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近代哲学(上)
近代哲学是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哲学。
西欧封建社会的后期,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明和重大的地理发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激发了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加快了新旧思想交替的进程;同时,也由于中世纪哲学内部经院哲学脱离实际的烦琐的推演方法、理性与信仰的逐渐分离,等等,经院哲学便日趋崩溃,西方哲学史即由中世纪哲学转入了近代哲学。近代哲学分为三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中期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哥伦布率快帆船从帕洛斯港出发
西欧封建社会的后期,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明和重大的地理发现
14~16世纪,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占星术、炼金术以及民间医学与药物学研究有所发展,后来占星术逐渐发展成为近代的天文学,炼金术发展成为近代化学,而民间的医药学则成为近代的新医药学。“地理大发现”是西方史学对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主要指几大事件:达·伽马新航路的发现、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及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地理大发现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对世界生产力分布也有重大影响。
麦哲伦第一次环球旅行
1519年9月20日,葡葡牙航海家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探险队从巴罗斯港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巴西东海岸南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即后来所称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死于此地。其后,麦哲伦的同伴继续航行,终于到达了“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中的哈马黑拉岛。之后,满载香料又经小巽他群岛,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循非洲西海岸北行,于1522年9月7日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
◇费尔南多·麦哲伦(1480~1521)像
◇1570年,《双半球投影世界地图》中的太平洋,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制图家亚伯拉罕·奥特留斯(1527~1598)绘。这幅地图展现了葡萄牙航海家费尔南多·麦哲伦驾驶的“维多利亚号”以及南美洲大陆。图中对北太平洋也进行了描绘,但描绘得不够准确。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由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期,即15~16世纪的所谓“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自我觉醒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从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现实的此岸,从清净的僧院走到了纷扰的尘世,从而发展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追求科学知识,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这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精神面貌。自然和人成了当时思想界所研究的中心课题。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
◇《诽谤》,波提切利。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一词意指“重生”或“复活”。当时许多先进思想家在从事文化研究和创作时,广泛地搜集和利用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掀起了一股尚古之风。“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他们表面上是要回复古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而绝不是一场复古主义的运动。这一时期的文学、美术、科学成绩斐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同时也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最后的审判》,米开朗基罗。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研究古代文化和各种哲学流派,是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新文化运动。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派的希腊人普莱索、贝沙里扬和意大利人M.费奇诺(1433~1499),亚里士多德派的P.彭波那齐等。
人道主义
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形成于15世纪,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意思“人道精神”引申来的。15世纪人道主义多指文艺复兴的精神,即要求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它的核心是人性论,强调的是“人”和“人性”,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中世纪的宗教统治使人的自然的人性受到了压抑,个人没有自由,甚至没有自己的尊严。人文主义者正是用人道主义来批判中世纪的哲学和文化的,认为人是自由的,可以达到一切所想达到的目的,因而,人是伟大的,并且有自己的尊严。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与当时教会人士所研究的与经院哲学、神学相对立的世俗学问。19世纪以后,欧洲学术界才开始用“人文主义”来称呼这种社会思潮。人文主义者用“人道”来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个人幸福”,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伟大”,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及其一切残余,因此也称为人道主义。为区别起见,中国习惯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这种思潮称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以后的则称人道主义。
◇《岩间圣母》,达.芬奇。
P.彭波那齐(1462~1525)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曾在帕多瓦大学当哲学教授,晚年一直生活在波伦亚。他认为灵魂不能离开人的肉体而单独存在。由于彭波那齐对神学教条进行驳斥,他的著作《论灵魂不死》曾被罗马教皇明令焚毁。彭波那齐为反对中世纪基督教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作出了贡献。
◇《垂死的奴隶》,米开朗基罗。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萨的尼古拉、B.特莱西奥和G.布鲁诺。这些自然哲学家在15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唯物主义反对经院哲学的唯心主义,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反对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用辩证法的思想反对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不过,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刚刚开始,对自然的研究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纠缠在一起,新科学尚未完全获得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哲学家尼古拉和布鲁诺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把握对立统一的途径问题。尼古拉从当时自然科学的材料出发,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对立面一致的原理。他把多样性的统一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认为只有对立的统一才是最高的真理。他还明确主张,要把握对立面的一致,需要经过三个相辅相成的阶段,即“感性”、“知性”和“理性”的阶段。
魔术
一般来说,凡是呈现于视觉上不可思议的事,都可称之为魔术。魔术的起源是宗教和信仰。历史上最早的魔术记录是在埃及,大约是在公元前2600年。1823年发现的威斯卡手稿,记载了一位名叫德狄的魔术师,受召为法老王进行表演。他能将鹅的头砍下,而断了头的鹅依然能走动,最后再把头接回去恢复为原本的鹅。当法老要求他也对犯人施行相同的戏法时,他却拒绝了。古希腊的神殿也利用了魔术的原理。例如祭师打开神殿大门时,风箱会吹向地面,祭台上便出现了火焰。还有应用风管制造的会说话的神像。到了中世纪末期,欧洲魔术师开始面临来自教堂的强烈反对。任何未被教堂所认可的魔法,就会被认为是黑魔法。只要一个人指证,魔术师就会面临审判。很多魔术师都遭到指控说他们与恶魔结盟。
◇5世纪,伟大的魔术师墨林在索尔兹伯里平原竖起巨石。
◇1570年比利时让·斯特拉达纽斯画的炼金术房间
炼金术
西方的炼金术可追溯到希腊化时期,最早、最可靠的代表人物是佐息摩斯,大约生活在350~420年。他相信存在着一种物质,它能魔术般地使金属出现人所企望的变化。另一位炼金术士是活动于3世纪的赫米斯,是埃及的教士。作为一些有用的技艺的发明者,赫米斯受到普遍的尊重,被看做与埃及的月神有沟通,后来慢慢地被神化为“三倍大神赫米斯”,以至于他的名字最后就直接演变成为“炼金术”。炼金术士相信,“炼金术”的精馏和提纯金属,是一道经由死亡、复活而完善的过程,象征了从事炼金的人的灵魂由死亡、复活而完善,所以,炼出的“金丹”能延年益寿、提神强精,并能使人获得享福的生活、高超的智慧、高尚的道德,最终达到与造物主沟通。
◇约1450年,德国占星术手稿中的黄道十二宫图。中间是太阳和月亮,四个角代表四种风。褐色、绿色、蓝色、红色分别代表地球的四种“元素”——土、水、空气、火。“黄道十二宫”(zodiac)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动物园。在希腊人眼里,星座是由各种不同的动物形成,这也就是12个星座名称的由来。在天文学上,以地球为中心,太阳环绕地球所经过的轨迹称为“黄道”。黄道宽16度,环绕地球一周为360度,黄道面包括了除冥王星以外所有行星运转的轨道,也包含了星座,恰好约每30度范围内各有一个星座,总计为12个星座,称为“黄道十二宫”。
占星术
亦称“占星学”、“星占学”、“星占术”,根据天象来预卜人间事务的一种方术。早期的占星术多是利用星象观察来占卜较为重大的事件,如战争的胜负,国家或民族的兴亡。在西方,中世纪时期有些国王把占星学家视为高参,往往请他们根据星象占卜来确定重大政治事件的决策。后逐渐发展到对个人进行星占。如根据一个人诞生时日月五星在黄道十二宫中的位置,推算“算命天宫图”,以占卜个人一生的命运。后期占星术出现了各种体系和复杂的推算方法,愈加显示其神秘性。古代天文学家,往往也是占星家;古代的天文学著作,往往带有占星术的成分。
◇约1450年的星占书《斯弗拉》中的插图。跨坐在黄道巨蟹座上的月亮化身,据说掌管着海洋和港口,在海上陪伴着水手。
文艺复兴时期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
库萨的尼古拉(1401~1464)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家。出生于德国摩泽尔河畔的库萨村。1416年就读于海德堡大学。1417年转入帕多瓦大学。学习过法学、哲学、神学和数学。在短期从事法律工作之后转而从事神学的研究与讲授。随后他参加了几次宗教会议,并以教皇使者身份处理各种宗教事务。后担任过红衣主教。他在处理教会事务之余,搜集、整理古典文献,开展数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提出过一些自然科学的猜想,第一个绘制了中欧和东欧地图,提出了改善历法的方案,致力于解决方圆问题。
B.特莱西奥(1509~1588)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区的科森萨。1535年在帕多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定居那不勒斯,创办了一个从事实验科学研究的机构,被称做“特莱西奥科学院”或“科森萨科学院”。后来因教会认为“科学院”为反教会的异端,被教会查封。特莱西奥被迫回乡,不久就去世了。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的创造者F.培根说过,特莱西奥是“一位有助益于科学事业的真理爱好者”,是“第一个现代人”。这一评价表明了特莱西奥是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先驱者。
G.布鲁诺(1584~1600)
文艺复兴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诺拉镇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参加过多明我修会。布鲁诺广泛阅读哲学和科学著作,因对教规仪节不满,被看做是异端。他同一个神学家在辩论时发生冲突,并公然对教条表示怀疑,面临被宗教裁判所拘捕的危险,1576年被迫离开意大利到欧洲各国流浪,但到处都受到教会当局的迫害。曾在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处讲学和从事著述活动。后被威尼斯宗教裁判所逮捕,在狱中被残酷迫害了8年,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不愿放弃自己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1600年2月17日在罗马百花广场被活活烧死。
中期近代哲学
17~18世纪末,是近代哲学的中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出现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现实世界成了可以由人类把握的对象,哲学的兴趣集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等问题上。真正的近代哲学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马丁·路德在莱比锡进行神学论战,抨击教皇。
宗教改革
1517年开始于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中世纪时罗马天主教会在思想上、政治上甚至经济上控制着整个西欧社会。教会还到处兜售“赎罪券”,称世人所做善功不足以完全补罪,唯有赎罪券可以找回上帝的宠爱,因此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应声升入天堂。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否认教皇具有绝对权威,每个信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即“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1520年,路德公开发起宗教改革,建议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此后欧洲大部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宗教改革,从而大范围地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独裁,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
◇中世纪欧洲的赎罪券,是对忏悔的教徒进行赦免的官方文件。
◇1557年着色木刻画。马丁·路德身穿黑白两色奥古斯丁修会法衣,在奥格斯堡国会接受红衣主教卡耶坦的质询。在“奥格斯堡辩论”中,马丁·路德明确表示拒绝教皇在赎罪券问题上的训谕。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神学家,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是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又称信义宗)的创立人。
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近代自然科学日益脱离神学而繁荣昌盛。1600年前后的100年左右,出现了N.哥白尼、J.开普勒、G.伽利略等许多科学上的伟人,17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取得辉煌成就的世纪。这时,科学的标准不再是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说或基督教的教义,而是自然本身;科学的方法也不再像过渡时期那样,掺杂很多神秘的巫术,而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和数学的演绎法。与此相适应,在哲学上,从前被认为是由神灵统治的世界,现在则被认为是由因果必然性支配的世界,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宇宙观一时占了统治的地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下半叶I.康德的时代。
N.哥白尼(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近代天文学奠基人。出生于托伦一个商人家庭。曾去意大利求学,研究数学、天文学等。1501年回波兰加入神父团,旋即再赴意大利,在帕多瓦大学和弗拉拉大学研究法律和医学。1506年回国,担任他舅父的私人医生,并从事天文学研究。1512年舅父去世,遂接替他的神职,长期居住在弗洛恩堡。还曾在教堂楼顶上建立天文台。哥白尼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以毕生的精力写成《天体运行论》(1543)一书,建立起新的宇宙体系,挑战了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理论以及教会势力。日心说大约在17世纪被介绍到中国。
N.哥白尼认为天体运动必须满足的条件
1.不存在一个所有天体轨道或天体的共同的中心。
2.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3.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转,宇宙的中心在太阳附近。
4.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
5.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运动,都是地球运动引起的。
6.在空中看到的太阳运动的一切现象,都不是它本身运动产生的,而是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同时进行着几种运动。
7.人们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后运动,是由于地球运动引起的。
◇N.哥白尼1543年绘制的宇宙图。
开普勒三定律
1.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的,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行星的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开普勒解释“宇宙的秘密”的几何图。开普勒利用五个正多面体及当时已知的六颗行星的轨道套迭,从而解释了太阳系中包括地球在内恰好有六颗行星以及它们的轨道大小的原因。
J.开普勒(1571~1630)
德国近代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出生于符腾堡。开普勒幼年体弱多病,12岁时入修道院学习。1587年进入图宾根大学学习,并接触到哥白尼的学说,很快成为哥白尼学说的忠实维护者。1596年出版《宇宙的神秘》一书,很受当时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赏识。1600年开普勒来到布拉格与第谷共同进行天文研究,后来他利用第谷的观测资料编了一份星行表,叫做“卢道尔夫星行表”,并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为经典天文学奠定了基石,并导致数十年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G.伽利略(1564~1642)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出生于比萨,曾在比萨大学和佛罗伦萨大学研究数学。1589起先后在比萨大学、巴杜亚大学和佛罗伦萨大学任教。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伽利略在科学上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当他在听说荷兰人发明了一种放大镜后,马上就制造了一个放大的仪器,这个仪器可以把观察对象放大30倍。正是由于伽利略发明的放大镜使天体观察更加准确,并使哥白尼的天体理论获得了观察上的证明。主要著作有《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和《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同时落地,他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不过,对于伽利略是否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看法。
◇17世纪,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演示,证实大气压的存在:如果玻璃管装满水银后反转过来放入碗或者大缸里,水银会保持同一高度,而与管子的形状、尺寸无关。伊文吉里斯塔·托里拆利(1608~1647),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伽利略的学生。
近代科学的方法肇端于伽利略,他同时也为近代哲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伽利略方法的特点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进行归纳和数学的演绎。他与F.培根同时,都很重视归纳法,但培根轻视演绎法,而伽利略则将归纳法与演绎法同时并举。归纳法与数学演绎法的分歧,在哲学认识论上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经验论认为哲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归纳法,知识只限于感官经验中的东西。经验论者轻视或否认超经验的玄学问题。唯理论则依据数学演绎法,认为思维独立于感官经验,思维可以把握超经验的东西。唯理论者注重玄学问题的研究。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去求得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经验论者重感觉中个别的东西,重多样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唯名论;唯理论者重思想中普遍的概念,重统一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实在论。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F.培根、T.霍布斯、J.洛克、G.巴克莱和D.休谟,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笛卡尔、B.斯宾诺莎、G.W.莱布尼茨和C.沃尔夫。
经验论的代表人物
F.培根(1561~1626)
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曾是英王伊丽莎白的掌玺大臣。培根12岁时便进入剑桥大学读书,但因为厌恶大学里陈腐的学风,不满15岁就离开了大学,开始研究法律。父亲逝世后回到英国,此后的数十年他在政治上地位显赫,连续多年被选为国会议员。后因被人指控犯有收受贿赂罪而结束了政治生涯,从此专心从事哲学研究和著述。培根非常推崇文化知识,关心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他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为人们所熟知。
T.霍布斯(1588~1679)
英国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家,英国理性主义传统的奠基人,是近代第一个在自然法基础上系统发展了国家契约学说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出生于基督教的牧师家庭。早年在牛津大学学习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毕业后曾在一个贵族家庭中担任家庭教师,还曾当过培根的秘书。据说培根喜欢在花园中散步,口授自己的思想,霍布斯都能准确地把它们记录下来。培根称赞说:“没有人能比他更好地理解我的思想了,因为他懂得我说的是什么。”曾写过一篇政治短文《法律原理》,反对由议会和国王分享国家权力,鼓吹绝对王权。因此在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前夕,因畏惧会遭受国会势力的镇压而逃亡法国,长达11年之久,在这期间主要从事写书工作。
◇霍布斯的《利维坦》。该书是一部体系完备、内容翔实、论证严密的学术著作,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产生过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J.洛克(1632~1704)
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出生于英国一个普通律师家庭。曾就读于牛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学术兴趣广泛,对自然科学、医学和哲学都有研究。1688年英国新贵族发动了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洛克曾参与了这次政变的准备工作,并且作为辉格党的代表之一参加了同国王的谈判。他花了20年时间精心写了《人类理解论》一书,书中主要讨论了认识论的相关问题。
◇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时,威廉三世率军围攻伦敦。光荣革命(1688~1689),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信奉新教的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奥兰治亲王威廉。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和玛丽即位,称为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因为这场革命没有流血,是英国因宗教信仰而发生的非暴力宫廷政变,故史称光荣革命。
G.巴克莱(1685~1753)
英国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出生于爱尔兰,15岁时进入了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神学、希腊文、希伯来文、数学、物理学等。1724年被任命为收入丰厚的德利教区的教长。但是巴克莱声称,他担任这一职务并不是为了取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而是为了推进他的“百慕大计划”,即希望在英属百慕大群岛创办一所学校,招收美洲的移民及印第安人,以把他们培养成传教士,毕业后派往美洲大陆传教。但因政府未能提供足够的经费,他的办学计划最终没有实现。巴克莱终生都在从事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论证宗教神学以及宣传宗教教义的活动。
D.休谟(1711~1776)
英国近代哲学家,欧洲不可知论的创始人。出生于苏格兰一个小地主家庭。曾在爱丁堡大学读书,他的家庭希望他以后从事律师行业,但是休谟的兴趣却在哲学上。曾隐居在法国专心从事哲学研究和著述工作,因为经济困难,只能节衣缩食。在法国期间,写成了著名的《人性论》一书。1752年还写了《政治谈话》一书,在社会上也较受欢迎。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
R.笛卡尔(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在耶稣会办的学校读书,喜爱数学,阅读过大量课外书籍。1616年毕业于普瓦捷大学法科。次年前往荷兰志愿从军,从军期间曾苦思冥想,考虑治学方法。定居巴黎之后,开始专心从事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并着手于制定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名言为人们所熟知。笛卡尔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方法》、《形而上学的沉思》等。
B.斯宾诺莎(1632~1677)
荷兰哲学家,西方近代唯物论、无神论和唯理论的代表人物。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早年曾在培养犹太教士的学校学习神学,但是却对自然科学和哲学感兴趣,没过多久就开始对犹太教的经典和教义的真理性产生怀疑,并在一些朋友中宣传无神论思想。这对于教会权威来说是决不能容忍的触犯,受到了教会当局的警告,后因其坚持自己的无神论思想,教会恼羞成怒,指使狂徒暗杀斯宾诺莎,因狂徒失手而得以保命,但是却被永远驱逐出教会。被革出教门后便以磨制光学镜片维持生活。这期间撰写了很多哲学著作,其中的《伦理学》、《神学政治论》曾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
G.W.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近代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数学家,与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也是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出生于莱比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5岁便进入莱比锡大学读书,主要学习神学、法律、经院哲学,并且对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莱布尼茨一生声名显赫,高官厚禄,除了一些政治活动外,在科学发展方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如创办了柏林科学园并担任第一任院长。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对其哲学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他的哲学学说充满了辩证法因素。哲学著作有《单子论》等。
C.沃尔夫(1679~1754)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出生于布勒斯劳一个制革匠的家庭。在耶拿大学神学院学习期间,注重研读数学、物理学及哲学。170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的讲师,讲授数学和哲学。1721年沃尔夫发表了一篇论中国的实践哲学的演说,宣扬唯理论,这使神学家们与沃尔夫发生了公开的冲突。后因神学家们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面前进谗言,沃尔夫被解职,并被勒令离开普鲁士。自1723~1741年任马堡大学教授,后为新王腓特烈二世召回哈雷大学任教授。
培根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第一个代表,他把经验当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关键,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思维的体“人”应该主动干扰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他为近代哲中统一思维与存在的要求和思维趋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二重真理”说,在当时条件下起了打击神学的进步作用。
笛卡尔是近代唯理论的第一个代表。他排斥一切外在威,把人的思维当做哲学的开端。他的“天赋观念”说,主单凭思维中的普遍性概念即可把握最高真理;他的怀疑一切主张,就是清除成见,完全运用思维以达到客观真理。笛卡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是把人的理性认识当做统一存在与思维的键。他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所谓最可靠的原理,把思维存在直接地统一起来。在本体论方面,笛卡尔是割裂思维与在的二元论者,为了解释二者的结合问题,他抬出了上帝,为在上帝那里,思维与存在是统一的。他也是一个机械论者认为动物不过是一架机器。
◇笛卡尔《人体学》插图。此图说明与眼睛和肌肉发生相互作用的松果体是记忆形成的基本因素。
天赋观念
笛卡尔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概念。他曾解释说,在人出世之前,上帝就把一些观念(包括人的心灵为什么会产生关于上帝存在、自我存在以及数学上的各种公理等知识)印在了人的心灵中。在后来人的成长过程中思想高度专一的时候就能发现这些观念。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直觉”。和天赋观念相对的则是依靠感觉获得的观念,笛卡尔认为这类观念是从人之外来的,是不可靠的,“如果没有我们的理智参加,是都不能使我们确知任何事物的”。
理性认识
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是人们凭借抽象思维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为特征,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对象和内容。如笛卡尔认为数学知识就是一种理性认识。笛卡尔作为数学家,非常喜欢数学,但他往往陶醉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演绎之中,特别是几何学公理的“自明性”、“普遍性”以及数学推理方法的严密性中,这些知识都是理性认识的产物,是同现实世界或者人的感性经验没有任何关联的事物。
二元论
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如在笛卡尔那里物质和心灵是彼此互不相干的两种存在。物质的属性是占有一定的空间,心灵的属性则是思维。物质和心灵谁也不决定谁,谁也不依赖谁,二者分庭抗礼,泾渭分明。但笛卡尔自己也感觉到二元论无法解释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联系。于是他颇费周折地解释说:“我不但住在我的这个形体里面,就像一个舵手坐在他的船上一样,而且此外我还和这个形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高度搅混在一起。”后来又补充说二者联结的场所是位于大脑里面的“松果体”。可见,二元论本身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主观地把原本统一的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分割开来。
◇笛卡尔对太阳系的行星运动的图解,出自1685年出版的一本书的插图。
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者和唯理论者。他的认识论、几何学的方法以及机械的自然观都直接来源于笛卡尔。他关于思维与存在不过是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的学说,是对笛卡尔二元论的批评和发展。他认为多样性的个别事物不过是唯一实体的变形,只有实体有独立自存性,个别事物只有通过唯一实体才能得到认识和说明。
洛克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尖锐地驳斥了笛卡尔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说,提出了自己的白板说,不过他也强调人们能从感觉经验中抽象出普遍性的概念。洛克是温和的唯名论者,认为感觉中的个别东西是第一位的。洛克还保留了笛卡尔割裂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的思想因素。
莱布尼茨是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者,他站在笛卡尔的立场上,针锋相对地反对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说洛克的体系和亚里士多德关系密切,他自己的体系和柏拉图接近。他也重视普遍性概念,是“天赋观念”说的拥护者,不过与笛卡尔略有区别。在本体论方面,他表述了普遍与个别、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的看法,认为万物的实体是“单子”,“单子”虽然彼此不能相互作用,但由于“前定和谐”而联系在一个统一体即神之中。“前定和谐”说是对笛卡尔的二元论和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论的继承和发展。这里虽然包含着一和多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但这种统一的原则处于多样性的“单子”之外,和斯宾诺莎的普遍性、统一性与个别性、多样性的原则很不相同。
白板说
是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他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的心灵并不具有天赋的观念,而是本身就如一张白纸,在它上面没有一切标记,也没有任何观念。一些观念和认识都是来自经验,并出现在心灵,也就是白板上。离开了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就不可能产生认识,比如人们不能“想象一种未曾刺激过上颚的滋味”,也不能想象“一种自己不曾闻过的香气”。洛克举例说:“一个儿童如果处在一个地方,到了成年以后,所见的仍是除了黑白以外,再无别的,则他一定不能有红和绿的观念。”
实体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创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也是后来西方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使用的重要哲学范畴。又译为本体。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原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如这个人、这匹马,才是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意义而言的“实体”,它们是所有其他东西的基础和主体。而“人”、“动物”这些表示普遍性的词则是第二实体,不是真正的实体,可见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带有唯物主义的色彩。相反,莱布尼茨认为万物的实体是“单子”,这种“单子”不是物质性的存在物,而是精神性的存在物,可以统称为“灵魂”。可见,不同时期的不同哲学家对“实体”的理解是不一致的。
◇1430年的壁画《创造亚当及动物的上帝》
身心平行论
19世纪欧洲哲学中论述精神与身体关系的一种观点。又译为心物平行论、心理生理平行论。这个术语首先是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这种观点主张精神的(心理的)现象和身体的(生理的)现象发生在相互分离而又平行的两个系列之中。如斯宾诺莎认为身体和心灵是彼此独立、互不决定的。“身体不能决定心灵,使它思想,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使它动静。”他将心身比作两个制造得极精密的时钟,认为它们各走各的而彼此自然地保持一致。
前定和谐
莱布尼茨认为,构成万物的“单子”因其绝对单纯而无部分,没有“窗子”可供出入,因而彼此不能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但宇宙万物却互相协调,构成一个和谐的总体。这是因为上帝在创造世界时就预定了每一个单子以后的发展内容和发展历程,让它们自然地与其他一切单子保持协调,犹如一个乐队的每一乐师各自演奏作曲家事先为之谱就的旋律,而全乐队就奏出和谐的交响曲。这就是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论。
不可知论
否定人有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学说。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它的特性是认为人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是不能超出感觉或现象的范围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不可知论”一词是英国生物学家、休谟主义者T.H.赫胥黎在1869年提出的。在他那里,不可知论者是指对基督教神学教条表示怀疑,但又拒绝无神论,从而主张把上帝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置起来的人。不可知论思想因素早在古代怀疑论者那里就已经有了,但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则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它的代表人物有洛克、休谟、康德等人。
◇T.H.赫胥黎(1825~1895),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主义的维护者和宣传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部分著作,如《天演论》。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等看做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和基础。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欧洲近代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中国宋明时期的陆王学派的“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
巴克莱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从洛克哲学所包含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他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认为世界上除了感知的主体即精神实体和被感知的知觉“观念”之外,什么也没有。他为了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极力攻击普遍性的抽象概念特别是关于物质的抽象概念。他主张极端的唯名论,不同意洛克的“概念论”,认为抽象概念既无客观实在性,也不能存在于人心中。
无神论
否定神、鬼迷信和宗教神学的哲学理论。无神论在理论上否定神,否定灵魂不朽和来世生活等宗教的基本信条,倡导理性和科学,反对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无神论者常常是“自由思想家”的同义语。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代希腊到古代罗马,出现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等无神论思想家。伊壁鸠鲁还被认为是西方“无神论之父”。中国东汉时期的思想家在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批判了天人感应的谶纬神学,在唯物主义形神观基础上否定人死为鬼等宗教迷信。古今中外不乏这样的无神论思想家、哲学家。
知觉
人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感觉、看法和解释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同某一种感觉相联系,而且往往是听觉、听觉、肤觉和动觉等协同活动的结果。知觉研究的早期理论有赫姆霍兹的无意识推理和格式塔学派的完形心理学。它不同于感觉,是对感觉材料的整体加工和解释;知觉除了要借助经验的作用之外,还要有思维、记忆等的参与,因此相比感觉更深入完整。
休谟也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比巴克莱走得更远,不但在实际上取消了物质实体,而且根据巴克莱提出的同样理由,取消了精神实体。他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因此,一切玄学问题都不可能成立。休谟以自己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完全否定了统一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把多样性和个别性当成了最高原则。这样,17~18世纪英国哲学中重个别性的原则,就由洛克的“概念论”经巴克莱的极端唯名论到休谟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而发展到了顶峰。
17~18世纪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包含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无神论与宗教的斗争,但只是到18世纪的法国哲学,才出现公开的唯物主义与无神论。J.O.de拉美特里公开宣布,唯物主义是唯一的真理;D.狄德罗还拒绝承认上帝的存在。18世纪法国哲学不是一些纯理论性的东西,而是同政治伦理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8世纪法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J.-J.卢梭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C.A.爱尔维修、狄德罗、P.-H.D.霍尔巴赫。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是当时法国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前机械唯物主义的最完善的形式。其思想来源,一是笛卡尔的唯物主义思想成分,一是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法国唯物主义者明确主张只有物质实体,认为思维不过是物质的属性,这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上比过去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们都取消了洛克的“内省”经验,认为经验的唯一来源是感觉,他们一般是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者。他们用因果必然性解释一切,完全排斥偶然性,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人也不过是一架机器”。
法国启蒙思想家名言
◇卢梭像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拉美特里
一切权利不受约束,必将腐败。
——孟德斯鸠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罗
热爱真理,是找到真理的最有利的条件。
——爱尔维修
法国启蒙思想家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法学家,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出生于法国吉伦特省波尔多市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1705年入波尔多大学攻读法律,准备继承本族世袭的波尔多议长的职位。1716年继承其伯父“孟德斯鸠”男爵的爵位和波尔多郡议会(一译法院)议长职位。1726年,他以高价卖掉了议长职位,迁居巴黎,从事学术研究。1728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随即游历欧洲各国进行社会考察。在英国居住两年,研究了英国的哲学和政治。1731年回到法国,从事著述活动。1746年,被选为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他的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1694~1778)
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笔名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出生于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曾在耶稣会办的贵族学校念书,但他却厌恶经院哲学,喜欢文学。因为嘲笑公爵和小贵族,曾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出狱后便被驱逐出境。在英国期间,伏尔泰深入地研究了英国的哲学、科学与政治制度。回国后便发表了《哲学通信》,热情地介绍英国的见闻,宣传英国的先进思想,该书立即被法国政府下令烧毁。晚年他仍然努力工作,继续战斗。伏尔泰具有各种才能,他是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又是自然科学的普及者,享有很高的威望。
J.O.de拉美特里(1709~1751)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最早代表。出生于法国圣马洛城一个富商家中。最初学习神学,后来改为学习医学,还曾去荷兰进行过专门的医学研究,并接受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回国后曾任一段时间军医。1745年匿名发表了《心灵的自然史》,遭到了法国政府的迫害,著作也被焚毁,不得不逃亡荷兰。在荷兰他继续写作,并发表了影响最大的《人是机器》。书中激进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遭到了较为开明的荷兰人的激烈反对。1748年他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请迁居柏林,被任命为皇家科学院会员和御医,继续行医和写作。1751年拉美特里由于在自己身上试验新的治疗方法而卒于柏林。
J.-J.卢梭(1712~1778)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从13岁开始就被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还曾经进过难民收容所,当过学徒、店员、仆人和乐谱抄写员。后定居巴黎,结识了许多先进思想家,与狄德罗等人有密切交往。他的第一本著作《论科学与艺术》为他获得了荣誉和奖金。随后又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等著作。由于《爱弥尔》对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了批判,揭露了教会的种种罪行,政府当局下令焚毁,卢梭屡遭迫害,只能流亡国外。后来一直隐居于农村,过着清贫的生活。
D.狄德罗(1713~1784)
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出生于郎格里的一个富裕的手工业者家庭。他曾翻译书籍和担任家庭教师等。1745年,应出版商之聘,主持编纂法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简称《百科全书》)。1746年出版了第一部哲学著作《哲学思想录》,反映了早期的自然神论,因为书中批判了宗教神学,当局立即下令焚书。但他没有屈服,继续从事写作,1749年发表了《给有眼人读的论盲人的书简》,更坚定地站到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立场上,当局以传播“危险思想”的罪名将其逮捕入狱。出狱之后继续负责编纂《百科全书》,并汇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成为“百科全书派”的首领。《百科全书》的出版,对法国当局和宗教思想体系构成了沉重的打击。
C.A.爱尔维修(1715~1771)
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出生于巴黎一个宫廷医生世家。曾在耶稣会办的专科学校学习,但却热爱文学和哲学,熟悉很多唯物主义的著作。毕业后曾任总包税官,成为年俸高达30万利维尔的富翁。后因不满当局而辞去官职,专心从事理论研究和著述工作,并和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对当局和教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的《精神论》和许多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的著作一样遭到了焚书的迫害。爱尔维修非常重视学校教育,是“教育万能论”的积极倡导者,这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P.-H.D.霍尔巴赫(1723~1789)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帕拉蒂拿特一个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平民家庭。曾在荷兰莱顿大学学习自然科学,毕业后到巴黎。曾一度在巴黎索邦神学院教神学和哲学。他与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交往甚密。他积极支持《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主要负责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矿物学和冶金学方面的条目编写。他不仅积极进行写作,还积极介绍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著有《自然的体系》、《自然政治》、《社会的体系》、《普遍道德学》等书,其中《自然的体系》被称为18世纪的“唯物主义的圣经”,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在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
◇《百科全书》封面。《百科全书》是《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的简称。1751~1772年共出版28卷,71818个条目,2885幅插图。1776~1780年又增加补遗及索引7卷。参加撰稿的有140余人。
机械唯物主义
指16~18世纪盛行于西方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继朴素唯物主义之后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是却认为一切物体都受着力学规律的支配,具有机械运动的属性。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T.霍布斯、法国的拉美特里、狄德罗等。拉美特里在《人是机器》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瞳孔不是机械地在日光下收缩以保护网膜,在黑暗里放大以观看事物吗?冬天我们身上的毛孔不是机械地闭起来,使寒风不能侵入内部吗?胃脏在受毒物、一定量的鸦片、呕吐剂刺激的时候,不是机械地翻扰起来吗……”拉美特里把人的一切生理现象甚至思维现象都看做是机械运动,是典型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T.霍布斯像
感觉论
视感觉为人类全部知识的源泉,认为相比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更可靠的认识论。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们就提出感觉经验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如爱尔维修曾经提出如果我们的感觉不是来自外部的对象的映像,那么对同一对象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是圆形的东西,而我的邻居却看成方形的;如果牛奶在这个人看来是白色的,而另一个人看来却是红色的,那么人们便无法相互了解和交流了”。这种感觉论带有唯物主义的成分,但是片面地夸大感觉而忽视人的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便陷入了狭隘的经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