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瓷平底唇口碗 唐代瓷碗中的“白色经典”
它通高只有6.6厘米,口径不过12.8厘米,看上去就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白瓷碗。可就是这个小小的白瓷碗却被视作唐代邢窑白瓷精品之作。它是1978年肥东县文物管理所从桥头集镇山王公社征集而来的,被称作“唐白瓷平底唇口碗”。
白瓷为彩瓷的出现奠定基础
白瓷是用含铁量很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所以它看上去纯净无瑕、素雅无华,给人以自然天成之美感。在中国陶瓷的历史长河中,白瓷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打破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天下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
在中国传统瓷器家族中,白瓷算是起步较晚的一种瓷器。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看来,最早的白瓷是在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也就是说白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近1500年前。
烧制于隋朝的邢窑则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发展到唐代,邢窑的白瓷大放华彩,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并一度与越窑青瓷并驾齐驱,有了“南青北白”之美誉。“其实,除了邢窑,其他地方也有制产白瓷的瓷窑,制工虽不及当时的邢窑,但也算比较优良,比如江西的吉州窑。”肥东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彭余江说道。
北宋时邢窑被定窑取代
唐白瓷平底唇口碗个头虽不大,但其线条饱满酣畅、修胎规整,釉面光洁,整个器物造型看上去朴素大方,给人以雍容大方的美感。
都说邢窑的白瓷色泽莹润如雪,为什么这个堪称邢窑白瓷精品的白瓷碗却有些泛黄呢?彭余江解释道,一方面是长期埋于地下,泥渍已经“吃”进碗里。另一方面,邢窑白瓷本身分为粗白瓷和细白瓷两种。粗白瓷的胎有一种是灰白色的,比较粗糙,还有一种就是白中泛黄的。部分粗白瓷的釉开冰裂纹片。如果你细看这个泛黄的白瓷碗,就会看到细碎的裂纹。相比之下,细白瓷看上去是纯白色的,不仅细腻平滑,透明度也很强。
晚唐之后,邢窑白瓷日渐式微,造型也变得愈发朴素、保守。到了北宋,邢瓷在世已默默无闻,取而代之的是定窑。
唐代各期瓷碗制式各有特点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非常普及,餐具、茶具、酒具、文具等各种用瓷器制作的器皿出现在各阶层人士的家中。在众多生活用具中,瓷质的碗是生产量最大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器,诗圣杜甫曾作诗提及过白瓷碗,即“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纵观南北各地瓷窑都会烧制大量的瓷碗,其形制也大体相同。虽然各地瓷碗的形制大体相同,但在唐代,不同时期的瓷碗,样貌却各有不同。经过专家研究,唐初的瓷碗是直口平底的,碗腹很深,类似盅形。唐代中期时开始出现一种身浅、敞口外撇、玉璧形底足的碗。在专家看来,璧形足的变化具有时代意义。这种碗发展到唐末,碗的胎壁从厚重逐渐转趋轻薄,从玉璧形底向宽圈足方向发展。这种碗式的流行,与唐代饮茶之风盛行有直接关系,唐代称这种碗作“茶瓯”。当时,与茶碗相配套使用的碗托,亦称“茶托”与“茶船”。
·袁海涛本报记者方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