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他的成名作,很多仙侠书迷是跪着看完的!

近几年随着仙侠类电视剧的热播
很多人以为,修仙小说是现代互联网的产物
着迷于仙侠奇幻的你或许不知道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
这类小说早已风行
还珠楼主
就是创立这一文学流派的鼻祖
不比现在娱乐至上的年代
各类综艺、选秀节目层出不求
但在那个娱乐匮乏的时代
人们更多的文娱内容是从报刊获取
还珠楼主的成名作《蜀山剑侠传》
1932年在《天风报》连载
在《蜀山剑侠传奇》这本书中
开创了世界上亘古未有
最异想天开的奇幻仙侠世界
海可以煮沸,地可以掀翻,山可以移走
天可以隐灭,陆可以沉落
天外还有天,地底还有地
人能成仙,且能成佛
鸟兽蛇虫皆能得道成妖
道行高深者可修炼到元神离开肉体
飞升渡劫,散仙、地仙、金仙的等级划分
此外,如魔似幻的法宝
变化万千的阵式
骇绝人寰的妖物
心旷神怡的仙境
凭借波澜壮阔的玄幻妙想
和绮丽的语言文字
一下子打开读者新世界的大门
《天风报》的销量屡创新高
《蜀山剑侠传》因为某些原因
最后断更了
但在已完成的篇幅就已达435万字
然而当代不少仙侠文学
为了凑字数赚稿费,有多少注水内容
还珠楼主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
用一笔一划雕刻每座河山
将人物个性描写的真实饱满
在庞大的世界观里
故事逻辑仍严丝合缝
这也是现在流行的“大爽文”不可比拟的
不仅如此,还珠楼主的小说里
对人物形象和地理环境的刻画
大多结合自身经历,和对生活仔细观察
与之巧妙融合
他从七岁起,三上峨眉,四登青城
总共在山上生活过一年半
对这两座名山的
一丘一壑、一涧一水
一草一木、一观一寺
无不了如指掌,并对它们有详细记录
同时结识了不少和尚道士
听了许多新奇故事,还学会练气
这一切都是仙侠小说里极好的素材
一个能将侠义正气写得荡气回肠的人
从他后来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
小说里那些行侠仗义,碧血丹心的人物
都是他自身的缩影
1937年,7月7日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日军占领北平后,除烧杀抢掠外
还要钳制舆论阵地
试图利用著名文人做他们的舆论工具
此时的还珠楼主已是名噪南北的大文人
汉奸周大文找到还珠楼主住处
劝诱他出任伪职,合办刊物
美化日军侵华,帮助日本人宣传
还珠楼主断然拒绝!
于是日军将他扣押施以暴行
鞭子抽,老虎凳、辣椒水
甚至向眼睛里揉辣椒面
折磨两个多月后
还珠楼主被释放出狱
一向身体硬朗的他
出狱后变得虚弱无比
眼睛视力也严重受损
直接影响阅读写作
但他并没有放弃写下去的念头
直到临终前
他以口述,秘书记录的形式
写最后一部小说《杜甫》
终年仅59岁

在民国时期

文娱生态没有强势的资本介入

也没有平台的垄断操控

每个人凭借真才实干走进大众视野

即便在灰暗时刻

他们也从未向残酷的现实低头

反而用自己的情怀和格局

向民众输送光明

反观现在

一个被称为没有“大师”的时代

不定义“偶像”的口号不断被喊响

让我们清楚看到好几代人

对于“偶像”认知标准的差距

当时“仙侠小说”

在文学界里并不算入流

却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

好几代“仙侠”“武侠”作者

放在今日,我们更愿称

还珠楼主为文学匠人、仙侠偶像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