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后的土葬始于何时

近些年来,旅游逐渐成为了主打行业。很多人选择了出境游,也有很多人选择国内游。凡去过清东陵的朋友,一定都会去乾隆皇帝的陵寝,在地宫中,乾隆帝和他的两位皇后、三位皇贵妃的棺木,分别停放在留个称为“宝床”的石座上。看到这些石床棺木,也许会有人认为,在大清帝国,恐怕所有的皇帝都会这样躺在棺木之中而长眠地下吧?其实则并不尽然。

位于沈阳的皇太极陵

据资料显示,清人在入关前,其丧葬风俗是火葬,而不是土葬。现在社会进步,殡葬制度提倡移风易俗,尤其在北京,火葬已经是习空见惯的事情了。但是自清人入关后,这种原本的火葬风俗,却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些入关以后的清帝们认为火葬是“陋习恶俗”。
乾隆皇帝就曾在上谕中直言不讳:“本朝兆迹关东,以师兵为营卫,迁徙靡常。遇父母之丧,弃之不忍,携之不能,故用火化以便随身奉侍,聊以遂其不忍相离之愿。非得以也。定鼎以来,八旗蒙古多有宁居,祖宗虚墓,悉隶乡土,丧葬可依古以尽礼。而流俗不察,或仍用火化,此狃(音扭niǔ)于沿袭旧俗,不思当年所以不得已才出此之故也。朕思人子事亲,送死最为大事,岂可不因时定制,而痛自梦醒乎!嗣后除远乡贫人不能扶柩回里,不得已携骨归葬者姑听不禁外,其余一概不许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族长及佐领等隐匿不报,一并处分”。

清东陵 顺治帝 孝陵

从这道上谕,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入关前的清太祖、太宗应是火葬而非土葬。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对清太祖、太宗诸陵进行考古发掘,所以,考古界至今还没有找到清帝火葬的直接文物依据。从另外的清廷公文资料中的相关部分,也大都含含糊糊,加以掩饰,且与清廷视为与经典相抵之事件,记录很少。因此,很难找到直接、明确的文字根据。但是,上面提到的乾隆皇帝的那段上谕,确是对事而发,在浩瀚的文史资料档案中,留下了一点点的蛛丝马迹。
据有关清帝后丧葬诸史料记载,帝后驾崩,是被放入称为“梓宫”的棺椁葬入地宫的。惟清太祖、太宗、世祖及其诸皇后葬入地宫的棺木,不称为“梓宫”,而是称其为“宝宫”。至于“宝宫”是为何物,在上个世纪就有专家学者,在研究顺治皇帝之死时,曾明确指出:“宝宫”即是盛放骨灰的坛子。同时认为,顺治帝死后是被火化的。还有学者特别提出,顺治帝火化的另一论据,是顺治皇帝生前皈依了佛门。
如果说,仅根据“宝宫”、“梓宫”的一字之差,以及顺治皇帝笃信佛教来断言清初时的皇帝是被火化的,尚显证据不足。我们不妨再对照清帝后丧事的其他礼仪来分析此事。据《清实录》记载,清太宗皇太极的“宝宫”在送入地宫安葬时,由“内大臣辅国将军锡翰等奉宝宫由中阶升陵殿,奉安于地宫”。顺治帝的宝宫送入地宫安葬时,也是由“辅臣二人,内大臣一人奉安舆内”。清初诸帝几位皇后的葬仪与皇帝葬仪同。
清西陵 雍正帝 泰陵
皇太极的嫡皇后孝端文皇后死于顺治六年,翌年“移奉宝宫,恭送昭陵”。其宝宫是亲族大臣安奉舆内。顺治帝的孝献皇后死于顺治十七年,康熙二年与顺治帝同时葬于地宫,其宝宫由亲族大臣奉安舆内。
康熙帝的生母、顺治帝的孝康章皇后,死于康熙二年二月,同年五月,与顺治帝同时葬入地宫。她的宝宫,也是由亲族大臣安奉舆内。但是康熙帝的葬仪与上述几位帝后的葬仪,有明显的不同。
雍正帝要求“梓宫应照钦天监选择日期起,敬谨漆饰四十九次”;送往地宫安葬时,则备有“抬大升舆校尉民夫一百二十八人,共分六十班,日用三十班,每班备四人,计夫役七千九百二十人”。这里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运送清初帝后“宝宫”与“梓宫”的人员和人数的悬殊差别。运送康熙帝梓宫的校尉民夫多达万余人,这固然表明雍正皇帝对自己皇父葬礼的重视,但同时也说明了梓宫分量之重。
而将皇太极、顺治帝后等人的宝宫安奉舆内的,不过几位辅臣、将军、亲族大臣等少数权贵。即使这些权贵想借亲奉宝宫于舆内来表示对先帝后的忠诚,他们也难以抬动盛放尸体的棺木。所以,宝宫就是骨灰坛而非棺椁的说法,是持之有据的。
 清东陵 乾隆帝 裕陵
清初诸帝后死后被焚化,跟宗教信仰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在被火化的诸帝后中,笃信佛教的,只有顺治帝一人及其孝贤皇后,其余帝后均与佛教无关。他们之所以被火化,完全是依从关外时的丧葬习惯。
这一点,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六年办理其嫡母皇太后葬事时曾透露过:“孝康章皇后(即康熙帝生母)升遐时,朕方十岁,皆系辅臣办理,典礼恐有不备”。众所周知,康熙帝亲政前,是由推行旧制的鳌拜等四辅臣摄政,由鳌拜等人主持的孝康章皇后的丧仪,当然一切从旧俗。遗体火化,即旧俗之一。
书归正传,究竟清代的帝后土葬始于何时呢?康熙帝亲政前,皇室中死去的仅有孝康章皇后一人。康熙帝亲政后,死去的有康熙本人的三位皇后、一位太皇太后及一位皇太后。亲政前死去的孝康后,被辅臣依旧俗火化了。
康熙帝亲政后,一反辅政大臣尊满洲旧俗的种种做法,摒弃了某些旧俗,其一便是改火葬为土葬。康熙十三年,康熙帝的嫡皇后赫舍里氏患产褥热死去,康熙帝十分哀痛,辍朝成服,在中宫大举丧礼。三七之后,皇后梓宫被送至沙河巩华城殡宫暂安,等待葬入地宫。
皇后生前本风姿绰约,风华正茂,尚未将修建陵墓提到日程。一场突然袭来的大病夺去了她的生命,康熙帝临时命人赶造皇后山陵。当时正值三藩动乱,国帑告急,皇后的陵墓逼迫停工,直到平定三藩之战的大局已定,才重新开工,至康熙二十年二月,皇后陵墓完工。
此时康熙帝的第二位皇后钮钴禄氏又恰巧病逝。赫舍里氏皇后便在巩华城睡了七年之后,与钮钴禄氏结伴葬入清东陵地宫。这次的葬仪,一反过去的几位亲族大臣安奉宝宫于舆内,而首次分别使用七千九百二十人的校尉民夫,轮班将梓宫送往东陵,葬入地宫。
 清东陵 咸丰帝 定陵
根据前面的分析,动用如此多的民夫,并非出于礼仪上的考虑,因为康熙皇后的身份,无论如何是不能超过顺治皇帝的。所以,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梓宫中安放的是皇后的尸体而非骨灰。所葬尸体的改变,不但导致了“宝宫”变为“梓宫”,同时也导致了运送灵车的人员和人数的变化。
可以说,从康熙二十年安葬两位皇后起,就开创了清皇室土葬的先例。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