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认识到生活充满「虚构性」的人不足以谈文学
作者:Ansel
校对:LITCAVE工作室
配图:Online
什么是文学?
时至今日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难有人可以给予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甚至当我在和我身边的人阐述我从事的文学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似懂非懂地点头,因为在不同的眼中,文学这个概念的构建是不同。
不仅仅不同的文化可以构建出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时空也能,甚至不同的语境也能让同一个词有不同的释意。
举「狗」这个例子而言,在一部分人眼中是忠诚的生活伴侣,在另一部分人眼中是令人生厌的生物。当我们谈到诸葛诞的时候我们称呼其为「功狗」与龙、虎并列,承载着一种褒义和赞许,而在另一种语境中我们描绘「狗眼看人低」转眼将狗赋予了浓重的贬义色彩。
所以我们反过来用「语言」单纯地去反思文学的时候,我们就像是捉襟见肘的小孩一样,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在谈论文学的时候是把文学当作了什么。
在诸多的教材中我们听闻了文学,很多关注我们的朋友也有自己的想法。
最令人感到压抑的说法是「文学是那种文艺的东西」,而最有意思的说法是「文学很像杂草」。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文学」的定义展现出了他承载的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
追本溯源,在英文本身「Literature」的含义中,它是著作、作品的意思,而在中文中,《论语》中将诗书礼乐、典章制度称为「文学」,亦有人将它理解为一种修饰的学问,而在国内的现代「科学」教育中,人们将文学总结为一种囊括了小说、诗歌、戏剧的语言艺术。
很多时候我还是很担忧当代华语文学,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收缩了自己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产生了不少不能被言说的「伏地魔」)。
从八十年代李陀提倡的纯文学概念开始,文学与讲故事的方式画了等号,文学自然成为了一种小众的产品,因为我们把「文学」得以立身的「虚构性」建立了叙述方式上。
而我们反观国内各大平台的「类型文学」,他们则将这种「虚构性」建立在了文本内容上。
中国「文学」的衰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它的「虚构性」被弱化开始的。
卡勒在《文学理论入门》里提到了那么一段:
说1860年一位教育家曾说:「通过与那些人类智慧启迪者的思想和言语精心交流,我们的心与整个人类的情感合奏一个节拍。
我们发现没有阶级、政党或者信仰的区别能够消灭天才的吸引和教育世人的力量,而且在人类忧虑、经营和争吵的低级生活的烟雾和动荡之上,在一片喧嚣和混乱之上有一个清澈而又明亮的地方,那就是真理存在的地方,所有人都在那里相会,并且以同样的方式交谈」
卡勒说现代理论对这种文学观点持批判态度。
因为它是一种「力图通过为工人提供这种通往『更高境界』的途径而把他们的注意力从他们困苦的现状中转移开来的、迷惑人心的骗术。
这种骗术就是通过向工人们抛出几本小说,从而达到阻止他们再挑起争议的目的。」
「文学」从来不是一个「必须实现温饱」和「财富自由」后才需要的考虑的命题。
文学源自其「虚构性」,而它本身的「虚构性」就是建立在生活的「虚构性」之上。
而可怕的是,许多人只知道它的「虚构性」而不知道它之所以能够建立的地基——生活的「虚构性」,那么这便意味着很多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文盲。
更令我感到恐惧的是,在文学的虚构性与现实的虚构性的「连接」被不断遮掩和切割的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丧失这种对于文学的认知,甘于自我的盲目。
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平庸之恶」。
但是我更要批判的是那些混在人群里的犬儒和利己分子。
我首先要批判的就是那些学院的知识分子,在学院的象牙塔中构建着怎样荒谬的文学现实,制造出成批的学术垃圾,浪费着无数的纸张和时间,却没有能力描摹真实的「文学」。
其次要批判那些站在时代之上那些自诩「知识分子」的公共作家,他们像是在民间的佛陀,成为了当下承载人文精神的偶像,却甘于创造那些只是为了呈现自己的精神富足和时间富余的「油腻」内容。
更要批判的是那些宣扬着知识付费的「商业鬼才们」,把「我们的生活」偷换成「升职加薪」,打着「读书会」的旗号宣扬着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贩卖着现实的焦虑,全然抹杀文学的虚构性和生活的虚构性。就好比《黑客帝国》中那个矩阵的助攻手,并消费着那些沉浸在生活虚无中的麻木的大众。
而最令人不屑是那些所谓的那些「某某读书」的自媒体,公然打着「阅读」的旗帜诱骗着大众,提供着量产的「精神毒药」让那么多人沉浸在日夜的情感宣泄之中。
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生活的虚构性,是因为自由让他们感到恐惧,失去了生活中他们以为标杆的「虚构假象」,人们就会陷入惊恐,好比从矩阵构建的世界中醒来的尼奥。
我们真的逃离了鲁迅那个时代的铁屋吗?
对于文学的虚构性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