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思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九)

长安四年秋七月丙戌(初三),武则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杨再思为内史。

杨再思这个宰相,专门靠阿谀奉承来取悦于人。司礼少卿张同休是张易之的哥哥,有一次他宴请朝中的公卿大臣。在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张同休拿杨再思开玩笑说:“杨内史脸长得象高丽人。(杨内史面似高丽。)”杨再思听了不但不生气,反倒很高兴,他当即剪了纸贴在帽子上,反披着紫色朝服,向众人表演起高丽舞来,满座的人都哄然大笑。

当时,有人称颂张昌宗长得漂亮,说:“六郎的脸长得像莲花一样。(六郎面似莲花。)”唯独杨再思说:“不是这样的。(不然。)”张昌宗问他为什么不同意大家的观点,杨再思回答道:“应当说莲花长得像六郎才对。(乃莲花似六郎耳。)”

乙未(十二日),司礼少卿张同休、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都因犯有贪赃罪而被捕下狱。武则天命令左右台共同审理此案。丙申(十三日),武则天颁下敕书,认定张易之、张昌宗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当与张同休等人并案审理。辛丑(十八日),司刑正贾敬言上奏说:“张昌宗强行收买民田,应当向他征收黄铜二十斤。(张昌宗强市人田,应征铜二十斤。)”武则天颁下制书予以认可。乙巳(二十二日),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上奏道:“张同休兄弟共贪赃钱四千余缗,依法应判处张昌宗免官。(张同休兄弟赃共四千余缗,张昌宗法应免官。)”张昌宗上奏申辩说:“臣为国家立过功,现在所犯的罪过还不至于达到必须被免官的程度。(臣有功于国,所犯不至免官。)”武则天询问各位宰相道:“张昌宗有没有立过功?(昌宗有功乎?)”杨再思回答说:“张昌宗调制了神丹,陛下服下后确有效验,没有比这更大的功劳了。(昌宗合神丹,圣躬服之有验,此莫大之功。)”武则天听后很高兴,于是下令赦免张昌宗的罪,并恢复他的原任官职。左补阙戴令言写了一篇《两脚狐赋》讥讽杨再思,杨再思暗地将戴令言贬官外放为长社县令。

(0)

相关推荐

  • 宰相奉承张昌宗被骂粪土不如,杨再思卑躬屈膝有何苦衷?

    俗话说,视金钱如粪土:又有人说,视万户侯也就是高官厚禄如粪土:若一个宰相,被人视为粪土,他还有面目在这世间活下去吗? 说话唐朝杨再思,活了七十五岁,曾拜相,死后"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一)

    左台中丞桓彦范.右台中丞东光县人袁恕己共同举荐太子詹事司直阳峤为御史.杨再思问道:"阳峤不愿意担任这种专门负责弹劾他人的职务怎么办?(峤不乐搏击之任如何?)"桓彦范说:" ...

  • 轶事数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四)

    侍御史张循宪任河东采访使,有一次他遇上疑难之事无法决断,心中十分忧愁.于是张循宪就问他的下属道:"这个地方有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可以与之商议事情呢?(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属 ...

  • 轶事数则之一(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三)

    这时,武三思和张易之兄弟在朝中掌权,韦安石曾屡次当面驳斥他们.有一次,韦安石在宫中陪武皇用膳,他见张易之带着几个蜀地富商宋霸子等几个人在赌博,于是便向武则天跪奏道:"这些商贾是社会上的贱民,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十五)

    轶事其一:这一年九月,武则天拿出一枝盛开的梨花给朝中的宰相们观赏,宰相们大都附和武皇的意思奉承说这象征着大周朝的吉兆啊.只有杜景俭不附和大家的意思,他说:"现在正是草木枯黄凋落之季,而这棵梨 ...

  • 循吏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之九)

    这个时期,朝廷执法官吏竞相施行严刑峻法,只有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仍保持公平宽恕之心.那些被检举告发的人都说:"如果遇到来俊臣.侯思止就难逃一死,如果遇到徐有功.杜景俭就一定能活.(遇来.侯必 ...

  • 狄仁杰轶事之一(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之四)

    朝廷任命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当时正惩治越王李贞的党羽,被判罪的有六七百家,要被籍没官府充当奴婢的有五千余人,司刑寺催促豫州赶紧执行判决.狄仁杰给武则天上了密奏,他说:"这些人都是受牵累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

    裴炎入狱后,郎将姜嗣宗从洛阳出发,出使长安.到了长安,刘仁轨问他东都洛阳的事情.姜嗣宗自夸道:"我很久之前就发觉裴炎有点反常了.(嗣宗觉裴炎有异于常久矣.)"刘仁轨又问:" ...

  • 武则天再立新君(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五)

    中宗即位后,立自己的太子妃韦氏为皇后,皇后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升为豫州刺史. 岳父当了州刺史仍不满意,中宗还打算将老丈人调到中枢,任命为侍中,又打算授给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辅政大臣裴炎坚决不同意,中宗 ...

  • 高力士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一七之三)

    其一: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率兵七万攻打南诏.南诏王閤罗凤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把唐军引到大和城下,并坚壁不战.李宓粮尽,所率领的士卒也因为瘴疫和饥饿死了十之七八,只好领兵撤退.这时南诏国才出兵追击,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