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人两处销魂”、“当时只道是寻常”、“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字字是血,句句含情。写爱情诗,纳兰容若是个中高手。可你知道吗?写友情词,纳兰容若亦佳作频出。诗词君分享8首纳兰容若的友情词,很深情,不给爱情词差。
康熙十二年(1673),十九岁的纳兰性德与严绳孙结识,成了忘年之交。严绳孙应纳兰性德的邀请在明珠府借住了两年,二人作诗词互相酬唱,无所不谈。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严绳孙告假南归,纳兰性德对好友的离开伤心不已,前后共写下五首词相赠,足见二人情谊之深厚,这首《水龙吟》便是其中之一。离别之情装满了酒杯,词人却只能一声叹息,目送友人离去。纳兰容若感慨道:早知道人生离别多,不如我们从未相遇过。像极了爱情。
龚鼎孳在康熙十二年(1673)曾任会试主考官,词人正出其门下,是年秋,龚氏卒去。纳兰性德在园中观赏海棠时,面对海棠零落的场景,想念好友龚鼎孳,有感而作。以花零落,引出对友人的思念,想当初,两人携手同游,如今,却成空梦。友人总是带来陪伴和欢乐,如今,友人离去,也带走了纳兰的快乐。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顾贞观与纳兰容若相识,荣辱与共,结下了深厚友谊。这首词即是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相识不久的题赠之作。据顾贞观记云:“岁丙辰,容若年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曲为余题照。” 顾贞观是纳兰容若最好的朋友,两个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下,写下此词。即使历经劫难,友情也要长存,这份情谊到来生也难以补足啊。
康熙二十年(1681年),因为母丧,顾贞观要回无锡,纳兰容若十分难舍,写下此词。“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刚刚画好的小像笼罩在袅袅升起的淡淡香烟之中,纳兰容若细细观察许久,却还是不满意,妙手丹青仍然画不出我的离伤与思念。
康熙年间,纳兰的好友蒙受不白之冤,含恨远去,为了劝解和送别遭受冤屈的友人,故作下此词。今日一别,相聚又不知是何时,索性狂歌痛饮,以慰年华吧。容若宽慰友人:小人谗滂君子,污其清白,自古已然,就好像上天早已安排好的一样。人为什么需要朋友,就是在困难的时候,有一双手,一个真诚的关怀,能让你在寒风中,依然相信:人间值得。
梁佩兰,字药亭,来京师应试,故与容若相识,结为知己。但仕进不利,故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离京返粤,纳兰性德作以寄赠。纳兰描写了友人离京返粤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留恋和不舍,又追忆了友人往日潇洒风流的隐居生活,以及友人当年与词人推心置腹的交往的美好回忆,寄托了纳兰对友人返乡后能过上令人歆羡的生活的美好期望。你若还在,我们必定相伴。你若离开,我将送你最好的祝福。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姜宸英,字西溟,又字湛园,浙江慈溪人,善辞章,尤工书画,与纳兰有交游。1679年,姜西溟丁母忧,南归奔丧,纳兰赋诗相赠。“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一句出自肺腑,字字千金,可见纳兰对友人的万分不舍之情。
康熙十年(1671),十七岁的纳兰性德“贡入太学”,同期在国子监学习的汉军旗人张见阳,与纳兰性德结成终生挚友。1679年,张见阳出任江华令,携着南行,思念之下的纳兰容若,写下此词。秋风萧瑟,卷起漫天落叶,大雁向着南方高飞。我们的爱情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徒然留下无尽的相思。全词没有一个字提及人物,既没有出现词人自己,也没有出现爱慕怀怀念的对象,一切修辞都是暗示,一切意象也都是暗示。在各种旁敲侧击里,烘托出梦断香消的刻骨悲伤。
纳兰是一个多情的人,不仅对妻子深情,对朋友亦是推心置腹,感情很深。正因为用情至深,纳兰才早夭吧!“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不正是纳兰的真实人生写照吗?
【版权声明】本图文素材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表明作者身份,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