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韩非子·喻老》中有这样一句话:“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大意就是,千丈大堤,会因蝼蚁小洞导致溃决;百尺高楼,会因烟囱裂缝溅出的火花而焚毁,这就是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由来。不注意消除细小的隐患,最终必然酿成大祸,韩非由此得出结论“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谨慎地对待容易的事,就可以避免危难;认真地处理细小环节,就可以远离大灾。

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老子也曾经提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所有的“大”事总是由“小”事而来,“多”总是由“少”积累而成。所以,处理难事要从容易之处入手,做成大事要从细微之事做起。

这样的思想自然影响到了韩非,与法家思想一起,融会贯通形成了他的思想体系。在《韩非子·喻老》中,韩非进一步用具体事例阐发要注重细微的道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扁鹊为蔡桓公看病。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就发现蔡桓公有病。这其实是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的“望诊”,水平极高的中医可以做到“望而知之”。扁鹊说蔡桓公有病,蔡桓公却讳疾忌医,于是病情不断发展,从“腠理”“肌肤”“肠胃”,最后病入“骨髓”。扁鹊对此解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就能治好;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药可以治好;现在病入骨髓,已经无药可救了。”果然,过了没多久,蔡桓公浑身疼痛病死。

古人用种种道理和事例,反复提醒我们要懂得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元朝名相张养浩也有言:“室已焚而徙薪,舟已溺而市壶,疾已成而求艾,虽殚力为之,无及矣。”他以此劝诫世人,凡事都应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如果待到室已焚、舟已溺、疾已成时再去补救,即使竭尽全力也于事无补。他进而说,“今夫隆然之堤有容蚁之穴,宜若无所损,然周于识者必塞而实之,虑其久而必底于讧溃故也。”其指出,如果都能以这样的态度谨慎对待天下之事,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忧,就不会遗留后患。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古代圣贤之所以反复强调见微知著,都是因为饱含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既是生存智慧,也是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忧患在心,才会见微知著、谨小慎微,才会对苗头性问题先发制人、提前解决,对各种新动向超前布局、因势利导。能不能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取决于有没有敏锐深刻的分析判断能力。“见微”是“知著”的前提,而“微”往往是不易察觉、稍纵即逝的细节。从“微”的细节如何得到“著”的预见?不能凭空想象,而要通过细致观察、深入分析才能有所预见。

想获得见微知著的能力,还需要始终保持心境静穆的状态。北宋苏洵在《辨奸论》中说:“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如果一个人总是被外界的诱惑弄得魂不守舍,被各种利益牵扯得心神不宁,站不稳立场,静不下心来,就难以觉察身边发生的细微变化,难以及时捕捉到事情发展的征兆,更遑论看清得失之“著”。见微知著,无事深忧,有事不惧,方能洞察先机、赢得胜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