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国医大全

为百姓普及中医知识,为拯救中医而发声,传承伟大中医药事业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在中医诊所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90%以上能成为铁杆中医,在大医院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90%以上是半中半西型。
为什么?因为以下原因:
在诊所里,无需化学分析设备,也无需大型现代化仪器可用,它创造性地发挥着世界上最高级的万能仪器——自己的“脑子”。病人来了,全靠自己独立的望、闻、问、切,分析判断,决定用什么药,用多少,配伍哪些,用什么剂型,用什么疗法等,一切问题都要自己解决。
在诊所里,最好的老师是病人和周边的中医理论书籍及数千年记录下来的医案。治好一个有快乐、有感谢声、有赞扬声;治不好就失信,就影响饭碗。失败逼着学习,胜利和成功增强信心,对中医的信念,进一步牢固。
在诊所里,出门、上山到野地都可以采集各种药材,而且体验它们都长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什么模样、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用什么部位等,都可以亲自体验到,心中有数。
在诊所里,药全都是自己采、自己购、自己加工。所以什么模样是优质的、什么模样是劣质的,什么模样是假的,道地药材是什么样的,非道地药材又是什么样的,一看就知道。质量如何,产地是什么地方等掌握得清清楚楚。
只有在诊所工作时才能做到:自己看病、自己诊断、自己开方、自己抓药、自己煎药、自己品尝。在亲身体验中才能学到在大学里、在大医院里学不到的,真正的,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本领。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尝,百尝不如一治。只有来自实践,才能知道甘还是苦,辛还是酸,咸或是淡,寒还是热,温还是凉等等。百药、百味、百态、百应、百效都在心中,怎样配药变成什么味,产生什么效果,阴阳怎么辨,表里怎么认,虚实怎么看,寒热怎么定等丰富的中医内涵,只有在中医诊所中,才能天天体验到。
在中医的眼里,大自然中的一切,一草一木,所有物质都是有各自作用的、可利用的好药。只要你掌握好了它的性味、归经,就能充分利用它的性能,为人治病。
认药是用药的基础,正确用药是治好病的根本。连药是什么模样都不知道的中医,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医,更不可能成为名中医了。
中医磨练到一定水平,就能在治病的实践思考中,产生悟性,这个悟性就是创造性,这个悟性就是名中医的重要标志。
中医的悟性产生于中医经典理论的自如应用和了如指掌的药性功能和特点的有机结合基础之上。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悟性只有在用中医理论中医的方法,利用中药的长期给病人治病的实践中形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中医药内涵。
只有用中医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治疗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是非生病物质的功能的有序结合,而不是物质结构的组装体,生命功能来自于天地所有物质运动功能的直接参于和作用。
只有保证人体功能正常,才能保证人体物质结构的正常。人体功能改变,就必须得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这时它们被逼迫变态,这就是实质性病变的道理。治病救人根本的问题是恢复功能正常,细胞、分子、基因都是生命功能的产物,研究得再透,也不可能用它们组装成活人,也不可能用它们来治好病。
中医是调整功能,保证人体健康的生命科学,没有必要研究细胞、分子、基因如何。因为研究它们指导不了中医治病,也解决不了中医的发展问题。
可是中医药能支配细胞、分子、基因的正常活动。这就是天地功能正常,才有人的功能正常的道理,也就是中医天人合一论的核心最科学的一面,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模式。
在中医诊所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90%以上能成为铁杆中医,在大医院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90%以上是半中半西型。在诊所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到大医院是真正的中医专家,而在大医院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到乡村诊所就很不胜任。
正如相关领导人所说,“什么样的办医模式,培养什么样的临床人才。民营、个体医疗机构不仅体现了机制活,而且中医特色浓,在培养优秀中医人才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应当认真地研究其经验和规律,鼓励中医民营、个体医疗机构的发展。”

温馨提示

最近不少读者朋友来问,你们是不更新了吗?为什么看不到最新发布的内容了?其实,我们仍然每天都在推送内容,但由于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导致有些读者无法在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