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纠错】夏天无、连翘、桂枝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夏天无来源和显微标准均有问题,请药典委能关注
【鉴别】(1)本品粉末浅黄棕色。下表皮厚壁细胞成片,淡黄棕色,细胞呈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厚,呈断续的连珠状,常具壁孔。薄壁细胞淡黄色或几无色,呈类方形或类圆形;螺纹导管或网纹导管细小。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5~16μm,脐点点状或飞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糊化淀粉粒隐约可见,或经水合氯醛透化可见糊化淀粉粒痕迹。
1、植物志用名——夏天无,就是药材的名子,1999年就改了。
植物志——块茎小,圆形或多少伸长,直径4-15毫米;新块茎形成於老块茎顶端的分生组织和基生叶腋,向上常抽出多茎。……
原本在高等植物图鉴,命名为“伏生紫堇”,药典大概是抄它的。到了中国植物志改名为夏天无。据说是“伏生”两个字不贴切,植物志记载的它是“向上常抽出多茎”,与伏生没有什么关系,这种容易引起误解的中文学名,还是应该改了为好,所以就选用了它的中药名——夏天无。
显然,这样的修改比那个什么“驴欺口”要科学的多,不明白为什么药典就是不引用。
2、“下表皮厚壁细胞成片”,“成片”的描述是多余的,显微鉴定中厚壁细胞绝大多数都是连成片的。如果单个散在才需要描述。
3、——呈断续的连珠状,常具壁孔。
“连珠状”本身就是指细胞壁是“断续的”。“断”的地方就是壁孔。这种描述看来就是多此一举。我的理解是这位专家描述的用词不当,前一段想表明的意思是——“部分细胞壁呈连珠状”。后一句可能是“平周壁常具壁孔”。
而“常具壁孔”真的难找到。
建议改为以下描述——
下表皮厚壁细胞淡黄棕色,细胞呈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不均匀加厚,部分呈连珠状加厚。
药典连翘的显微横切有点草率
【鉴别】(1)本品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壁及侧壁增厚,被角质层。中果皮外侧薄壁组织中散有维管束;中果皮内侧为多列石细胞,长条形、类圆形或长圆形,壁厚薄不一,多切向镶嵌状排列。内果皮为1列薄壁细胞。
这是我们徒手切片的结果之一,看上去和药典描述的还有些像。
然而,在我们改了一下切片的位置之后切出来的竟然不一样了。内方的几乎全变成纤维了。原来上图内方正好切在纤维束的横断面上。
我们后来发现,纤维是呈编织状横竖交错,切到哪一种切面是随机的。
这一张图说明,内方几乎全是由纤维组成,所以药典“中果皮内侧为多列石细胞……”的描述是错误的。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来看看徐国钧先生的粉末鉴定——
徐先生说的十分清楚,内果皮是数层纤维不是石细胞!“上下纵横”正好使得我们在不同位置切片的结果明显不一样。如果起草人看到了这本书就不会犯错了。
桂枝标准的几个问题
药典桂枝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径0.3~1cm。……
网友请大家注意——粗端直径0.3~1cm。
桂枝最细地方可能有0.1cm多一点儿,厚片要求是2-4mm。通常认为细一点枝条的比较好,许多高档次的药房医院都要求不超过0.7cm,细的切出来大概是这样的——
这个实在是难叫“片”?网友们请求国家药典委给个严谨一点的词。
药典【鉴别】……
徐先生在这里用词是“较薄”。“菲薄”与“较薄”是不能等同的。“菲薄”有薄得不再薄之意,即薄的象一层膜一样。“较薄”只是相对薄一些的意思。我们来看看桂枝石细胞的情况。
这是一侧壁最薄的,最多用“很薄”,用“菲薄”就不严谨了。
我们看到的多是这样的。
最后,有关石细胞的形状:
药典——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
徐先生——呈类方形、类圆形、长方形、短梭形或纺锤形。
我们还是来看看实拍的情况。
谁描述得更为严谨,一看便知。
当然,徐先生的东西不是金科玉律,可以改动,但先要理解徐先生的意思,并做好制片,仔细观察后再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