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来凤鱼起源一说

来凤鲜鱼美,名声远播,有人说起源于明清,和湖广填四川大迁徙有关,说有还多百年的历史了。不少本地人不认为是这样的,理由是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红白喜事办酒席,鱼是上不了桌的。 
        采访世居来凤的耄耋耆老,他们认为来凤鲜鱼的起势,根子在大字号,最后出名是在来凤驿。打字号,在今青杠收费站处,原是来凤区青杠公社办公所在地,是成渝公路之要冲,只有一个加油站和两三家“幺店子”食店,这个小不点一样的乡场,在1973年至1944年间,的确成了来凤鱼的发祥地。
         话说1973,来凤区供销社领导根据上级指示,将坏分子邓永全从来凤镇下放到了打字号唯一一家国营食店。邓永全虽然是个相当不得了的厨师,但在当时物资供应很紧张,吃肉要肉票,打油要油票,买米要粮票的情省下,大字号一个小小的幺店子食店要生存,你要卖东西,肉是没得的,邓永全脑壳好使,当时负责人给邓永全封了个业务组长,业务组长就是要安排食店每天要卖些什么。
       他见食客大多是南来北往的司机和业务员,就把当时人们习以为常的鱼盯上了,他就弄鱼。弄鱼,有没有大量的油去炸、去梭锅,不能按传统的方法整,就来个水煮鱼,放少量的油。这一弄出来,就弄香了。大字号在七四年,可谓一江春水,鱼跃龙门。不久大字号的鱼好吃,就一路传到来凤、丁家、马坊、甚至永川的隆济、大安以至成渝一线。
        来凤人听说大字号的鱼好吃,也跟着做。要问来凤哪家是正宗,家家都是正宗。吃来吃去,有人说唐德兴弄的鱼好吃,有人说唐德兴的技术赶不上邓永全。后来北京书法家杨萱庭先生题“鲜鱼美”店招的事,更使得来凤的鲜鱼美名声大振。

            (原文刊载于《来凤古驿》记忆篇    作者:张宗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