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医易同源?如何理解阴阳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书中有64卦,每一卦中有六种变化,合起来记载了384类变化。他是我们祖先生活及生产斗争实践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易经》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及人生多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这种学术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而人体知识也曾是易学素材之一。《易传·系辞》曾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学把人体脏腑器官纳入“易”的框架,例如《易传·说卦》:“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身,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这是在巫术医学时代已占断病所依循的。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可谓“医易同源”。

由此可见,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相通的,“医易同源”就是对这种相通性的一种客观认识。随着医学的发展,易的基本观念也便成为医学的基本观念,这些观念集中体现于《黄帝内经》并延续至今,其中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药物归经,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学说,五运六气学说,子午流注学说等,以及养生理论中的顺四时,平阴阳,居安思危,未病先防等原则,都与《易经》有着深厚的渊源。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它直接来源于《易经》,并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发挥。

中医的根本和核心是阴阳平衡。《黄帝内经》开篇就讲“提挈天地,把握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与《易经》是一致的,易医同源,而从发展脉络上讲应该是易为医之源。阴阳平衡之道是“不易”的,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东南西北,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易经》对医学理论的影响还不止如此,中医学还根据《易经》中豫卦、颐卦等象义,开发了武术,导引,气功等养生保健手段。为此,《内经》把“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作为理论纲领,这正是最恰当的概括。

同时,《易经》中的阴阳学说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医学学上认为“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磁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无形的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都属于阳,而“阳”的这种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即“阴”的存储。

在我们国家,西北的温度要较东南低的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黄帝内经·素问》中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上讲,整个西北方向都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向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温度上的差异。

“阴阳”的收藏也相当于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是吸收和释放的过程。阴的收藏是合成代谢,而阳却是分解代谢。总结起来就是“阴成形”“阳化气”,比如我们吃的食物就是属“阴”,食物进入体内就会被消化吸收,供养生命活动的需求,这就是阴成形的过程,是一个同化外界物质的向内的过程;而人吃饱后会感到精力充沛,整个人显得很有活力,很精神,做事的时候思维也比较敏捷,这就是“阳化气”的过程,即消耗体内有形物质而释放能量的过程。

阴阳就好比是收入和支出,我们不可能只存不花,也不能只花不存,要让二者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养生也是这个道理,阴阳平衡,则正气充盈,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强,外协不侵。不论环境有多恶劣,也不论遭受何种挫折,都能保持健康。但如果阴阳失衡了,疾病也就随之而来了。一个人必须注意养收、养藏,储存能量,还得要耗散适度,适量,这样才能让身体处在阴阳平衡的状态,才能不生病。

(0)

相关推荐

  • 【纪念方药中百年诞辰】一位为中医药学术发展构建顶层设计并践行的医家

    作者 | 中国中医科学院 许家松 岁值辛丑,金秋十月,更逢重阳,迎来方药中先生百年诞辰.作为他的学生.学术继承人.合作者和家人,先生对中医药学深挚的爱,挺身卫道的浩然正气,和为中医药学术长远发展构建顶 ...

  • “生活”是开启中医之门的钥匙

    自<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学的发展与传承已绵延2500余年. 在人类向着"文明"奔跑的进程中,中医学像一个魅力无穷的"旋涡",将各家学说.各领域学科纷 ...

  • 【学术·中医文化】浅谈象数与中医学的关系

    象数思维起源于古人对天文进行的历算,以<周易>为代 表的象数影响最为深远,医易同源,易学象数思维深深渗透影响了中医的基础学说."象"的涵义是通过"仰观&quo ...

  •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一.十干的来源 十干由五行所生,五行是阴阳在人道的具体落实和细化.五行是阴阳二气作用到人道,分化成金木水火土,它为阴阳的载体,是阴阳的细化.五行再细化就生出了万物,即为十干. 因此十干就是人道的万事万 ...

  •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一.十干的来源 十干由五行所生,五行是阴阳在人道的具体落实和细化.五行是阴阳二气作用到人道,分化成金木水火土,它为阴阳的载体,是阴阳的细化.五行再细化就生出了万物,即为十干. 因此十干就是人道的万事万 ...

  • 由对“医易同源”认识的改变想到的两个重要问题

    [1] "医易同源"是中医一个核心的观点,之前的时候只是知道,但是从来没深入思考过. 2018年6月的时候,有一次在同朋友聊天,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医易同源&quo ...

  • 读《易》心得(四)、医易同源

    医易同源说,出自于明代医易大家张景岳之口:'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 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 ...

  • 医易同源,抽爻增爻

    --抽爻换象治偏头痛 扶阳真传,传的是什么? 一气先后生立. 这是生理. 人身之为病,气是本,邪是因,病是末. 这是病理. 夑理先后,顺势祛邪治病. 这是医理. --德道扶阳学堂 扶阳传人中,按学扶阳 ...

  • 医易同源,两个辰库来冲击戌库,就是水克火

    古文:血气乱者,生平多疾. 原注:血气乱者,不特火胜水,水克火之类五气反逆,上下不通,往来不顺,谓之乱,主人多病. 乾:壬辰 甲辰 庚午 丙戌 西方金运,发点小财,辛亥大运,丙入绝地,患fengji死 ...

  • 医易同源,中医五行断病口诀,值得一看

    这些五行断病口诀都是疾病信息的古今经验集粹,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但任何断语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应验,但它可以反映绝大部分的正常规律. 五行金木水火土,精深变化妙无穷, 生克制衡得安康,冲克混乱病在床 ...

  • 医易同源,丙丁火见壬癸亥子多者,火被水克会如何呢

    古文:丙丁见壬癸亥子多者,内主心气疼痛.颠痫舌强.口痛咽哑.急慢惊风.语言赛涩. 周易微学堂注解: 这个火五行在内主心脏.小肠.血液:在外对应着眼睛.热血等.水来克火,多应以上的疾病. 关于火五行,周 ...

  • 医易同源,易经诵读(坤卦1)

    易学思维方式对中医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医与易在宇宙演化哲学观上具有同源.同宗.同法.同构的关系. 不同者仅在于:<周易>是探讨包括人体生命在内一切天地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