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史话

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所置的歙州。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先后攻占了江南六州52县,影响极大。
 渔梁坝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平镇方腊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除元末曾改称兴安府(1357年—1367年)外 [3]  ,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790年间,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所辖六县也一直没有变动,这对徽州孕育出相对统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庆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为省名。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思想概念,在古代中国,徽州的思想家可能是最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生活化、世俗化的。他们将那些本来属于上层社会的道德伦理原则,悄悄引入了民众的生活世界。在过去的时间里,徽州曾经的人、物和故事渐行渐远;而那些深藏于民间的历史文化记忆依旧栩栩如生…… 
 梦寻徽州 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 
徽州文化(简称徽文化,是安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全息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与敦煌学和藏学一同被誉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
徽州历史变迁
 徽州各县及泛徽区相互关系示意图  徽州母亲山主峰搁船尖的“天地之心” 如果说1934年婺源改隶江西成为肢解徽州的开始,那么1983年和1987年的两次行政区划变动则使徽州再次分裂:1983年徽州地区的太平县(不属徽州一府六县,而为原明清时宁国府辖地)与原徽州府治(今歙县)所辖的汤口等地划属安徽省直辖,成立县级黄山市;1987年县级黄山市撤销,并入由“徽州地区”改名为黄山市的地级市。两次区划变动有其内在联系,这便是所谓的徽州改名事件。徽州改名事件中,撤销了1983年在黄山脚下成立——省辖县级黄山市,与原徽州地区合并组建地级黄山市,将黄山山名取代了徽州地名,从此,徽州不复存在了。与此同时,将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绩溪划给了宣城管辖。
人才辈出
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徽州历史名人录
汪华(587-649),唐越国公,字国辅,歙州华阳镇登源人(今绩溪县瀛洲镇大庙汪村),徽学大师叶显恩教授称之为“古徽州第一伟人”,被尊为徽州地方神或地域神。
方腊(?-1121年),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又名方十三,歙县人,一说睦州青溪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中国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朱升(1299-1370),字允升,徽州休宁溪口人,明初,为翰林学士,与修女诫。为朱元璋重要谋士,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 [2] 
汪机(1463-1539),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徽州祁门城内朴墅人,新安医学奠基人。
汪鋐(1466-1536),徽州婺源人,纵横官场三十余年,一生历任十七职,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是明代唯一同掌吏兵二部权利的人。抗击了葡萄牙人对东南沿海的侵略,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最早抗击殖民侵略的胜利。 [3] 
汪直(?-1559年),大明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又名五峰,号五峰船主;明代海上贸易商人,著名海盗,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键人物而有较大历史知名度。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贸易中断,汪直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但最终因为失控而酿成倭寇之乱,被兵部尚书胡宗宪、巡按浙江御史王本固诱杀。
胡宗宪(1512-1565),字汝贞,徽州绩溪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明代抗倭名将。
殷正茂(1513-1592),字养实,徽州歙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
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徽州歙县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明代文学家。擅长武略,曾协助戚继光抗击倭寇,所著元杂剧有《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等。
许国(1527-1596),字维桢,徽州歙县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曾任内阁次辅,万历十二年以云南“平夷”有功,晋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程大位(1533-1606),字汝思,号宾渠,徽州休宁率口人。明代数学家。
何如宠(1569-1642),字康侯,号芝岳,桐城人,祖籍徽州婺源。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如宠为官清廉,深得在朝官员信赖,官至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末一代首辅、宰相)。
弘仁(渐江)(1610-1664),徽州歙县人,新安画派创始人。俗姓江氏,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出家后取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渐江僧。
张小泉(1626-?),徽州黟县会昌乡人,著名徽商。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后在黟县城边,开了个张大隆“剪刀铺,前店后家。明崇祯年间,张小泉率子张近高到杭州大井巷生产祖传剪刀。由于采用浙江龙泉好钢作原料,又经过精心制作,打出来的剪子锋快耐用,取牌名张大隆剪刀,清康熙二年,改名“张小泉”剪刀。
汪士慎(?-1759),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徽州休宁人(一说浙江人,或歙县人),流寓扬州,扬州八怪之一。与金农相友善。笔墨习染,逐臻妙境。
江永(1681-1762),字慎修,又字慎斋,徽州婺源江湾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音韵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皖派经学创始人。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徽州休宁隆阜人。清代考据学家,思想家。
金榜(1735-1801),字辅之。乾隆三十七年头榜状元,任翰林编修。
曹振镛(1755-1835),字俪生,徽州歙县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入选庶吉士,任翰林编修。嘉庆二十五年九月任军机大臣,道光朝,任武英殿大学士。
郑复光(1780-1862),字元甫,徽州歙县人。清代科学家,精通数理和机械制造,著有《镜镜冷痴》。
王茂荫(1798-1865),清代货币理论家,道光朝进士。曾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著有《王侍郎奏议》11卷。字椿年,歙县杞梓里人,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张颂贤(1817年-1892年),字竹斋,徽州休宁人,清康熙年间迁居南浔(今湖州南浔镇),财富之巨被称为南浔四象之一。据传他的财富仅次于刘家,占四象之第二位。初以弹棉花为业,父张维岳始从商,在南浔华家桥附近开设糕团店,继开小酱园。张维岳有两个儿子,张颂贤为老二。张颂贤善经营,鸦片战争后,从事丝业,全力经营辑里丝出口业务,并在南浔、上海开设了“张恒和丝行”,营丝不数年发家,遂成巨富。在南浔东建大住宅,宅后古东墅故址造花园,取名东园,俗名张家花园。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徽州绩溪人,著名徽商,人称“红顶商人”。
谢正安(1838-1910),字静和,著名徽商,徽州歙县人,黄山毛峰创始人,创办的“谢裕大”茶行居徽州五大茶行之首。谢正安在上海漕溪路创办第一家裕大茶行,所以真正的黄山毛峰产地就是黄山漕溪,黄山毛峰由他命名。后来为了纪念,所以上海有了漕溪路。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祖籍徽州婺源,铁路工程师,中国第一条铁路修建人。
赛金花(1864-1936),原名郑彩云,徽州黟县二都上轴郑村人,晚清名妓。
黄宾虹(1865-1955),字相存,别号虹庐,徽州歙县人。现代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是现代中国画坛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宗师,为“新安画派”的现代代表。
江谦(1876-1942),字易园,号阳复,徽州婺源人,著名教育家,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央大学及现南京大学前身)首任校长,现南京大学校歌歌词即江谦所作。
周诒春(1883 - 1958),字寄梅,徽州休宁人,著名教育家,1913年10月至1918年1月任清华学校校长。
吴承仕(1884-1939),字检斋,徽州歙县人。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
金邦正(1887 - 1946),字仲番,徽州黟县人,著名教育家,1920年8月至1922年4月任清华学校校长。
陶行知(1891-1946),徽州歙县人,祖籍浙江绍兴,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歙县。
胡适(1891-1962),徽州绩溪上庄村人,著名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
吴景超(1901-1968),字北海,徽州歙县人,社会学家,著有《第四种国家的出路》等社会学著作。
李国鼎(1910-2001),祖籍徽州婺源(李坑村),生于南京,政治家兼经济学家,“中华民国”科技教父、总统府资政。曾任中华民国经济部及财政部部长,在任时推动许多经济建设,被誉为台湾经济奇迹的重要。
李济仁(1931- ),徽州歙县人。皖南医学院教授,国医大师。 [4]  方家熊(1939-),徽州歙县人,光传感技术专家。歙县中学校友。
胡锦涛(1942- ),徽州绩溪龙川人,中共前领导人,前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
张其成(1959- ),徽州歙县人,著名国学专家,养生专家,中医文化学家,文人书法家。
徽州新安商人编辑
语音  由于徽州境内自古是群山叠嶂,可耕种的地也自然相对少,农耕生产难以发家,于是,在徽州地区逐渐形成传统,男孩们选择入仕或是经商,因此古往今来,徽州的官员和商人无论规模和影响力都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一股洪流。其中徽商成为了中国古代四大商帮之一,在促进古代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徽商,别名新安商人,是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商帮,影响极大,江南一带的市镇常有“无徽不成镇”之说,譬如扬州的盐商中就以徽商的影响力最大,苏州、杭州、衢州等都邑也是徽商集中的城市。 [2] 
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给皖南徽州送来了大量人口,人口众多,山多地少,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明清是我国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明清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徽商鼎盛之时。在婺源溪头乡一带的乡村,自古就流传有一句话:“不慌不忙,三日到余杭。”体现了古时徽州和杭州、江浙一带的关系紧密。 [2] 
徽州徽州古城编辑
语音   徽州古城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境内,这里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徽州古城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古埠、徽州府衙、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景点,每处景点皆展示着古徽州文化的不同内涵,其中渔梁古埠是雄霸明清商界三百余年徽商的起航地;许国石坊为八角结构,举世无双;斗山街是徽商族居的古民居街道;徽园更是集牌坊、古民居、宋祠"三绝",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等徽州古建筑之大成。
走进歙县,走进徽州古城,您将充分领会到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出棠樾牌坊群,车行约十多分钟,便抵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歙县位于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过。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境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1]
徽州建筑艺术编辑
语音  徽州民居
 老房子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
徽州降水充沛,所有住房是“天井加合院”的徽派建筑,天井的屋顶总是向着自家的院内倾斜,雨水从四面的房檐流入,汇集于院落中的明堂,称为四水归堂,以图财不外流的吉利。
 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流入阴沟。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 [2] 
 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择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究其原因,据五行说法: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征属火,北方属水,水克火,也不吉利。徽州明清时期,徽商鼎盛,他们一旦发了财,就回乡做屋,为图吉利,大门自不朝南,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数以万计的朝北古民居。 [2] 
屋套屋:徽州宅居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住人,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 [2] 
徽州牌坊
 宅居内置 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歙县多牌坊,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儒学思想为精神世界主要内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条件成为他们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动力。歙县人少小离乡背井,外出经商,足迹遍天涯。出门少则三年五载,多则数十载,为了高堂双亲有人照应,行前一般都要先完婚。在外经商,若不能发迹,则羞见家乡父老。商人发迹了,钱财显赫,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盛况,其财力左右国家经济命脉达三百余年之久。朝庭对徽商当然刮目相看,恩宠有加,徽商于是进入了"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良性发展轨道。浪迹天涯而发迹的徽商,为了光宗耀祖,他们奏请皇上恩准,荣归故里,兴建牌坊,旌表功名、义寿、贞节……,树碑立传,以求流芳百世。黄山市现存的明清两代的牌坊甚多。著名的如歙县棠樾牌坊群、黟县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歙县县城的许国石坊等等。 [2] 
 牌坊 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汉高祖规定:祭天天先祭灵星。到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筑郊台(祭祀天地的建筑)外垣,设置灵星门。后移置于孔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人们认为汉代祭祀灵星,是为了祈求丰年,与孔庙无关。又见改灵星为棂星。宋(南宋)元年以后,尤其是明清,这种建筑不仅置于郊坛、孔庙,还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也不仅用于祭天、祀孔,还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等等,于是灵星门不仅一变成为棂星门,而且再变为牌坊。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志坊;二类为功德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 [2] 
徽州雕刻
 砖雕 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徽州三雕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戏文故事、花鸟瑞兽、龙狮马鹿、名胜风光、民情风俗、渔樵耕读、明暗八仙和博古吉图等。其雕刻技法,一般多为浮雕,杂有透雕、圆雕、线雕与多种技法的并用。 [2] 
徽州三雕的制作程序因材料、工具和技法的不同而有差异。如砖雕的制作程序包括修砖、放样、打坯、出细、打磨、修补等,传统工具主要有木炭棒、凿、砖刨、撬、木槌、磨石、砂布、弓锯、棕刷、牵钻等;木雕的制作程序包括取料、放样、打粗坯、打中坯、打细坯、打磨、揩油上漆等环节,传统工具主要有小斧头、硬木锤、凿、雕刀、钢丝锯、磨石、砂布等;石雕的制作程序包括石料加工、起稿、打荒、打糙、掏挖空当、打细等环节,传统工具主要有錾子、楔、扁錾、刻刀、锤、斧、剁斧、哈子、剁子、磨头等。 [2] 
 木雕 清明上河图 徽州三雕的代表作,木雕为黟县的承志堂和木雕楼,尤其是承志堂里的雕梁木雕“百子闹元宵“;石雕为歙县的棠樾牌坊群和黟县西递的“松石”、“竹梅”姐妹石雕漏窗,尤其是姐妹石雕漏窗,左右各一,成成对,更达到了"无字诗、画意对"的艺术佳境;砖雕则为屯溪滨江长廊里的“五百里黄山图”大型砖雕,无论从入画景点之多、画幅面积之大、透视层次之众和雕刻手法之全来看,都是登峰造极的绝世佳作。徽州三雕与建筑整体配合得极为严密稳妥,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内涵之深,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都将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并用,从中可看出汉唐以来我国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传承脉络,同时也反映出徽州文化中其他艺术门类如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州砚雕、墨模雕刻等艺术样式对徽州建筑装饰雕刻风格的影响。 [2] 
徽州壁画
 徽州壁画 徽州壁画即徽派建筑壁画,是壁画的一种,所谓壁画,就是绘在壁面上的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人不如狗”徽州宴,徽州人凭什么豪横?
 07-17 11:187月2日,在安徽蚌埠,一名自称徽州宴老板娘的女子遛狗不拴绳,另一位小区居民担心狗咬到自己的女儿,与之产生了争吵。
却不想对方拒不承认有错,反倒说出了“你的女儿还没有我的狗值钱”的迷惑发言,双方也从一开始的争吵,发展到大打出手,甚至到最后的警方介入。
面对警方的调解,这位徽州宴老板娘大放厥词,爆出了一系列如“敢动我的狗,我把你的孩子弄死”“老子有的是钱,老子都办了几个徽州宴了,几千万都配得起”等系列“金句”,令网友不禁发问:安徽蚌埠是什么地方,徽州女人为何这么豪横?
此事的发酵使得徽州宴酒店损失惨重,甚至对整个安徽都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令人产生了安徽人都是豪横不讲理的错误认知,那么真实的徽州人究竟是什么样子?本期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大家好,这里是读史思古今,以已行之事思今下之意,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人不如狗”徽州宴,徽州女人凭什么豪横?徽州女人历史真面目。
安徽蚌埠,是安徽省第一个设立的地级市,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岭淮河一线上,因盛产珍珠,史料记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又被戏称为中国的“珍珠城”。
蚌埠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造就了自古以来蚌埠的商业繁荣。徽州人思维敏捷,善于计算,很多人打小便外出经商,在历史长河中诞生出徽州商帮这种民间大商会。
徽商,即徽州商人,兴起于南宋(1127年—1279年),在元末明初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明朝初步形成,在清朝达到了鼎盛,巅峰时期只有山西商帮能与之相比。
安徽商人在少年时期往往都没有经历过富足的生活,徽州就是今天的黄山,山多地少,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徽州年轻人只能外出经商。因为常年在外,徽州商人会自行聚集在一起,相互照应。
徽商经营的商品门类众多,包括盐商、粮商、布商、茶商和木商。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盐业都是归国有经营,但随着人们增加,对于盐业的需求更加强烈,到了明朝更是出了“开中法”,指用盐和茶的经营权由引子,吸引商人缴纳军粮、马匹等物资,商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盐引,将盐运到指定区域进行售卖。
徽商常说:“吾乡贾者,首鱼盐,次布帛。”可见盐业利润巨大,为徽商所推崇。
徽州山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自古以来徽商便注重粮食交易,与周围产粮多的区域有着密切联系。明中叶以来,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有着鱼米之乡美称的苏浙反而粮食不足,急需从其他地区运粮。商业嗅觉灵敏的徽商发现了这一需求,紧忙扩大了自身的经营范围,造就了徽商粮商的繁荣。
明朝万历年间,随着江南棉布的进一步商业化,徽州布商进一步活跃起来,他们设亚行、布庄,自行收布,逐渐成为江南布匹市场不可小觑的力量。
徽山地区因为山多地少,温度适宜,盛产出不少名茶,宋朝元朝以来,徽商就同周围用户有着“以茶易粮”的活动,明清时期茶叶行情大好,徽州也就此出现了几个茶叶“巨商”。
徽山盛产杉木,早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从事木商的徽商,他们冬季入山伐木,待到梅雨时节便借助溪流将木材运出,卖至芜湖或严州(今浙江建德县东北),或集运到南京的上新河,再通过长江水运往全国各地。
另外,得益于艰苦的生活环境,徽州人自小便知道奋发上进,很多徽州商人都是白天行商赶路,晚上挑灯研读,不懈的努力之下有很多人考中了官职。据统计,古安徽地界仅五个县城考中的进士就有2018人,其中更是有43人列入诗林、文苑,浓厚的学习氛围造就了徽州的诗书文化气息浓厚,家家户户读书风气盛行,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与历史古韵。
徽州人重义气,很多徽商都是官商一体,一旦发迹,很多徽商便会荣归故里,帮助家乡进行建设,修祠堂、修路桥、会馆,光宗耀祖,壮大自身势力,实现家族崛起。
而作为徽州商人身后的女人,更是徽州男人背后的靠山,忍辱负重,独自承担这养育子女的重担。很多新婚夫妻,新婚日子还没有过几天,妻子便催着丈夫外出经商,催促男人出去谋生。徽州男子很多在13、14岁就要外出经商,而一没本钱、二没人脉,很多时运不济的徽商便只能客死他乡。
而为了给徽州男人提供做生意的资本,徽州女子便依靠着自己的巧手,做出精美的首饰来供丈夫进行贩卖。
此外徽州商人因为在外经商,经常长年累月都无法回家一趟,这时候就需要徽州女子挑起家庭的重担,一边要照顾老人小孩的饮食起居,一边还要制作首饰部件来供丈夫贩卖,任劳任怨,没有丝毫的怨言,若不是有这些徽州女子在背后默默支持,也不会有那么多成功的徽州商人。
古徽州人勤奋踏实、以诚为本,铸就出繁荣一时的徽州商帮;徽州女子温婉懂事、心灵手巧,与徽州商人相得益彰,共同经营,铸就一段徽商佳话,实现家族崛起。
但有些徽州人,却在富足的日子中,逐渐变得盛气凌人,目无王法。这对徽州人以及安徽的形象都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事件发生之后,在网络上不断发酵,徽州宴的老板朝着镜头的深深一躬,以此来祈求原谅。
不管你是千万富豪还是一贫如洗的乞丐,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人的人格高低绝不能用钱财的多少来衡量。徽州宴的案例为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只有尊重每一个人,才能换取其他人的尊重。

徽州宴事件就不说了。
老王说一个 狗碑的事。
01
石碑正文是“遭祸冤狗碑记”,下款是“民国二十三年七月立”。
这块浸透着劳动人民血泪的石碑,又一次有力地控诉了地主阶级的滔天罪行。
这块碑是一九三四年七月间,山东省荣成县南下河恶霸地主张凤楷强迫北齐山农民给他的狗立的。
张凤楷当时任伪区长,平日欺压人民,无恶不作。
他养的一条恶狗,也狗仗人势,经常拦路咬人。
当地群众都敢怒不敢言。
这年六月十八日,北齐山贫农陈缉乾的儿子陈竹青在村南小树林里割草,张凤楷的恶狗张牙舞爪,朝陈竹青扑来。
陈竹青用手中镰刀抵挡,恶狗受伤后死在村西的一个林子里。
第二天清晨,北齐山几个农民路过这里,发现了这条无主的死狗,便抬回去吃了。
张凤楷听说后暴跳如雷,扬言要抓陈竹青“抵命”。
陈竹青眼看大祸临头,夜里忍泪辞别双亲,逃奔他乡。
张凤楷便把陈竹青的父亲陈缉乾抓去,按倒在地,破口大骂:“老狗,你知道打死我家的狗是要偿命的,今天你交出人来则罢,不然,我要灭你的九族!”
后经人“说情”,才免除灭族之祸。
但 张凤楷硬逼陈缉乾为狗“出殡”,年过七旬的陈缉乾当场气昏过去。
等他苏醒过来,恶霸地主便逼他回家把他准备送老用的木料替狗做了一副棺材,把他家里仅有的一床被子铺在棺材里。
接着,又被迫把“狗灵”停在家里,敬“狗牌位”,披麻带“孝”,守灵三日,日夜给狗烧香烧纸。
为狗“出殡”的那天,陈缉乾被迫身穿“孝服”,端着“狗牌位”,拉着“孝棒”送殡。
就这样,陈缉乾被折磨得卧床不起,不久便含冤吐血而死。
后来,他的老伴也含恨死去。
恶霸地主张凤楷把贫农陈缉乾一家逼得家破人亡后,还不肯甘心。
又指使他的儿子张奇,带领家丁到吃过狗肉的陈缉琪、刘延全等农民家里取闹,强迫他们为狗立碑。
并恐吓说:
“如不照办,我要你们倾家荡产。”
这几个农民只得忍气吞声凑钱为恶霸地主的狗立了碑。
02
荣成解放后,恶霸地主张凤楷得到应有的制裁。
在公审大会上,受害的农民诉了苦,伸了冤。
北齐山的群众刨平了“狗坟”,推倒了“狗碑”。
人们为了让后代永远记住旧社会剥削阶级的罪恶,把这块石碑一直保留到今天。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算什么东西;待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予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鲁迅《灯下漫笔》

近期观看现实热门事件,林生家事之后又生起一段“某州宴”女主闹剧,无论阴阳黑白,世间丑态真是让人颇感讽刺,唏嘘不已。说起这个“某州宴”女主,不由地让我想到一句名言,“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悲剧总是在不断地重演,缘由不外乎人们太过无知与健忘。”
其实在历史上,“徽州宴”老板娘横空出世之前又有多少更为霸道和顶级的“某州宴”女主曾经做出过更让人瞠目结舌的荒诞之举来呢?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位历史上最为厉害的坑夫、败家、毁业之女王,熟知历史的朋友应该早就能想到其人,她就是西汉著名权臣大将军霍光之妻霍显。
这个霍显是如何将权倾天下的丈夫霍光大将军搞得断子绝孙,如何将富贵至极的霍氏一门弄得轰然崩塌,满门抄斩的呢?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能耐,与当今我们这位“某州宴”女主的骄横跋扈行径相差无几,但却可以将甚于“徽州宴”资产和权势五百倍还不止的大汉三朝功勋,天下第一权臣的整个庞大家族像飓风扫落叶一样,刮得连草皮树根都不剩一丁点儿。
霍显又是如何做到的呢?这霍显与丈夫并非同姓,只是古时候妇入夫门,即随夫姓的习俗,所以史书中一般记载霍光夫人之称谓为霍显。霍显原本是钟离县大富豪邹金贵的女儿名叫邹显儿,看来与“某州宴”女主似有同乡同宗之疑,然古今久远,难以考证,在此不论。霍显作为续弦许配给霍光为妻,一直随霍光享受富贵尊荣,也可谓幸运至极。
而霍光又是何人?汉史迷们应该都了解,霍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废立皇帝的权臣,当然也有人会说怎么不是商朝的伊尹废太甲呢?伊尹废太甲还存有争议,前后原委清清楚楚得到确证的是应该就是霍光了,后来的王莽、曹操、司马懿之流都是霍光老师课堂上不学好样的坏学生。
这个霍光是个牛人,他还有一个更为牛气同父异母的哥哥,就是千古名将霍去病!也正是由于霍去病的关系,霍光小时候就被送进宫中,作为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的贴身童仆
(是否为娈童,尚待考证,因为宫中无论长幼,除皇帝外男子皆阉宦,而汉武帝时霍光等幼童侍驾皆未净身,也甚是怪异也)
,后来霍光凭借着自己的忠诚谨慎与聪慧,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信赖与重用,还成为了汉武帝的托孤首辅大臣,辅佐了汉昭帝、汉宣帝两代帝王,他的画像还被供奉在汉朝功勋麒麟阁当中,位列第一。在他生前生后,连昭宣两位皇帝都不敢直呼他的名讳,而得尊称一声霍大将军。
汉武帝去世之后,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当时有嫉恨霍光的大臣就向昭帝告状说他私自调度御林军校尉,增加大将军幕府的守卫,恐怕是要准备造反了。汉昭帝立马将诬告之人全部处治,并召见霍光,直言告诉他“大将军为非,不须校尉!”也就是说你要造反,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我是完全不信你会造反的,当时霍光被十四岁的皇帝感动得一塌糊涂,也十分敬佩皇帝的聪明才智。
可惜汉昭帝英年早逝,汉武帝第五子昌邑王有个大儿子刘贺被扶上皇位,可这小子荒唐至极,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霍光给废黜了。
刘贺之墓于2011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被相关考古部门发掘和保护,现在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世界级海昏侯遗址公园。
刘贺被废之后,惨死于巫蛊之乱的汉武帝长子刘据曾孙刘病已继位为汉宣帝,并改名为刘询,后来也成为了一代明主。霍光在宣帝登基后,依旧独揽天下大权,居说每次上朝,汉宣帝都非常害怕大将军霍光充当他的随驾扈从(骖乘),有若芒刺在背一样,所以后世评论霍氏一族的悲剧结果都说:“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也。”然而真正扳倒霍家的并非霍光本人,虽然他功高震主,但他的忠诚与尽职,千载之下也是有目共睹的,败家元凶恰恰是他的妻子霍显。
霍光去世之后,作为太夫人的霍显才明目张胆地开始搞起事来,原本霍光临终遗嘱是要求自己的坟茔不要过于侈豪庞大,但霍显为了表达对自己亡夫的痴爱(可能也是为了将来自己躺进去风光舒坦),居然依照皇陵的规格,为霍光修筑了宫阙和神道,又建造起装饰豪华的祠堂。汉宣帝念及霍光的功绩,也就没有说什么,但这种僭越违制的做法,已经不是人臣所能享有的,霍显这么做,简直可以说是在直接给霍家老小埋下致命的地雷。
没有霍光罩住的霍家,可势力尚存,这个霍显更是认为皇帝还得畏惧她这个老太婆身上携有的大将军余威,于是就让儿子们到处建起豪宅,出入门庭居然乘坐高仿的御用舆辇,家中的所有装饰品都涂遍了黄金,还召集府中侍婢们整天玩一些荒唐无耻的娱乐游戏。
除此之外,霍显又与霍光生前信任的管家冯子都私通搞在了一起。霍家的子弟个个飞扬跋扈,甚至身为朝廷命官被皇帝召见,都敢谎称生病不去,自己跑到风月场所玩得不亦乐乎,竟派家中仆从前往宫中朝谒,汉宣帝得知后居然都不敢谴责。霍显和她的女儿们更是随意出入宫中,荒淫无度。
汉宣帝在霍光死后亲政,就有人向宣帝禀告当年他的发妻许皇后死因。原来许皇后是汉宣帝在民间时就已经娶进门的糟糠之妻,可霍光扶立他做了皇帝之后,就有心将自己的一个女儿霍成君嫁给皇帝来做大汉的皇后,但宣帝执意不肯,霍光还算有些风度,也就只好让女儿做了妃子,皇后之位依旧还是民女许氏的。
可媳妇霍显就极不乐意了,但她一向也不敢忤逆丈夫的意志,也就没有公然闹腾,然而却私底下搞起了阴谋诡计,她居然买通太医淳于衍给许皇后下毒药,不久许皇后就这样暴毙身亡。事发之后,宣帝悲愤交加,震怒之下严令彻查,霍显闻讯这才惊慌起来,赶忙将这件事告诉了霍光。霍光听了之后是又惊又恨,本来想亲自到宣帝面前去替媳妇自首,而又犹豫不决。等到上朝议论这件事的时候,他又改变主意,只建议皇帝处治
淳于衍,其他的就不要深究过问了,当时宣帝还是非常忌惮霍光,就按此照办。直到霍光死后,当年的这件让宣帝心中一直隐痛之事又被人翻了出来。
汉宣帝早就看霍家不顺眼了,得知许皇后是被霍显所害后,更是怒不可遏,立马就将霍家子弟所有官职尽数剥夺,霍显哪晓得丈夫死后,皇帝居然能拿出如此凌厉的威严,将霍家的势力迅速削弱,吓得这老太太只好抱着几个大儿子相对啼泣,整日里自怨自艾不已。
后来霍光的几个女儿甚至还敢在宫中对太后无礼,霍显的老相好冯子都又在外面不知收敛,四处惹事,汉宣帝立马下旨对霍家一干人等进行训斥,不留丝毫情面,这是霍大将军在世时未曾有过的,霍家人吓得抱在一起全身哆嗦。
霍显又每晚开始做噩梦,其中一个梦就是府中的水井不停冒水出来,溢得满庭院都是,又梦见灶台挂在树上,甚至梦到大将军霍光魂归宅第来报信说家中将有祸事了。
霍显找到长安有名的卜算子解梦,卜算子说道:
“水满则溢,月圆则亏,这是好事到头,将有晦运的征兆。灶台上树,灶属火,树属木,木遇火则焚,非吉兆也。大将军去世,按理来说功德巍巍的大人物应该升天封神矣,哪还会有什么魂魄还家呢?既然前来报信,那就是真是有事要发生了!希望太夫人谨慎小心。”
霍显回到家中,又见屋里到处都是老鼠跑来跑去,甚至对人一点也不害怕,还晃动尾巴在地上画画,乌鸦也在树上聒噪不停。没多久霍府大门又自己坏了,她几个儿子的宅门也无故崩坏了,又有路人见霍府最为华丽的高层住宅上有恶鬼站在屋顶,揭瓦往地上扔,霍家人前去观看,不见有鬼,但见屋顶瓦片自飞而下,顿时吓得脸色发白,全家都忧愁不已。
没多久,霍显就招集还在朝中为官的霍家子弟和亲属,密谋要挟太后废汉宣帝,将她儿子霍禹扶上帝位。没想到一天霍家的奴仆邹盛出门办事,居然不知天高地厚和御史台的官员争道,不但喊来一拨人将御史给打了,还跑到御史台门外闹事,把朝廷官府御史台正门差点给拆了,又逼得御史下跪赔礼才肯作罢而去。
当时有人劝说朝廷官员代表天子威严打不得,官府衙门代表国家王法闹不得,邹盛这厮却不管三七二十一,还当众扬言道:
“天子是我家故老爷所立,朝廷是咱霍家的朝廷,这些个什么御史官员惹恼了俺,俺说打就打,打死也不比不过咱霍府一条狗!”
这影响实在是太过恶劣了。得罪官府已是犯了大忌讳,而且还得罪官府中最可怕的言官御史台,在中国古代上至王公,下至小吏,都清楚谏议言官是最不能得罪的,可见霍家休矣。
而汉宣帝很快得到了御史台的弹劾奏报,立马就逮住这个机会,命有司将邹盛先行捉拿,百般严刑之下居然把霍家一族平日的不轨图谋全吐了出来,皇帝龙颜大怒,立马派出兵马将霍府围了,想谋反做皇帝的霍禹被老妈所坑判了腰斩,霍家其他儿子们和女婿们全部勒令自杀,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将军夫人霍显与霍家女儿们都被押往刑场斩首弃市。只有霍成君因为做过皇后,仅仅被废黜后打入冷宫永不见天日。而被查出与霍家有关系参与谋逆的人员,遭连坐诛灭九族的达数千家之多。
当时有一个叫茂陵徐生的人就说: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不亡何待!”意思就是说,富贵了一再显摆就会产生对人骄狂傲慢的行为,骄狂傲慢则必定会得罪不该得罪的人。一旦触犯了一山还比一山高的贵人,那等于将自己推到了生存之道的反面,悖逆之路,这时不走向灭亡还会等来什么结果呢?
话说当今那嚣张跋扈的“某州宴”女主,无论她口气如何之大,家产如何之丰厚,能与霍太夫人一较高下么?然而正如《阿房宫赋》中所总结的秦朝因骄奢淫逸而亡国,后世历朝历代因此断送江山的也层出不穷,为何呢?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们也许不能苛求“徽州宴”女主具备博古通今的高文化水平,但想要在这个社会上好好立足,与时俱进,长远发展的话,每个人至少还是要明白“满招损,谦受益”这样简单的生存道理。

(0)

相关推荐

  • 【西散原创】李杰作品 | 春游皖南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当我想要来一次说走就 ...

  • 中国最具诗意的古城是什么模样?

    古徽州 大概是江南最具诗意的地方 山谷间烟雨朦胧 山脚下粉墙黛瓦 山川连绵 溪流阡陌 如墨的山水 也让徽州古城 成为四大古城中最具诗意的居所 它为何诗意? 又有着怎样的过去? ▼横屏观看体验更佳/徽州 ...

  • 道教史话 | 道教真的形成于东汉吗?

    原创 昆仑千秋雪 龙虎山道教 今天 一直以来,道教的形成时间是一个颇具争议性性的话题!如果道教不是形成于东汉时期,那么道教是形成于上古时期呢?还是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道教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甚至更晚呢? ...

  • 徽州记忆

    限量版<哲眼观景系列>装裱收藏作品及黑白摄影集预定中...... <哲眼观景系列>黑白摄影集(200RMB/册) <哲眼观景系列>装裱收藏作品 十二幅甄选作品限量2 ...

  • 1982年张惠信编著《中国货币史话目录-银、金、镍、铝篇》一册(无图)

    1982年张惠信编著<中国货币史话目录-银.金.镍.铝篇>一册,全书560页,主要介绍近百年来中国各地所发行的机制货币,以金.银.镍.铝四种材质为主,附以黑白图片参照,是研究与收藏中国机制 ...

  • 精品木雕《徽州木雕》是传统民间精美雕刻艺术之一

    徽州木雕是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与具有徽派风格的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木并称徽州三雕. 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为多,所以,就有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 ...

  • 【宜宾史志•宜宾史话】​僰人种植经济发达

    #畅游宜宾#僰人本为农业民族,以农耕种植为主的农业经济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较大发展.其"耕田,有邑聚",就是当时农耕生产情况的真实写照. 僰人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成为蜀国的附庸和 ...

  • 「古迹史话」陶唐古迹于清徐 尧帝功德传千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八--清徐尧庙 朗读者 碧涧流泉 清徐尧庙,位于清徐县东南方向约20公里处的孟封镇尧城村,为古代陶唐城(尧城)所留遗迹,是后人为纪念帝尧而修建的庙宇.2004年6月,清徐尧庙 ...

  • 「古迹史话」历千年几经变迁 看今朝文庙新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太原文庙 文/朗读者 碧涧流泉 太原文庙,位于迎泽区文庙街道文庙巷西40号.文庙的前身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是位于水西关的太原府文庙.据明万历<太原府 ...

  • 徽州行摄之古城、老街、传统村落

    安徽徽州周边的歙县和黟县以徽州古城为中心的皖南古村落星罗棋布.阳春三月,在行摄满山云雾缭绕,坡地油菜花争艳的行程中,虽然烟雨朦胧,微风轻轻吹拂,冷气不时的袭面,我们不仅行游了网红地宏村.西递.徽州古城 ...

  • 徽州行摄(非遗)人文景观

    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如徽州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程大位珠算法.......等.但我们这次行摄主要在古徽州府的所在地--歙县,并行摄了铁锅铸造.土法榨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