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韵| 禅茶鼻祖在山东 从身体到精神,跟僧人学学怎么喝茶

齐鲁大地,济南、青岛号称'双璧'。青岛,曾经孕育了浸润千年道文化的'崂茶'(见中国茶韵| 源自道家 扬名天下 江北第一茶——崂山香茗)。而山东不仅是道茶的发祥地,济南长清灵岩寺的'禅茶',也是禅宗茶文化的发祥地。

僧人饮茶,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有一位敦煌僧人叫单道开,东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在邺城(今河北临漳一带)昭德寺内坐禅,修行功法很深。禅师除了日常食物外,'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这种'茶苏',就是一种混合茶汤,将茶和姜、桂、橘、枣等香料一起熬煮形成的'药饮',有助于强身健体,达到不畏寒暑的境界。

《宋录》中记载,'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昙济禅师是南北朝时期高僧,在八公山东山寺设立道场,山寺附近(今安徽淮南寿县)出产徽州名品'寿州黄芽'。来拜访禅师的可不是普通人,他们是南朝宋孝武帝的王子,禅师用寺院里的茶奉敬,豫章王喝了觉得清雅怡人,说这分明是观音菩萨净瓶里的'甘露',这是有文字记载僧寺以茶敬客的开端。

《续名僧传》记载了另一位高僧,北魏时期的法瑶禅师,他因避永嘉难,迁居江南,驻锡在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武康一带)的寺院里。这位禅师戒律精研,长期茹素,生活清苦简朴,'饭所饮茶',就是用膳时经常饮茶代饭。而吴兴郡早在三国时已经是'御荈'的产地。

长清灵岩:北派禅茶的开山鼻祖

据唐代封演撰写的《封氏闻见录》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藏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逐成风俗。'

唐开元年间的降魔藏禅师,是神秀大师的弟子,受神秀大师的委托,到灵岩寺弘扬禅法。神秀是达摩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的弟子,号称'第一上首',后来在北方传道,被尊称为禅宗北派之祖,时人称之'北秀'。

降魔藏禅师是赵郡人(今河北邯郸),俗家姓王,自幼胆大,且与佛法有缘,自号'降魔藏'。听闻禅宗北派鼎盛,就去拜师,投到神秀座下。初次相见时,神秀以机锋诘问,降魔藏禅师从容应对,众多弟子'莫不异而钦之',很惊讶又很钦佩。

神秀大师对降魔藏说,'汝与少皞之墟有缘。'《礼记·明堂位》中载'封周公於曲阜少皞之墟。'少皞之墟就是今天的曲阜一带。按照师父的指点,降魔藏法师就来到了曲阜周边的第一山——泰山,在这里寻求弘法的机缘。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他的身边聚集了许多学习禅法的信众,与同在此处讲法的西域高僧佛图澄弟子——竺僧朗并驾齐驱。'学者臻萃,供亿克周',北宗禅法由此在泰山灵岩寺得到传播,这里也成为了北派禅宗的重要中心。

按照北派禅宗的修行规则,学禅要做到'不寐,不夕食',这对于许多禅门弟子,是很难坚守的,每天困得不行,肚子饿得咕噜咕噜。为了帮助弟子们度过这些修行中的困难,降魔藏法师想出了变通的做法,允许弟子们饮茶。

降魔藏大师为什么要提倡僧人饮茶?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可抑制杂欲。作为佛教中的重要分支,禅宗的日常功课之一就是坐禅,坐禅的基本要求,是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境界。坐禅时,要求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且坐禅的时间比较长,通常一坐就三月,修行不足的僧人自然难熬。

此时茶饮可以帮助提神、生津化食和清心收敛,实在是非常合适的佛门饮料。因此,当降魔藏法师推荐茶饮的时候,好多弟子都'人自怀挟,到处煮饮',走到哪儿都带着,没事冲上一杯,逐渐形成一些规则。这就是北派禅茶的起源,后来世人争相效法,这一味就传了出来。成为风俗。

这一传统传承不衰,与文人茶交相辉映。北宋著名大词人苏东坡嗜茶成'癖',曾经写下《赠包安静先生》'建茶三十斤,不审味如何。奉赠报居士,僧房战睡魔'的诗句,东坡居士赠茶,一出手就是三十斤,自己都没有尝到味道,直接送与居士'战睡魔',可见僧人对茶叶的需求量有多大。

《百丈清规》:禅茶礼仪和规则的集大成者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俗人爱酒,只有净心修行的僧人们才能识的品茶的个中三味。禅宗饮茶的习俗,起源于灵岩寺的降魔藏禅师,而真正把'禅茶'作为名词提出来的,却是唐代的另一位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这位与降魔藏禅师同时代的法师,俗家也姓王,祖籍山西太原,因先祖躲避永嘉之乱,迁居闵地福州长乐。怀海大师童年出家,精研佛法,跟随大寂禅师马祖道一学习禅法,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二位禅师并称座下'三大士'。

怀海禅师开悟较晚,后在江西百丈山传播禅法,提倡'农禅并举',时人称之'百丈怀海'。四方各地想要学习禅法的僧众都到百丈山来,怀海禅师的座下弟子无算,很多弟子后来成就斐然,如倡导'心即是法、法即是心'的黄檗希运禅师,开启临济宗一脉;拨火开悟的沩山灵佑禅师,与其弟子慧寂开创沩仰宗,被称为'禅宗一花五叶'的第一叶。

怀海禅师根据禅宗的特点,制定一部专门规范僧人言行举止的'僧禁',后世称为《百丈清规》,里面把僧人坐卧起居、长幼次序、饮食坐禅和行事礼仪等都作了明确规范。今天看到的《清规》,是元代元通三年,怀海法师第十八代法孙东阳德辉禅师重修,其中就有关于饮茶的规定。据资料,《清规》中提及'茶'的有325处、'茶汤'有65处、'吃茶'有15处,在做出规范的同时,也把'禅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清规》中提到一个'职业'管茶务的人,叫'茶头',烧水煮茶、献茶款客等等,所有关于庙中茶事的打点操持,都是他的工作。比如'入寮出寮茶'一则中有'令茶头预报寮主挂点茶牌','新挂搭人点入寮茶'中有'茶头即鸣寮前板','列职杂务·寮元'条目中有'(茶头)鸣板集众,烧香行汤如常礼'。可以看到茶头不仅要煮茶奉茶,还要执行清点茶牌、敲板集合以及烧香、分派茶汤等日常礼仪。

按照禅宗清规,在各种典仪、佛事、庆典、祭日等都要有饮茶、奉茶的环节,即使僧人每天清早起床,也要先饮茶,然后在进行各种规定佛事,每天也要在佛像前供奉清茶。此外,寺庙内有僧客到访,迎送、坐禅、谈话等都要配合茶饮。可以说,禅茶已经深入到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佛教礼仪的组成部分,并非最初单纯作为垫饥解乏的目的。

禅林中,饮茶有不同的场合和用途,《清规》中也规定了不同的'行茶礼',如两序交代茶、入寮出寮茶、方丈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旦望巡堂茶、方丈点行堂茶等等。还有茶礼和汤礼同时进行的情况,称为'茶汤礼',如新命辞众上堂茶汤、受请人辞众升座茶汤、堂司特为新旧侍者汤茶等。各有不同,不及详述。

对寺院行茶礼,《清规》有近乎繁琐的严谨规范,如'大众章第七·赴茶汤'载,'既受请已依时候赴。先看照牌明记位次。免致临时仓遑',按时到场,记住自己的座位,免得到时候慌乱无序;'有病患内迫不及赴者。托同赴人白知。惟住持茶汤不可免,'如果有身体问题不能去,可以请假,但是住持的茶汤活动不可请假;'大众章第七·日用轨范'载,'若有茶就座不得垂衣。不得聚头笑语。不得只手揖人。不得包藏茶末。'这是关于饮茶礼的规范。

吃茶禅机:由'禅茶'到'茶禅'的转变

《五灯会元》卷四中,记载了一个著名的禅宗机锋故事,叫做'赵州和尚吃茶去':

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上文中的'师',就是赵州禅师。大师法号从谂,祖籍山东临淄,出生于曹州(今菏泽),他生活在唐代中晚期,世寿一百二十岁。因为自幼出家兼之高寿,所以禅学造诣极深湛,他的禅风独特,人称'赵州眼光烁破天下',尊为'赵州和尚'。赵州禅师的恩师是南泉普愿禅师,也就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徒孙,按照谱系溯源,赵州禅师是达摩禅宗六祖慧能的第五代传人。唐代大中十一年(857年),年逾八旬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长达四十年之久,人称其为'赵州古佛'。

《赵州禅师语录》中记载,赵州和尚最初寻访南泉普愿禅师时,,曾经提问'什么是道',南泉普愿禅师回答'平常心是道。'赵州和尚追问'还可趣向也无?'就是说,如何达到'平常心'这个境界。南泉禅师回答'拟向即乖!'告诉赵州,当你准备向平常心走去的时候,就已经错了。平常心是道,道,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本自具足',不必再向外面寻找。

这番开悟,是南泉普愿禅师的'平常心是道',但是赵州并不明白,他接着问'不拟争知是道?'我不去看看,怎么知道是不是想要的'道'呢?南泉普愿禅师回答,'道不属知,也不属不知。'说关于'道',它不属于知,也不属于不知,说知,那就进入了虚妄境界,说不知,那就进入迷茫境界。'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耶?',真正达到道的境界,犹如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天空,怎么能强行分辨个是非对错呢?南泉普愿禅师说的这个'朗月孤圆'境界,就是平常心。

再说《五灯会元》的这个机锋。有一日,两位挂单僧人来找赵州禅师请教禅法。赵州禅师就问其中一人,以前来过这里没有。那人回答没来过,赵州禅师就让他'吃茶去'。接着又问另一人,以前来过这里没有,回答说来过,赵州禅师依旧让他'吃茶去'。这时候,身边的院主(寺院监院)就糊涂了,问禅师说,'新来的僧人叫他吃茶,来过的僧人为啥也叫他吃茶?'赵州禅师不回答,突然叫了一声'院主',监院下意识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你也'吃茶去'吧。

对于这段公案,至今还有许多不同的解读。对于刚到、曾到和常住三个不同状态的人,赵州禅师没有区别,一概让他们统统'吃茶去'。三声'吃茶',代表着赵州禅师点化开悟的一种方式,只是三人修行浅薄,还不明白,这是禅师的心印传法。这杯茶,历代禅林公案誉为'赵州茶',从它传世以来,无数人因之成就功德,也有无数人苦思不得其解。

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禅,禅的智慧又包容在日常生活中。赵州柏林禅寺里有一通'禅茶一味'碑,碑记中有'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问吃茶,还是吃茶'十六字,记载了'赵州茶'的典故,有如一杯香茗,虽然清淡,却韵味无穷。赵州柏林禅寺作为'吃茶去'公案诞生地,也是'禅茶一味'的肇始源头,赵州禅师发出了'吃茶去'的邀请,让'禅茶'正式完成了'茶禅'的转变,'禅宗茶道'由此形成。

因茶悟禅,因禅悟心,茶心禅心,心心相印,这就是茶与禅相互交融的最高境界。'茶禅一味'的概念起于唐代,积淀至宋代终于有所成就,宋代休斋居士陈知柔的'我来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就是'茶禅一味'一语的最好注解。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侵权即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