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女顾娘,顾不长;娘顾女,顾不起”,老祖宗的话说透现实!
每当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很多人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事实却并非如此。当你理解完它真实的含义后,你会发现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眼见耳闻,处处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所谓传统文化指的就是风俗文化,民族精神与民族文明的总和,所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方言,俗语以及习俗都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通俗易懂的俗语而言,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因为农村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老人的俗语教育下长大的。俗语文化能够在农村人口中广泛流传,一是因为它是老祖宗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在农业生产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二是因为它的语言通俗易懂,无论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还是刚入学的小孩子,都能非常容易的理解它的含义,不会出现因为语言晦涩难懂,而对它产生望而却步的情况。三是俗语文化能够指引人们前进,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俗语,都能在现在发挥其效用的,许多俗语只适用于它所产生的时代,放到现在来看已经与时代脱节,它们的命运也就是被遗忘。虽然有些俗语失去了原本的价值,但是它们给后人研究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今天所要分享的俗语,“女顾娘,顾不长;娘顾女,顾不起”,便是这类型俗语中的其中一句,那么这句俗语到底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女儿不能长久地照顾母亲,母亲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女儿一辈子。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句俗语并不成立,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来照顾他们。即使孩子将来结婚成家,他们很多人都会与父母住在一起,所以并不存在没有能力,照顾父母这一说法。但是这句俗语放在古代,说的却是事实。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为人子女应当将父母的养育之恩铭记于心,并付出实际行动来回馈父母的爱意。可“女顾娘,顾不长”这句俗语的含义,明显的与之背道而驰,其中又有怎样的含义呢?为人子女哪者都知道爱惜自己的父母,但是古代女性的生活处境,使得她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可以留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男人是家庭的支柱,他们掌握家中的经济大权。女性在嫁人之后,就必须遵从丈夫,以及婆婆的指示来生活,即使是想要回家看望父母,也得在请示并得到丈夫与婆婆的批准,这样才可以回到家中看上几眼。没有经济来源的女孩,想要给娘家一点经济上的资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她们也无法向丈夫开口,因为会惹得丈夫不快。毕竟她们已被冠以夫姓,就是夫家的人,若是还整日惦记着娘家,丈夫便会认为妻子吃里爬外。
那么“娘顾女,顾不起”,这下半句俗语又有怎样的含义呢?对于具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古人来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父母只负责将其寻觅一户合适的人家,至于以后的生活怎样,都得靠她自己经营。母亲最多会传授女儿一些生活经验,经济上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家中的钱要留给儿子,这也是非常现实的一件事情。
俗语“女顾娘,顾不长;娘顾女,顾不起”,老祖宗的话说透人间现实,虽然现在男女平深入人心,但是许多家庭依旧会用女儿来补贴男孩,想要真正的实现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