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后,孩子只爱看《米小圈》会有问题吗?
说起来,公号这么多朋友,能跟我结下这绵长而深刻的革命友谊,都是因为“阅读”这件事。
亲子共读、绘本演读、独立阅读、非虚构阅读……每个跟阅读有关的话题,我都写过不少文章,也和大家进行过很多次讨论和交流。
尤其是“非虚构阅读”,我近一年来和大家聊得比较多。
因为它不仅对孩子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构建有巨大帮助,更与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的养成息息相关,目前也是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关于非虚构阅读的重要性,我之前还专门写过相关的文章👉:小时候只听故事、读《米小圈》,将来语数外学习肯定会吃亏。
非虚构阅读带给孩子的诸多益处,大家心里都清楚;让孩子多读非虚构类书籍,说来轻巧又理所当然。
但,听很多童靴都说过,自家娃就是难入门,就是读不下去,简直头疼死了。
想想也是,本来孩子高高兴兴地在虚构故事中放飞想象呢,硬是让咱们给拽到非虚构的世界里,看着大段大段没有情绪的文字,一切仿佛都变得刻板、无趣。
随之而来的,是孩子的抵触心理和畏难心理,他们拒绝阅读非虚构类作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面对这样的难题,童靴们一定比我还心急: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刚入门的孩子,更快、更好地接受和适应非虚构阅读吗?
这也是我们克服无数困难创立“板牙非虚构阅读营”,手把手带着4000多名孩子开展非虚构阅读的初衷👉:别把孩子的黄金时间,浪费在没有深度的阅读上,上学后尤其不能。
根据我带大宝阅读的经验,还有近一年来运营“非虚构阅读训练营”的体会,我总结了两大思路,能在保留非虚构类信息知识内核的基础上,借助不同类型的书籍作品,用孩子熟悉和喜爱的方式,引导他们顺利开启非虚构阅读之路。
到底该怎么做?都有哪些书可以帮上忙呢?一起来看看吧~
这里歪个楼。小伙伴听说我要写这篇,开玩笑说:“你这老免费分享经验,之后的’非虚构阅读营’还办不办了?之前的用户会不会找你退款?”
我当然知道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也相信“非虚构阅读”这个大课题,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就能说清楚、教清楚的,我们的“非虚构阅读营”的价值不得很,绝不仅仅于此。
但如果更多爸爸妈妈都能用上我的经验,在家就能带着孩子顺利开展非虚构阅读,没人来上我的“非虚构阅读营”,真的是件大大的好事。别担心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都在日程表上等着呢~
内容上:加入虚构情节的趣味性
孩子读非虚构文本,遇到的第一难,就是“内容枯燥”。
咱们印象中的科普类、文史类非虚构书籍,翻开全是知识点,真实数据和专业用语一箩筐,营养价值超级高;
但读起来却是难下嘴的硬骨头,一点滋味都品不出。
尤其是对已经习惯了虚构故事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刚接触非虚构阅读的孩子来说,如果劈头盖脸就是满满的干货,确实落差太大,怪不得看上三五页就看不动了。
面对这种难题,该怎么办呢?
简单,在非虚构的知识内核中,用虚构的故事情节做串联就行啦。
平时,我们总是把“虚构”和“非虚构”放在一起作比较、找利弊,实际上,它们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
用生动有趣的背景故事做托底,能引发孩子打开书本、推动进度的阅读兴趣;
再把真实、专业的知识内容嵌入其中,有助于孩子的能力培养和见识增长。
这样的虚构情节+非虚构内核的表现形式,将二者的优势做了巧妙结合,对孩子阅读习惯的过渡和阅读难度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样,非虚构阅读之路的第一步更容易迈出,后面的过程也会好走很多。
下面,我就推荐三套口碑爆棚、用迷人的虚构故事传递满满非虚构硬核知识的书籍~
《神奇校车》中文系列
6版本,共73册
3-14岁
大名鼎鼎、无人不知的《神奇校车》系列,自出版以来,一直是全美最受欢迎的儿童自然科普读物,还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全世界的孩子心中,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书中的绝对女主、总是穿着奇装异服迸发奇思妙想的卷毛老师说:
了解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跳进去(The best way to learn about something is to jump right in.)。
于是,她带着孩子们,搭乘神奇的老校车,踏上一次一次充满奇幻想象的科学冒险旅程。
他们进入地球内部,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地心之旅,通过一层层挖掘地壳,认识和学习不同种类的岩石:
他们闯入北极圈,切身感受到了无尽寒冷的袭击,也学会了如何留存住身上的热量:
神奇校车也曾幻化成艘潜水艇,潜入水中,任由大鱼连人带艇吞到肚子里,让孩子们亲历动物世界食物链的物质和能量流动:
千奇百怪、想象力丰富的虚构冒险情节,仿佛施展了一场魔法,让艰深无味的非虚构知识华丽变身,显得生动好玩、趣味盎然。
孩子对科学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会再因为乏味枯燥而被“劝退”,反而借由校车冒险的奇幻故事,更被大大激发出来,手不释卷地跟着卷毛老师,一起畅游知识海洋。
《神奇校车》中文系列书籍很多,共有6个版本、73本书。
每本一个主题,涉及12个大方向,涵盖了科学的各个领域:天文、地质、古生物、气象、气候、海洋、动物、医学、物理、化学、人体生物、人文科学等。
简单来说,不同版本面向的阅读年龄不同,知识点难易、复杂程度是有差别的。
也正是通过这样不同梯度的设置,孩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层深入地学习同一个知识体系。所以,基本上不存在选择冲突的问题。
《神奇树屋》故事系列(基础版)
共28册
4-12岁
作为和《神奇校车》齐名的另一大“神奇”,《神奇树屋》系列也颇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自诞生年来,它被翻译成了38种语言,是全球范围内名副其实的畅销书。
《神奇树屋》也有好几个系列,其中一些已经翻译成中文出版,这里我们主要来说一说故事系列(基础版),共28册。
这是一套以虚构的奇幻冒险故事为题材、包含丰富非虚构人文及科学知识的系列章节书,每一本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围绕杰克与安妮这对小兄妹展开。
八岁半的哥哥杰克,理性冷静,爱看书,旅行中,会将沿途看到的事物,有条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是个非虚构爱好者;
而七岁的妹妹安妮,非常活泼,喜爱幻想与冒险,乐于接触新鲜的事物,简直就像是虚构故事的代言人。
一天,他们在蛙溪镇的森林里,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蕴藏着魔力的神奇树屋。在树屋中,只要指着书里的文字或图片,树屋就可以将他俩,带到文字或图片所示的那个地方。
他俩凭借神奇树屋,穿越时空完成任务,游历世界各个角落,探索古往今来的大千世界:从古代城堡,到未来月球;从东方忍者,到西方战士;从草原探险,到丛林逃亡......
穿越到了65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与灭绝已久的无齿翼龙、雷克斯霸王龙狭路相逢:
他们回到了古埃及,跟着一只黑猫和送葬的队伍,进入了金字塔探秘:
兄妹二人还穿越到了中国秦朝,见到当时统一中国的秦始皇,亲历了长城的修建,目睹了“焚书坑儒”的场面,还无意中看到了兵马俑:
在生动曲折的故事中,包裹着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内核,引导孩子学习和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也锻炼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帮帮忙》
共25册/36册
4-12岁
常年占据大宝书架一席之地的《数学帮帮忙》,是美国非常有名的数学绘本,获得过包括美国《学习杂志》教师推荐儿童读物奖在内的很多大奖,是获得一线教师认证的好书。
这套书有新、旧两个版本,老版共25册,新版增加到了36册。
两个版本覆盖的学科内容变化不大,基本覆盖小学数学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主要包含5方面:
数字与运算
量与计量
图形与几何
探索规律
统计与概率
每一本书,都会讲一个有趣的虚构故事,创造情境。不是为了讲知识点而东拼西凑、硬攒剧情,相反,书中的故事不牵强、不硬凹,就是会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日常小事。
故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需要孩子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通过情节的推动,巧妙地把要学习的非虚构的数学知识引出来,落实到具体应用上。
比如,孩子们为了造一座糖果屋,需要收集材料。这个过程中势必会遇到材料多少的计算问题,很自然地就引出了加减法运算:
再比如,从帮助外婆整理纽扣,可以很自然地引出分类方法:
在《恼人的水痘》这个故事中,主人公齐普的班级一共15人,需要出10人参加合唱比赛。然而,班级中有3个孩子得了传染性极强的水痘。
为了确保合唱比赛顺利进行,齐普想要了解所有同学的健康状况,他想到的方法,就是分类统计了。
如何合理分类?如何调查大家的情况?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就能跟着齐普一起学习相关的知识了。
其中还涉及到关于水痘传染性的科普知识,让不同体系的非虚构知识相互结合、立体呈现:
这套书还很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数学不只躺在枯燥的课本里,也可以鲜活有趣地出现在生活中,鼓励孩子把数学真正“用起来”。
形式上:融合动漫风格的易读性
下面来说说孩子读非虚构文本的第二难,就是“形式沉重”。
很多孩子抗拒非虚构类书籍的理由都是一样:动辄大部头,翻开全是字,密密又麻麻,看着就头大。
虽说学知识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但如果有办法让形式更轻松、更活泼一点,让可读性更强一点,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刚刚接触非虚构阅读的孩子)一定是有好处的。
那就不得不提到我在引导大宝读书时用到的神器了——漫画书。
很多爸妈不愿意孩子看漫画书,认为漫画书都是闹哄哄的闲书,不仅没有知识营养,还影响正经学习,简直“有毒”。
其实,“漫画”只是一种客观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就像一个容器、一个瓶子,里面可能被装入“毒药”,但当然更可以盛上营养丰富的“补品”。
关于漫画书的种种好处,我就不再赘述,大家可以直接看文章👉:芬兰孩子阅读能力全球第一,只因他们每天都看一本这样的书。
对于刚刚开始接触非虚构阅读的孩子来说,通过漫画形式包装的非虚构类知识,不再是硬邦邦、沉甸甸的文字堆砌和知识点罗列,配合上丰富的视觉画面,阅读起来会更轻松、更津津有味。
尤其推荐下面三套引人入胜的漫画书,内容涉及历史、人文、哲学这类抽象概念,以及体系庞大、内容繁杂的百科知识。
《漫画史记》
共12册
4-15岁
《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之首,在史学上有开创之功,后来中国正史的编撰,基本都是按照《史记》制定的纪传体。
它记载了上至黄帝时期、下至汉武帝时期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如此漫长的时间,又是大段大段晦涩难懂的古文,怎样能让孩子明白?说实话,真有点犯难。
△ 这么一大套,看到都头疼
这套《漫画史记》就另辟蹊径,把非虚构的历史记录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漫画形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读起来没有压力,也更容易理解。
整套书涵盖了《史记》中200多个精彩故事,1000多条趣味知识,超越3000年的中华文明史,可读性、史实价值和文学价值都非常强。
无形中,不仅提升了孩子对历史类非虚构内容的兴趣和了解,还提高了孩子的文学素养,积累下丰富的写作素材。
打开书,那些本来只存在于书本上的姓名,变成了一个个立体的形象,画风可爱诙谐,一下拉近了孩子与史书的距离,让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映入脑海。
此外,漫画的分镜部分处理得很好,让故事更有节奏感,不停变换的视角,穿插有魄力的跨页图,看起来不仅趣味十足,也更有美感。
虽说是漫画,但《漫画史记》在还原《史记》上,丝毫不马虎。
书中的对话,都是基于《史记》翻译成的白话文,还在对话下面标注了对应的原文,这在保证故事历史内容的严谨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孩子接触文言文的机会。
《漫画史记》用轻松的漫画形式承载着中华大地三千年的文明史,给了孩子一把打开人文历史大门的钥匙。
《大英儿童漫画百科》
共50册
6-14岁
这套《大英儿童漫画百科》,是以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儿童版)》为基础、综合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而精心打造的趣味百科全书,含金量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它的原型《大英百科全书》,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被称为世界三大百科全书之首。
△ 《大英百科全书》,又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但看看这个块头、这个分量,内容也是条条框框的,我真的很难想象娃能耐心地从头翻到尾
。
但多亏了有这套漫画版的百科书,做到了其他大部头百科全书都无法比拟的事:
用漫画形式展现百科知识,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既有趣又有深度,没有孩子不爱读。
大宝就是个忠实读者,已经记不清是三刷还是四刷这套书了。
它的内容与中小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全方位匹配的,可以帮助孩子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孩子的中高考打下坚实基础。
从横向来讲,它足足有50册之多,体量非常大,涉及的主题十分广泛,多达10个知识领域:物质和能量、地球和生命、人体和心理、社会和文化、地理、艺术、技术、宗教、历史等。
尽管有着海量的知识,但却能排铺得有条不紊,体系完整而清晰,从我与自己、我与世界、我与地球环境、我与自然、我与过去、我与未来六大方面入手,帮孩子迈出“通识教育”的第一步。
在学习这些抽象的非虚构类知识时,漫画书无疑是很好的“敲门砖”,通过漫画的形式导入各科知识,更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打开书,就能在生动的漫画世界里展开一场又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冒险。
比如,背上行囊去游历七大洲,去见识不一样的人种及风土人情:
与最前沿的话题零接触,去探秘自动驾驶、大数据、人工智能:
除了将知识点融入到漫画中,保证了书的趣味性外,为了帮助孩子更客观、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每本都又包含了数百张真实参照图片,供孩子对照参考。
比如,游览苏丹时,哈迈德清真寺高请实拍图的插入,加强孩子的真实体验:
提到“结构化数据”,通话记录和结算记录都算其中一种,手机与POS机实拍图的插入,让孩子理解起来更容易:
这套《大英儿童漫画百科》,既发挥了非虚构工具书的价值,十大知识体系内容准确可靠,查阅起来很实用;
又有很强的文化传承价值,里面关于历史、生命、宇宙、尖端科技的重大发现与说明,都凝结着时代的缩影;
还有很高的可读性,画面活泼、图文并茂,任何时候,都有不俗的吸引力。
所以,用这套书来为孩子的非虚构阅读之旅助上一臂之力,再合适不过了。
《看漫画读经典系列》
共10册
7-15岁
这套书,集合了千百年来人类史上科学、哲学、人文巨作,最大的特点就是:
一方面准确传达了原著内容的精髓;另一方面又用漫画的形式,消除了原著因晦涩难懂所导致的沉重障碍。
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这一本。
《物种起源》是世界闻名的自然科学著作,达尔文生前把它修订到了第6版,“看漫画读经典系列”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参考的正是《物种起源》第6版。
对比原版书和这套改编漫画版的目录,可以看出,改编版保留了《物种起源》各个章节的核心内容。
△ 原著:《物种起源》第6版目录
△ 看漫画读经典:《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目录
和其他思想经典相比,《物种起源》可以算是容易读懂的了。但挑战原著,还是很考验人。看看这篇幅冗长的白纸黑字,已经感觉到重量了:
△ 原著:《物种起源》内页
看到漫画版,生动形象的图像语言接过了一部分表达任务,让整个页面骤然明快活泼了许多,是不是觉得压在心里的石头没有了,读起来非常轻松畅快呢:
△ 看漫画读经典:《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内页
另外,用现代科学观点来看,原著中有一些含混不清、有争议或错误的概念,改编版在各章的专栏中都做了说明,便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原著并拓展知识。
除了对理论做出澄清,专栏还会总结知识点,或者延展阅读等。
不妨再看看其他几本“看漫画读经典”的内页,《伽利略的对话》中,展现了伽利略在新旧世界观、宇宙观的激烈抗争中,追求真理的精神:
《牛顿的原理》中,牛顿受到伽利略的启发,总结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科学的长足进步: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中,并不存在的乌托邦,却被营造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岛屿之国,吸引了无数人的好奇:
整套书现在共有10册,分别用漫画的形式改编提炼了十本非虚构抽象理论著作,涉及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精神科学、政治学、资本经济学等领域:
这些书,从难啃的原著巨作,变身成有魅力的漫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诙谐的对话,保留骨干及脉络,传递金子般的思想,非但不会影响经典内容,还能够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
孩子借助漫画做步梯,攀上阅读抽象经典、非虚构名作的高峰,走近那些各领域中杰出的大师,就等于让孩子在生命的起点上,占据了一个精神高地。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而远望,视野和境界也会大不一样。
希望我推荐的书籍,能帮助孩子们更愉快、更轻松地踏上非虚构阅读的旅程~
川妈说说
前几天的文章《如果没有这次“曝光”,1500万个孩子的噩梦不知道还要继续多久》,很多童靴留言咨询阅读障碍。
其实写这一篇的起因,其实不是纪录片,而是我们内部的一次讲座。上个月,特意邀请了北师大的陶莎教授,来给我们团队做了一场儿童教育与脑科学的讲座。其中,她提到了阅读障碍,讲了一些理论和例子,印象深刻。后来碰巧看到这部纪录片,觉得非写不可。
我和大家的缘分,就始于“阅读”,开始是分享和推荐书籍,后来还创办了非虚构阅读营。做的越多越深,越觉得,孩子的阅读非常重要,但其中的问题和障碍也非常多,值得我们一点点深入做下去。比如阅读障碍,我想着如果大家需要的话,可以再联系北师大的专家,再深入咨询。点个“在看”或“赞”,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