。
同时作为导演的贾玲,在采访中说:“妈妈不仅是妈妈,她首先是自己。”
但这一点,却被很多人忽视。
其实,不仅是妈妈,还有爸爸。不少父母们自有了孩子之后,就全心全意扑在家庭上,不太再关注自己的感受了。
孩子健康快乐就行,若能有出息,那便是锦上添花。
生活在爱和呵护里的孩子,却慢慢地习惯了。
当有一天,离开了这种习惯,这些孩子们才反应过来:总是在等待自己长大的父母已经变老了,甚至已经离开了。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遗憾,不是不曾拥有过,而是在拥有的时候,没有珍惜过。
“你说,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过。”
这句台词,是妈妈发生意外后,贾玲一边向医院跑一边哭着说的。
这部电影,可以让有遗憾的贾玲穿越回到不懂事的那个时候,弥补自己曾经的错失。
但现实的人生不是电影,过了就是过了。
所以,父母在时,能回家就尽量回家。
千万不要等到物是人非的时候,才频频回去寻找模糊的记忆。
家是一个人爱的起点,归去的方向,也是一个人寄托情感最好的地方。
有空,有机会,就多回去看看吧。
02
家
是有父母呼唤的地方
离春节还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候,有位朋友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这么一件事,挺耐人寻味的。
朋友是某一线城市里的公务员,单位早早就放出了春节不能离开本市的消息,而且,早在之前,就有不少地方提倡就地过年的说法。
这位朋友以为爸爸妈妈早就做好了自己不能回家过年的准备。
但爸爸那几通电话,让她知道,原来爸爸妈妈一直在盼望着自己回家,即便这种可能性很小,他们也心存希望。
朋友的爸爸连续给她打了两通电话,每次的第一句都是问她回不回家。
每当她说出“不回”俩字的时候,她的爸爸都会有点小脾气地挂了她电话。
在爸爸反反复复地打电话确认时,朋友说,她挺心疼爸爸的。
自己一年到头,就国庆的时候回了四天。
回的时候,塞车塞了十七个小时,晚上将近十二点才到家门口。
本以为需要打电话让爸妈开门,最后发现,门一直没关,一楼的灯也一直亮着,爸爸却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中国不少父母都比较含蓄,或许他们从来不会跟你说,他们爱你,但他们一直都这么做。
小时候,自己玩疯玩野了,不知道回家的时间。
到了该吃饭的时候,父母就在家门口,大声地喊着自己的名字,让自己回家吃了饭再去玩;
长大了,自己总在他乡异处奔忙,还是总会忘了回家的时间。
每到节假日的时候,父母就会提前打电话问,要回家吗?
这时候,他们的声音弱了,或许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喊了。也或许是因为他们老了,喊不动了。
但只要父母在,家里的这一声声呼唤就不会断。
03
家
是一个有离别,就应该有相聚的地方
人长大了,就会像鸟儿羽翼丰了要飞向苍穹、离巢一样,为了生活或为了梦想而离开家。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别离很长一段时间;
有时候家里的父母总需要翘首以盼,熬着漫长的等待,候着自己回来。
但别离有时,相聚也应有时。
爱,是无条件等你回家,但希望你不要让等待你的人,等太久。
曾看过一篇文章,里面大致的意思是说,人这一生,只欠父母的。
下辈子,无论我们爱或者不爱,都不会再见。
所以,这辈子要好好在一起。
父母的一生,或许会很长,但只会陪我们一程。
我们和父母,只有在世这一次的缘分,错过了,不会有下辈子再续前缘的童话。
趁彼此都在,无论你离家多远,都应该抽时间回家看看。
这次因为疫情不能回家,注定是一个遗憾,但你必须要弥补。
待疫情消散,记得要回家团圆。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陈艺华,一个认真工作,热爱生活的文字爱好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