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最钟爱的美人,留在欧陆200年终于回归
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并点亮文末的“在看”,
第一时间获取小鹿最新的推文和资讯
▼
19世纪中国出品中式园林传统人物主题
雕刻七彩母贝纯扇骨折扇
悠悠夏日长,
美人执扇引微凉。
独角鹿私洽售出
千株柳,覆草堂
在圆明园柳荫环绕的深柳读书堂里,
雍亲王胤禛时常于此
读书、抚琴、写诗、焚香品茗。
人情开涤,日月清朗。
我来俯空明,镜已默相识。
—— 时人这样形容深柳读书堂
长居于北方的胤禛,
对江南女子的温婉美丽、博古通今
有着别样的憧憬。
于是,他把这种想象寄托在了
深柳读书堂的十二美人身上。
在这十二美人图里,
有两位美人正居于如今日一般的炎暑中:
其一是在蝉鸣不绝的夏日里,
窗外巧石玲珑,彩蝶纷飞;
仕女手持葫芦倚案沉思,
手边放着一把折扇消暑。
另一位夏季美人,
手持薄纱刺绣团扇,
歇息在梧桐林荫下静心品茗。
在书香与茶气交织中,
扇香夺走些许炎意。
扇子,是当时宫廷仕女
在炎炎夏日必不可少的贴身伴侣。
美女的一颦一笑,明眸神色,
都连同东方文化的含蓄美
一并藏在了这方小小扇面后。
吹向西方的东方韵
短短几十年后,
扇间的暗香吹向了最南方,
伴随着广东十三行的货船,
来到了欧洲各国的土地上。
十三行的工匠们制作的扇子,
学习了西方的技法又融入了东方的风情,
刚到港便被各路宫廷贵妇抢购一空。
一把东方折扇,就这样成为了西方宫廷贵妇
最爱不释手的物件。
折扇中,越是独特高贵的材质,
则越是地位与品位的象征。
其中这种有整块的扇面,
并使用了如母贝、玛瑙等珍贵材质
制作的整片扇骨折扇,极为流行。
独角鹿近日私洽售出的
19世纪中国出品中式园林传统人物主题
雕刻七彩母贝纯扇骨折扇,
便将当时的这种风潮吹入眼帘。
折扇以天然母贝打造,
整体光彩夺目,绚丽非凡。
纤薄扇骨上,匠人以其独到的雕刻技法,
营造了一幅恢弘大气的中式园林风景。
这种扇子在法语中被称作éventail brisé,
在18-19世纪的欧洲尤其流行。
匠人在扇骨上直接雕刻和绘画,
顶部以精美缎带串联而起。
而选用母贝这一自带虹光的材料当作扇骨,
则更考验匠人的手艺。
精湛工艺之余,
扇面华丽耐看才更能彰显主人的身份。
于是巧手的工匠们将人物风光
一并细细绘入扇面,
让折扇华丽之余更兼高雅韵味,
贵妇们对此自然爱不释手。
折扇扇动的是淑女的心绪,也是加持气场最好的物品
折扇在此时的欧洲
成为了淑女身边必不可少的配饰,
即便是独自一人的阅读时光,
也要以扇相伴舒缓心绪。
如若要盛装出席晚宴,
款式丰富的扇面中,
精心挑选一把能与服装陪衬的折扇,
方能在一众淑媛中脱颖而出。
手拿整片母贝折扇的女子/Watson john daws/1871年
无论是参加舞会或是携伴同游,
矜持的淑女渐渐学会了用手中扇传情达意,
从而演变出了一整套“扇语密码”。
以眼神和姿态配合折扇的动作,
无需要开口,
便能道出自己心底的喜怒哀乐。
清风徐来带暗香
这把由独角鹿售出的折扇出自19世纪的中国,
曾被海外藏家妥帖珍藏。
扇骨取自一个贝母,
扇骨之间细微纹理起伏似可相互连络,
昔日中国匠人的巧思令人啧啧称奇。
在烨烨有光的母贝扇骨上端,
匠人雕刻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形态生动,做工精细。
犹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的繁复图样
在莹莹珠光中若隐若现,
风景壮丽秀美,人物逼真灵动,
极为经典独到。
扇面中心的宝塔及凤凰图案既寓意祥瑞,
也彰显了昔日中国的雅意与情调。
细细观之,扇面上凝刻的人物日常、
结合园林景观的明朗氛围,
折扇如同一幅东方古画般辽阔悠远,
再添意蕴。
扇骨间以柔美缎带相连,
缎带轻柔的色泽与触感,
结合天然母贝的七彩虹光,
更为昔日贵族淑女们添色。
这件折扇品相极佳,
独特的éventail brisé款式设计
使得折扇呈现着和谐纯粹的质感。
经历近两百年的时光依然华美如初,
实在值得珍藏。
折扇上细致刻画的园林图,
让人不禁回望曾在竹海间静思的古人。
彼时的书香禅意,
乘着这份溢彩流光,
走过大洋彼岸,再次回到我们眼前
扇下清风,飘出的是美人风韵,
还是儒雅书香,
待你来再次细细品味。
有意收藏更多独角鹿传世臻品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洽购
▼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