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陈平原:会不会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作者 |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

一是清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林语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

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

还有一点,读这种书的人少,你偶尔引述,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很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习惯,即避开大路,专寻小径,显得特有眼光。这策略,有好有坏。

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言,少时见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是教人家读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

其实,所谓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在移动。谈“经典”,不见得非从三皇五帝说起不可。

善读书的,不在选择孔孟老庄那些不言自明的经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

补充一句,我主张“读经典”,但不主张“读经”——后者有特定含义,只指向儒家的四书五经,未免太狭隘了。

1、我的建议是,读文学书

读书,读什么书?读经典还是读时尚,读硬的还是读软的,读雅的还是读俗的,专家各有说法。除此之外,还牵涉到不同的学科。我的建议是,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没用。没听说谁靠读诗发了大财,或者因为读小说当了大官。

今人读书过于势利,事事讲求实用,这不好。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很重要,这不用说,世人都晓得。

我想说的是,审美趣味的培养以及精神探索的意义,同样不能忽略。当然,对于志向远大者来说,文学太软弱了,无法拯世济民;可那也不对,你想想鲁迅存在的意义。

饶宗颐先生曾在北大演讲,提到法国汉学家戴密微跟他说的两句话:中国文学世界第一;研究中国,从文学入手是最佳途径。

公开发表时,这两句话都被删去了,大概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以为是挟洋人以自重。可后面这句,其实很在理。从文学入手研究中国,照样可以广大,可以深邃。

而且,我特别看重一点:从文学研究入手,容易做到体贴入微,有较好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所有这些,都并非可有可无,不是装饰品,而是直接影响你的学问境界与生活趣味。

你看外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的著作中对于文学经典的引述与发挥,你就明白,中国学者对于文学的阅读,普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浅。

2、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作底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应该发扬光大,因此,建国学院,修清史,编《儒藏》,我都没意见。我想提醒的是,今天谈“传统”,有两个不同的含义。

晚清以降,中国人与西学对话、抗争、融合,并因此而形成的新文化,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传统。比如,谈文学,你只讲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不讲鲁迅,行吗?

说到现代文学,因为是我的老本行,不免多说两句。不是招生广告,而是有感而发。尽管我也批评五四新文化人的某些举措,但反对将“文化大革命”的疯狂归咎于五四的反传统。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很多人开始头脑发热,听不得任何批评的声音。回过头来,指责五四新文化人的反叛与抗争,嘲笑鲁迅的偏激与孤独。我理解这一思潮的变化,但也警惕可能的“沉渣泛起”。

说到读书的策略,我的意见很简单:

第一,读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第二,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

第三,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作底色,这样,才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

古今中外,“劝学文”汗牛充栋,你我都听了,效果如何?那么多人真心诚意地“取经”,但真管用的很少。

这里推荐章太炎的思路,作为结语。章先生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10年”条有言:“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而在1912年的《章太炎先生答问》中,又有这么两段:“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曲园先生,吾师也,然非作八股,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

合起来,就三句话:

学问以自修为主;

不明白处则问之;

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

借花献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读书的诀窍”。

来源丨爱思想

编辑丨校长派

(0)

相关推荐

  • 淡泊敬诚的学问人生

    认识温儒敏先生,已有13年了.第一次见到先生,是2007年春天的一个午后,来京参加研究生面试的我,去旁听先生的课.下课后,先生在几个男同学的陪同下走出教学楼,我便走了过去,有点紧张.有点兴奋而又莽撞地 ...

  • 110系庆·中文学人 | 陈平原:中文系的影响及气度

    中文学人系列专访 斯文鼎盛,世运新潮.今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10周年,为了回看北大中文系的发展变迁,重温几代学人的身姿与风采,共同探索和创造中文人的未来,我们策划了中文学人系列主题专访" ...

  • 北大教授陈平原曾说:“读书本身没有什么了...

    北大教授陈平原曾说:"读书本身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你还在追求个人的版块,你还有不满足,你还在寻找另外一种可能性,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是的, ...

  • 北大教授陈平原:文理科鄙视链,没有任何意义

    前一阵,一篇央行工作论文中提出"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引起了很多讨论. 长久以来,文.理科之间的比较乃至相互鄙视,都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

  • 语文学不好的孩子,将来会吃亏?听听北大教授陈平原怎么说

    最近有粉丝私信我:语文学不好的孩子,将来会吃亏这种观点可信吗?如今这个时代真的已经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时代了吗? 当时我就把北大教授陈平原的观点回复给他: 陈平原认为语 ...

  •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读书意味着你还在奋斗,还有不满

    读书的意义是保持一种思考,反省,批判,上下求索的姿态和能力. 知书识礼其实是中国人的说法,知书才能识礼. 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 ...

  • 北大教授陈守良:人体特异功能的调查报告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 不确定其准确性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 请读者谨慎判定 中国人体科学先驱.原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自然科学处处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守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9年1月21日17 ...

  • 北大教授陈章良:曾完成863计划多个研究项目,不是老师是老板

    开创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是我们这一代生物学者的天职.----陈章良 生物工程技术是当今世界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更是一个极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的生物工程理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 ...

  • 【登頂日课】北大陈平原教授说:文章“在选...

    [登頂日课]北大陈平原教授说:文章"在选题立意.洞察幽微中,自然而然地调动自家的生活经验,乃至情感与想象,如此'沉潜把玩',方有可能出'大文章'."聂师说:一篇好的作文何尝不是如此 ...

  • 陈平原:读书的诀窍

    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 一是清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 ...

  • 【教育读书】北大教授忠告:男孩最佳入学年龄不是6岁,这个年龄上学会更好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北大教授忠告: 男孩最佳入学年龄不是6岁,这个年龄上学会更好     孩子出生后,大部分父母基本上都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因为养育孩子很辛苦繁琐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