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军师联盟》中的神医华佗只活了一集,他并没有死的这么突然。那华佗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其实是有2种的,一为实证的历史,一为审美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是事实,后者注重的是诗意。而每一个历史人物在后来的人看来,都兼具这两种涵义在里面。那第一种记录在了历朝历代的史书中,第二种则存在与文学作品以及人们潜移默化的观念里。
首先,在史书中,华佗的死亡必定是因为曹操。
因为华佗的医术远近闻名,而曹操又与华佗是同乡,所以肯定特别欣赏与信任这个医师。所以“太祖(曹操)闻而召佗, 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 每发, 心乱目眩, 佗针幕, 随手而差。”(《三国志》)于此可见,曹操的头痛是痼疾,不是突发性的。
但曹操之所以要杀华佗,是因为曹操认为,华佗本来可以治愈他的头痛,但是认为他故意拖沓,所以,华佗的生死与曹操的头痛有一定的关系。即“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 欲以自重, 然吾不杀此子, 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三国志》)
但最终使得曹操杀华佗的是这样一个事情:
华佗来到曹府之后,思家深切。当他收到家书后请曹操放假几日,归家后曹操数次叫他回去,他不想回去。所以骗曹操说自己的妻子有病去不了,多次请而未来。曹操因此认为华佗故意不给他治病。即“佗……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三国志》
而华佗期满主上的行为是要杀头的。即“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史记·吴王濞列传》)
所以,华佗有了这样疑似欺瞒的行为,曹操有了误以为是华佗不根治他的疾病。
所以,曹操杀华佗并非是单方面的。从史料上记载来看,杀华佗衬托不出曹操的残暴。
但是:
华佗毕竟不是曹操的御用医师,他很有可能也不想成为曹操的御用医师。但曹操想把华佗据为已有。但华佗不想当曹操的御用医师。所以,华佗用妻子生病的借口推脱不去。曹操盛怒之下杀了华佗。这样就可以衬托出曹操作为实际上的帝王的暴吝了。
因为华佗辞别归家后多日不来,曹操焦急了。所以“ … 累书呼, 又救郡县发遣。”
于是根据华佗这个拒绝的行动,他的意义可以延伸为:“华佗不甘做统治者的侍医来束缚自己的行动, 束缚自己的思想, 束缚自己的医学实践,而选择了死亡的道路。其追求学术独立的精神, 虽相对今人来说只不过是自发而不是自觉的意识, 然而这在17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从华佗之死谈学术独立》)
于此,华佗多次拒绝了曹操的聘请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学术自由。华佗为了自己的一个信仰而死。这个意义就已经很崇高了,可以这个意义是人主观升华后的意义。
所以,从历史的实证角度上升到历史的审美角度,华佗之死就成了体验悲剧精神的符号。
事实上,任何历史人物、作家等等的死亡、自杀等事件皆可从这两个角度看待。前者纠事实、纠对错,后者观美感,悟人性。
如果历史类电视剧都能两手抓,那便是极好的。但都很困难。一味的注重事实,势必会削弱审美感。一味的强调审美,甚至只是逞耳目之快,就是中国那些雷剧的错误。怎么柔和这两者的关系,就是一个历史类电视剧的等级了。
这里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张仲景和华佗是同一时代的人,为什么张仲景对医学贡献那么大,他的知名度要小于华佗的原因了。张仲景创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的灵魂原则。
而华佗在中医学上的成就比张仲景来说是差多了。因为华佗的死亡事件带来的美学意义和伦理道德价值要远高于张仲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华佗的死亡以及后来人赋予他的死亡的意义使他的知名度提高了,成为了中国“神医”的代名词。
所以,被审美化后的“华佗之死”的意义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 中国医学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1800年前, 中国医学已经可以开展外科手术, 比西方早了1600年, 而且口服麻醉剂对外科学的发展来说, 至今都是一个理想。
第二, 华佗是集美善于一身的具有历史超越性的精神象征, 他已经凝固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是中华民族守望健康的理想寄托。历史事件中的华佗究竟怎样已经不再重要, 因为人类的意识已经超越了历史实证义的局限性, 我们需要在一个具体可感的历史形象中赋予自己的理想人格和价值。华佗的意义不在于他是否是一位好医生, 而在于他是中国医学发达领先的代
表;华佗的形象象征着人类追求自由的精神诉求, 同时也是人类美好理想的寄托。
第三, 曹操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曹操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本来就是一个逆“天道”、违“大礼”的奸人, 华佗之死更进一步证实了了他的品性。(以上3点选自侯洪澜的《以“历史诗学”观审视“华佗之死”的文化意义》一文)
这样审美化后的历史也会感染历史学家的心灵与笔墨。
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克罗奇曾这样说道:“历史存在的条件是,构成历史的行为必须震动历史学家的心灵。只有这样,历史才有意义而非空洞的回声。”
所以当我们看《史记》这本史书时。作为史官的司马迁写史时是有一种天然的责任,与自己受冤屈守宫刑的悲剧命运结合在一起就特别关注历史人物的死亡,尤其英雄人物的死亡,比如他写楚霸王项羽的死亡。项羽的悲剧死亡肯定是打动了司马迁,否则他也不会用大量笔墨与悲戚的情感来写项羽的死亡。如此,项羽留存在了史书上,而那些同样战死但是并没有打动司马迁的其他人物他选择略写甚至不写。
其实,当司马迁写完项羽的死亡后,项羽之死也就变成了一个符合与意义。而他诗化审美后意义可以用史学家张大可的话来解读:“项羽的人格魅力就是绝不服输,他自刎乌江,向不平的天公发出抗议。他垓下突围本意是渡过乌江返回江东,重整旗鼓与刘邦较量,但他到了乌江边,眼看在身边的26骑都不能保护,东山再起的希望破灭,于是毅然改变主意,不渡乌江,以战死沙场来谢幕。因此,项羽的乌江自刎,不是怯懦者无可奈何的逃避,而是勇敢者的人生顿悟,是英雄伟人的自觉承担历史责任的壮举。”(《论项羽》/张大可)
所以康德曾说:“好的历史写作就是一种道德行为, 因为通过建构过去的意象而选择过去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个描写未来人类应该怎样生活的模型, 并且好的历史写作也调动了人类积极意志。”
正因为这样,有人说:“英雄是大众说出来的。”
虽是玩笑,但也颇有几分道理。华佗的死亡就是这样被后来人说出来的,意义化的,成为了人们理想中具有区别真善美的符号。当我们一谈起“华佗的死”,头一句就会这样说:“哦,我知道,不就是那个被曹操杀死的那个吗?”
说两个无赶紧要的点:
1,寒门之子,东汉举孝廉要年满四十岁才有资格被推举。所以,华佗是40岁之后被举荐的。推测华佗被举孝廉时大约已经50岁了。
名门望族之子,年龄会放宽松。曹操就是20岁被举荐的。
这就是当时举孝廉对于一般士子的门槛。这你就能理解为啥当时曹操“唯才是举”的口号一出,吓坏了那么的卫道士了。曹操说值此乱世之际,“德”应放在一方才能之上,能操兵者,能安民者为德。与人自身的品性道德无关。由此可见曹操的胸怀与气魄了。
2,按照1983年第四期《史学月刊》的程喜霖《华佗之死及其生卒年》一文推测的华佗的生卒年来看:14 2年( 汉安元年) 至2 0 8 ( 建安十三年) ,是华佗生活的年代。他大约享年六十六岁。
而司马师是生于207年的。(百度百科该词条中的时,208是计算错误)
而根据沈约《晋书》记载: “司马景王(司马师)婴孩时有目疾, 宣王( 司马鳃) 令华佗治之,出眼瞳割其疾而纳之傅药。”
华佗可能给司马师治疗过眼疾。
所以,华佗很可能接生过司马师,就像《三国演义》把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演义成华佗一样。
只有一种可能把这些线索联系在一起:司马师生于207年的12月末,华佗刚给初生婴儿的司马师看过眼疾后被逮捕,等了几天就到了208年的初了,被曹操杀死。这样《军师联盟》把“看眼疾”演绎成“接生”,为的是体现华佗对司马家的恩德却被曹操杀害。
如果是接生的是司马昭,那就未免太牵强了。
但是华佗是在被曹操几次召回未果的情况下狱,也并非他与忤逆曹操的大臣谋划为由杀害。是否参与忤逆这一点史书没写,所以可以演绎。
但归根到底,华佗的死并没有那么突然,电视剧是为了戏剧冲突与情节需要所致。
您的转发就是最大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