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进入花生种植期,不少县市习惯称之为“长果”

谷雨之后,五一之前,是胶东半岛种植花生的集中期。天公作美,这些天也下了几场小雨。趁着这个天时之利,不少勤快的农民早已下地耕作了。周末在乡间公路上走一走,随处可以见到已经铺设好的地膜。
种花生,是一个辛苦活,也是一个专业活。笔者不谙农事,难以讲述种植细节,本文要讨论的话题,主要是花生背后的一个人文现象,即胶东不同县市区对它的称呼差异。
笔者老家在栖霞之东,地近福山,当地对此作物的称呼即是“花生”。过去通讯不便,交流空间有限,上学时仅闻此称,不知有它。直到工作之后,接触半岛其他县市区的朋友渐多,始知有“长果”之称谓。
(▲平原大地块种花生已经机械化,
而山地丘陵小块地仍能见到人工种植)
大凡来说,半岛东部、北部,称呼“花生”者较多,而半岛西部、南部,则以“长果”的叫法比较普遍。一些传统的花生种植大县,如莱西、莱阳、海阳、平度等地,民间多习惯称之为“长果”。
如果此前没有接触过“长果”的概念,乍眼一看,还以为是因为果型较长而得名。但按照史志资料上的解释,“长果”其实是“长生果”之简称。
对于“长生果”的称谓与渊源,民国版《莱阳县志》载:
“落花生,俗名长生果,清康熙初,闽僧应元得其种于扶桑,渐传北方,光绪末又有自外洋来者,颗粒较大,种植尤多,占全境农田约十分之一,近年渐为出口货大宗。”
在这段记载中,“长生果”还被视为俗名(民间称呼)。而在光绪版《海阳县续志》当中,则直接以“长生果”为主称。志称:
“长生果,肥茎布地,圆叶黄花,实似槐荚,一名落花生。”
莱阳、海阳民间为何把花生叫做“长果”?笔者起初还以为是区域方言的影响。不过,查询其他史料,发现“长果”(长生果)一词并非胶东半岛所独有,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落花生和长生果的称呼差异。
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本草纲目拾遗》当中就收录有“落花生”的词条。书中载:
“落花生,一名长生果。《福清县志》∶出外国,昔年无之,蔓生园中,花谢时,其中心有丝垂入地结实,故名。”
由于小花生最早是在福建引种,故清代在闽台一带种植广泛,当地人多称之为“落花生”,有时也称之为“土豆”(后来土豆一词才逐渐专门指代马铃薯)。清代《苗栗县志》记载:“土豆,即落花生。北方名长生果。”
按照这一说法,“花生”的叫法似乎在南方更普遍一些,而“长果”则是一个带有北方特色的称呼。
胶东半岛属于北方,似应以“长果”为传统叫法,可为何在距离不远的县市之间就存在这两种叫法差异呢?
关于此问题的答案,笔者暂时没有查到权威的记载。不过,结合历史背景来看,有可能是受到了海运及开埠的影响。
清代中后期,胶东半岛北部的烟台等口岸,是南北航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有大量的闽籍商人来往于此,既然福建多以“花生”为称呼,烟台周边或许也受到影响。
不过,根据上世纪末编撰的《海阳县志》记载,花生最早在当地引种,其实也是福建商人的功劳。嘉庆十年(1805年)夏, “闽商庄慕陶, 携长生果(花生)一袋,献于知府李宜升(归省),为祝寿之礼,宜升欣植于家乡黄金洼(现龙风池之南), 是为种植长生果肇始。”虽然是从福建引进,但海阳当地却不叫花生而称长生果,这一点思之有趣,却又令人费解。
作物的称呼不同,连带着果实和油的叫法也不一样。花生的果实,在栖东、福山一带,通常叫做“花生豆”,而在莱阳、海阳一带,则称之为“长果仁”。而榨出来的油,也有花生油和长果油两种称谓。
(胶东乡村扬花生的场景)
总体来说,“长果”的称呼仍有不小的民间基础,但“花生油”的叫法已经越来越普遍。如今在莱阳乡村,也时常能听到“收长果,打花生油”这种“既有长果又有花生”的句子,这也算是时代发展影响词汇的一个例子吧。
(胶东多数农家都会自种花生打油食用)
当然了,不管是叫花生还是叫长果,胶东半岛出产的这种经济作物的质量都相当不错,占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比例也很高。根据《烟台农业志》的记载,1985年时统计,烟台地区(含后来的威海市)花生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总产量74698万公斤,占全省近二分之一,占全国近六分之一。如果算上1983年划入青岛市的莱西以及半岛西部的平度,这些数字还会更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