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太能结了

佛手瓜,是我近年才接触的一种蔬菜。

前年,和我一起租地种菜的胡师傅送给我几个佛手瓜,但我不知道怎么吃,就一直在厨房放着,一个多月后,发现还没坏掉,就对这东西产生了兴趣:它既然能存放这么久不坏,肯定生命力挺强。

去年,胡师傅送给我的邻居一个佛手瓜种子,邻居春天种下,到了秋天,总共结了一百零八个佛手瓜。其间,他送给了我几次,我一尝,感觉还挺好吃,于是对这种瓜菜的兴趣更大了,便打算自己也种一下。

去年春天,我从网上买了一个佛手瓜苗,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先种到花盆里缓一下苗。没想到,种下后,那棵苗却蔫了,也不知道是啥原因。接着,我又买了一棵,直接栽到了我租的菜地里。

佛手瓜栽到地里后,长得很旺,不久就开始爬蔓子了。等它长到一尺多长时,胡师傅就对我说“可以施点肥了”,于是我就把沤好的香油渣子水呼啦啦倒在了根部,但倒上后又怕烧坏幼藤,就足足地浇了一次水。

但浇的那次水并没管用,几天后,这棵佛手瓜叶黄藤蔫儿,还是死了。后来我琢磨,胡师傅说的“可以施点肥”对他那棵佛手瓜来说没问题,因为他已经退休了,每天都可以来菜地里管理菜。而且,他来一次,给他的佛手瓜浇一次水,这等于稀释了肥料,也给佛手瓜的根部降了温。我不行,我还上着班,平时没空,只有到了周末,才能来菜地。自然地,由于浇水不及时,我那棵佛手瓜被肥烧死了。

去年入冬前,邻居把他架上老一点的两个佛手瓜(佛手瓜老了会微微发黄)送给了我,叫我当种子用。我拿回家后,便放到院子里一个盛苹果的大缸里,怕缸里太干,我还放了一瓶水,开着盖。

春节前,新冠疫情暴发,没多久,小区封闭。后来一个多月里,我在天天在卧室——厨房——书房——卫生间这条线儿上跑,跑了一圈儿又一圈儿;伸被子、叠被子、拖地、择菜、做饭、洗碗、擦桌子、倒垃圾,做了一遍又一遍。有一天,闲得无聊,忽然想起佛手瓜,就去院里掀开了苹果缸,发现两个佛手瓜皮上都起了褐斑,有点要烂的意思,便赶紧拿出来种到了花盆里。

佛手瓜种子按说应该在十一月下旬放到五至七摄氏度的室内,在干沙中保存,不能浇水(皮起皱也不用管它)。但我去年冬天没找到干沙,只好让它们跟苹果住到一起了。

佛手瓜这种东西,不像南瓜、西瓜、冬瓜那样肚子里满是子儿,它一个瓜就是一个种子。你要种,就得整个地种一个瓜。

一个多月后,种到花盆中的两个佛手瓜很快发芽儿,爬了蔓。春天来时,我移栽到院中一棵,另一棵移栽到我租的菜地中。

佛手瓜喜欢大肥大水,按照专业的种法,应该是刨个深一米、直径也一米的大坑,坑内要填入四五百斤沤制好的圈肥,再在上面覆盖二十厘米厚的土。这样,佛手瓜生的嫩根先是扎在厚土中,不致被肥烧坏;等到根变老时,又恰好探及底肥,吸收其中的营养。地下的根吃饱喝足后,上面的藤蔓很快就会旺起来。

冬春时节,我的菜地种的全是大蒜,没有其他空地专门用来种佛手瓜,我就拔了几棵蒜苗,在空出来的地方挖了一个大约深半米、直径也是半米的坑,往里面倒了十来斤沤了一夏一冬的香油渣子。香油渣子上,又覆盖上一层婆婆纳,婆婆纳上,又填了二十厘米厚的一层土。

婆婆纳是冬天长在我的韭菜地里的,让我不解的是,冬天那么冷,那草却长得极为茂盛(北方的小区里,为什么不用这种草来铺成冬天的草坪?)。它既然在我的韭菜地里吸收了一冬的营养,那就去地下,等烂了后去喂养我的佛手瓜吧。天道好还啊!

佛手瓜,又叫安南瓜,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15年传入中国,在中国江南一带都有种植,以云南、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最多。由于它的祖居地都处于热带或亚热带,它便没有冬眠的习惯,种子瓜放时间长了,就会自动胎萌——瓜即使还长在蔓子上,瓜的芽眼也会发芽儿。

在北方,佛手瓜一般在八九月份时开始结瓜,但因为我那种子瓜萌发早,再加上我往菜地里移栽得也早,今年七月底就开始结瓜了。

头两个瓜我没舍得摘,想留着做瓜种。不料留早了,还没进入十月,它们在瓜架上就开始胎萌,我只好摘下来种到花盆中。

此时刚刚到十月中旬,两个瓜都已经发芽儿。离来年移栽到地里还有至少五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它的蔓子不知道会冒出多少条,长多长。这可咋办呢?

明年春天要种的苗。现在才十月,苗已长这么高了,咋办?

佛手瓜大量挂果的月份是十月、十一月。其间,隔上几天你到瓜架下走一趟,随随便便就可以摘二三十个瓜。国庆节后,我已经往北京给女儿寄了两次佛手瓜了,等我打算再寄时,她就开始吆喝吃不完了。

如果算上邮费,把佛手瓜寄到北京跟她在超市里买价钱差不多,但我敢说,她从超市买的佛手瓜绝对没有她爹种的绿色又好吃。人家投放到市场上的佛手瓜,才不会舍得给你用香油渣子做底肥呢;至于上面有没有农药,还得另说。

如今种大棚的,鲜有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听我们老家的人说,大棚里种出来的菜,菜农自己都不吃;他们自己吃的菜,一般要单独划出一块地来种,少施或不施化肥,也不打农药。有个亲戚专门告诉我:“国庆节前,市场上卖的那些叶子菜,千万别吃——打农药太多了。就说芹菜吧,顶多隔三天就得打一遍药。拾掇菜时,菜农都得戴上长长的塑胶手套,即使这样,胳膊上、肚子上露着的皮肤不小心挨到芹菜叶子后,还会起红疙瘩,甚至溃疡。这么种出来的菜,人还敢吃吗?”

前段时间,有三四天我没到菜地里去。昨天一去看,好家伙,绿绿的佛手瓜滴流噜苏挂了一架子。我摘下来摆到地上一数,多达六十一个,回家一称,二十斤出头儿!太喜人了。

我相信,人与蔬菜,是有机缘的,机缘未到,你咋种都没用。机缘到了,自然种成。

中午,正好同事请吃火锅,我就给他带了一提兜。本以为他会稀罕的,谁料他见了说:“这东西在贵州就像北方的萝卜、白菜一样不值钱。”他在贵州出生,长大,对这个东西很熟悉,说:“佛手瓜是多年生宿根作物,贵州人种上后根本不去管它,好几年也不死,长得粗藤大蔓的,啥时候吃啥时候现去蔓子上摘。”同时在座的一位老弟没吃过佛手瓜,他想立马尝尝,就拿到火锅店里切了两个涮火锅吃。刚开始是脆脆的,煮的时间一长就面了,老弟一尝连说好吃。同事进一步介绍说:“贵州人的传统吃法是把佛手瓜切成大块,用高汤炖。或者切丝,加上五花肉和泡椒炒。”下来,我得按他说的办法做做尝尝,此前,我只是切片清炒。

今天中午,我家凉拌了一下,尝着也挺好。做法很简单:把佛手瓜切细丝后装盘里,食用油烧热,下入葱花和几粒花椒。等到葱花、花椒炸黄后,就连热油一起泼到佛手瓜丝上,一拌即成,很脆,我九十四岁的老父亲也能嚼得动。

佛手瓜最怕下霜,一见霜,叶子就会干落,蔓子立马死掉。霜若是在霜降节气前后落下来,那这一年就吃不了多少佛手瓜。去年,霜降过后一个月才落霜,邻居就多吃了一个月的瓜。他租的菜地和我相邻,结的瓜他又吃不完,便不时给我摘些吃。

今年,他种的那棵佛手瓜和我种的这棵离得不远,长着长着,两棵的蔓子就纠缠到一起,我的爬到他的架上,他的爬到我的架上,分不出哪些蔓子是他的哪些是我的了。昨天,我看到我这边佛手瓜结得密集,就叫他从我的架上摘一些,他说:“我这边的还吃不完呢。”说完,又给我送来三条大丝瓜和一大掐芸豆。这两样儿,虽属拨园前的菜,但都长得特别出息。

今年比较可惜的是,我种到院中的那棵佛手瓜死了。当时考虑的是,种前没给它上底肥,肥力怕是不足,我就往根部倒了些香油渣子水,随后就出了趟远门。没想到十几天后回来一看,藤蔓已经干了。估计又是肥上多了,水跟不上,烧了苗。

好在租的菜地里种的那棵佛手瓜特别能结,所以,院里这棵没活,也没什么影响。

据说佛手瓜含锌较多,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是黄瓜的两三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瓜类菜。

我一天摘了61个,20多斤

佛手瓜,太能结了

佛手瓜的雌花

佛手瓜的雄花

蔓子头儿

佛手瓜底下,我又种上了蒜。等到霜打了佛手瓜,蔓子扯走,蒜才能见阳光

本文写于2020/10/1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