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公主与董偃
前129年,汉武帝听说姑姑馆陶公主迷上美少年董偃,十分震惊,于是过府查看。谁知,60岁的馆陶公主却带着一个厨子跪在武帝面前,口称死罪。汉武帝见状哭笑不得,只好上前扶起二人。
不过,就当厨子抬头时,汉武帝惊呆了,不由暗道:“果然气度不凡,姑姑真是好品位。但如此妙人,怎么能穿厨子的衣服呢?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一身好皮囊……”
其时,馆陶公主刘嫖的丈夫,陈阿娇的生父堂邑侯陈午刚去世,人称“董君”的董偃便走入了刘嫖的生活,“出则执辔,如则侍内”,成天形影不离。
尽管这时董偃只有18岁,但他自13岁开始,就已经生活在馆陶公主府,据《汉书》记载,在馆陶公主的培养下,董偃不仅才质俱佳,品性又温和,长安城许多公卿名人都争着和他交往,也因此得了“董君”的称号。
不过,董偃的身份始终是近侍,也就是馆陶公主的仆人。按汉代主仆之间森严的等级和规制,董偃与主人馆陶公主之间出现感情,是很可能被杀头的。所以,董偃的朋友爰叔就提醒过他:“老兄你这样侍奉公主,被皇上知道了,那还了得?”
董偃听闻此言后,吓得面无人色,当即问计爰叔。爰叔于是给他出了个主意:“馆陶公主不是有个精美的园林在皇上祖坟旁边吗?你干脆劝公主把这个园子献给皇上。皇上知道是你的主意,你不就高枕无忧了?”
董偃依计而行,果然不出所料,汉武帝收到园子后非常高兴,并将这个园子改名为长门宫,每次祭祖后就在这里休息。
但这个“献园之计”只是解决了给汉武帝留下好感的第一步,如何让汉武帝同意自己与馆陶公主长相厮守,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啊。董偃冥思苦想也想不到办法,馆陶公主也很是着急。
好在爰叔又给出了新的计策。在爰叔的建议下,馆陶公主装病不上朝,以此骗来汉武帝过府探病。并趁机邀请汉武帝,希望他在路过公主府附近时,能顺便拐个弯,多看望下姑姑。馆陶公主想的是,只要皇上多来自己府上,就有机会将董偃引荐给他。
汉武帝一听,这哪好拒绝啊:馆陶公主不仅是最疼爱自己的亲姑姑;也是自己皇后陈阿娇的亲生母亲,从哪层关系上讲,都应该多关心这个长辈的嘛,没有理由不应允。
所以,当汉武帝再次来到馆陶公主家时,馆陶公主就开始思考,如何顺理成章地把董偃引荐给自己的侄儿皇帝。
可还没等馆陶公主开口,汉武帝却突然问道:“我听说姑姑家有新的主人翁了,姑姑你快快令他出来让我看看。”馆陶公主一听句不知是讽刺挖苦还是幽默取笑,充满了变数的话,当时脸就“刷”得吓白了。
她匆忙跪在地上,连连说到:“臣自知行为无状,犯下死罪,有负皇恩,请皇上处置!”
汉武帝见到曾经不可一世的姑姑惊恐至此,不禁哑然失笑。他拉着馆陶公主的手说,我真不是来问罪的,就是好奇,真心想见见你家主人翁。
看到侄儿皇帝好像真不是兴师问罪的样子,馆陶公主于是进屋把董偃领了出来。不过,汉武帝一看低头走出来的那个人,头戴绿头巾,手戴青袖套,一副厨子打扮,噤若寒蝉地跪在面前。
汉武帝正在纳闷,说好见主人翁,姑姑怎么拉了个厨子出来?只听见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馆陶公主庖人,臣董偃昧死拜见皇上。”
当董偃抬头,汉武帝才发现眼前之人,果然一表人才,眉清目秀,不由暗叹姑姑好眼光。于是,武帝当场下诏,赐予董偃衣冠,让他与大臣同几而坐。
原来,按照爰叔的计划,董偃穿上厨子的衣服,将会有两个好处:其一,可以用亲自为皇帝下厨,表达对皇上的尊敬,换取好感;其二,若皇帝不治他“私侍公主”之罪,为了皇家尊严,一定会通过赐衣冠的方式让董偃换掉厨子衣服。这样一来,也就相当于从侧面正式认可董偃的身份。
所以,馆陶公主凭借煞费苦心和对皇上心思的精准拿捏,成功地让董偃正式走进了汉武帝的视野,并为他争得了名分。
此后,董偃在陪伴馆陶公主之余,更是经常陪年纪相仿的汉武帝斗鸡跑马、蹴鞠比武,逐渐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从而走上了更高的人生舞台,一时间,“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
但毕竟董偃受宠,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太中大夫东方朔听说这件事后,马上告诫汉武帝说,董偃私侍公主、伤害王制、引皇上沉湎享乐,这些行为全是死罪,请皇上为天下人做出表率,将其明正典刑。
东方朔句句在理,汉武帝无法反驳,但也不愿意处理董偃,不得已,只好慢慢疏远了他。所以,此后,“董君之宠由是日衰,至年三十而终”。难得进宫,失去了汉武帝庇护的董偃,年纪轻轻三十岁就死掉了。
董偃死后,馆陶公主整天闷闷不乐,没过几年(公元前116年),也就郁郁而终。临终前,馆陶公主特意要求与董偃合葬。汉武帝答应了姑姑的请求,将两人合葬于霸陵。
后人多认为,公主贵人们多越礼逾制之事,就是从馆陶公主和董偃二人开始的,这两人也算是无意中开一代风气之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