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風水學系列 2 :會呼吸的古代空間 V.S.窒息的現代牢籠

所謂的「聚風以為氣、界水以為止」,說的其實是人在空間中所需要、能夠讓人自在舒服待著,並且身心安寧的條件。之所以風能夠聚成為氣,就像人透過呼吸進新鮮的空氣並為自己所用,才能有交流,而空間也需要能夠呼吸,因為空間是人在使用,基本上必須先符合人的需要,更佳的空間甚至要能起到幫助人的效果。讓人處在於一個能夠自在呼吸、達到身心舒暢,如此的空間規劃才是風水學(空間設計學亦同)的基本原則,因此只要是違反這樣原則的設計其實都是不好的設計。

同樣的對於學習風水來說,無論是形家、理家、八宅明鏡、紫白九星…等等各式各樣的學派,都不能脫於這樣的觀念,這如同我們推廣紫微斗數一樣,任何的術數或者說任何的學問,必然有其中心價值,就算是速成的口訣、秘訣,也一定是依照著這個中心價值走,所以在求快背誦口訣之際,也要同時去了解原理,因為各種學術在實際的運用上,案例千百萬種,必然有超出於書本案例或者是口訣條文的情況,更別說隨著時代的演進環境的變遷,一些上千年的口訣怎麼可能適用於現代呢?唯有固守與活用中心價值才是萬變不離其宗的辦法。

這當然是目前風水與現代設計很難融合的原因,古代的建築物五層樓就算很厲害的,現在的建築物動輒2.30層樓,風水學上的地氣理論如何能夠對應?因此我們在學習風水上,應該掌握的是風水學對於空間需要有呼吸的概念→氣能流通→並且能被聚集,如同我們呼吸一樣,新鮮空氣進來我們身體裡面可以為我們所用,之後再將穢氣排出體外,若是這個「氣」只是快速地進出,於人體我們稱之〝過度換氣〞,甚至會缺氧;於風水也是如此,我們稱之〝穿堂煞〞,這就是因為前門直通後門,產生居家人丁離散、無法聚財、店家客人不進、員工心不聚的原理。

因此在古代的風水設計上,會強調屋內需要通風但是卻不能造成過於流通那就變強風了,空氣是需要迂迴前進的,需要先聚在一個地方再排出去,但是這件事情在古代那種普遍居住平房,並且地廣人稀的年代不難設計。到了現代則相當困難,現代的居住環境因為地狹人稠,整體的生活空間都相當的緊迫,別說風水學上很重要的巒頭走勢(建築物周圍的山形或者地勢對於建築物的影響),現代建築建商為求最大利用值,通常棟與棟之間棟距緊迫,地基不見得方正,有時屋形為了配合建地還會變得很奇怪,在怎樣的土地上蓋的建築,自然會怎樣的影響屋內的地氣,建築的本體會決定主要屋內格局的納氣問題!

就連室內空間通常也因為諸多現實情況,變成根本沒有空間可言(例如建商為了利益通常隔出很小的空間做為單一居住戶的設計,甚至為了空間的極大化利用會在屋內出現明顯而奇怪的梁柱,或者是樓地板的厚度太小),更別說許多都會區的人,居住在客廳臥室廚房多合一的小套房之內,那樣的小套房根本不可能有風水可言。而許多電視名師或者書本,為了因應現代人的需求,所以努力的在傳統的風水學說上面,硬套出在房間內該擺什麼飾品、放什麼擋煞,甚至利用各類型的宗教商品說是可以改變氣場運勢,但其實根本沒有用的,因為風水學得真正核心就是空氣的流動,從大環境的氣場變化到小空間人與空間的變化,以此產生出對人從靈魂到心智到身體的影響,進而改善人的生命。當一個人住在一個密不透風的小套房內,基本上那就是一攤死水、僵化的空氣,擺任何東西進去或者是床位怎麼擺,其實都是沒用的,就像筆者重達百多公斤的肥胖身軀,穿再好的衣服我都是個胖子,帶多好的首飾配件都無法將我變成俊男一樣。所以我強烈建議即便收入不高、或者是工作需求…等等任何問題,都不要去住在套房內,因為套房連基本的納氣能力都沒有,通常只會越住越倒楣,相同預算寧願租房子舊一點、住得遠一點,但至少有區分客廳、房間的格局。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打破現代的牢籠呢?

除了上述建議的千萬不能去住在套房內之外,我們將逐步的就風水學的基本概念,以及現代設計上可以對應的改善方式,區分成各種系列介紹如何改善現代牢籠中的窘迫束縛。事實上只要知道風水原理,透過居家環境的輕裝修布置就可以營造出相當完善的風水格局,只要了解風水原理以及古人所對於空間所追求的呼吸感,就可以透過現代設計手法產生好的風水氣場,例如:前述的〝穿堂煞〞其實只需要讓後門調整成一個有足夠厚度的活動牆,就可以改善如此的情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