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上班是什么感觉

大二出了本书,拿到了第一笔版税,买了台笔记本,在学校附近一个小区租了房,交了三个月房租。

那会儿上海长宁区,还能以一个月800租到20平米的单间呢——现在当然不可能了。

学校宿舍的床位留着:期中期末考试周,还要回去住。

之后两年,上课;上完课回家,写东西。考试期间住宿舍。

大学毕业时也算拿到了学位,但写东西写惯了,就自然而然延续着,没考虑过上班。

先前还要出门上课,此时不上课了,就待家里。

不上班第一年,情不自禁开始熬夜。

先前要上课,每晚总有个定时,需要强制睡觉。独居之后,无忧无虑,时间倒转,常熬夜。尤其冬天,长夜孤单,经常写写字、打打游戏,不觉就天将四五点。睡下时手脚发冷,也睡不着。到天隐约亮,出门买早饭。买还烫手的豆浆,买煎饼、鸡蛋饼、萝卜丝饼,买菜粥,消消停停吃完,这才安心,回家睡觉。

很快胆囊就不好了

于是开始控制熬夜。

有伴儿之后,生活更规律起来。

不上班第二年,世上刚有iPhone,我还根本不知道有这玩意。吃饭靠自己下厨做,偶尔出门下馆子,或者给馆子里打电话叫外卖。

那会儿上海附近小馆子肯送外卖的,少。锅贴生煎、汤包粉丝汤、炒面炒饭、豆皮热干面,肯送的;要个白斩鸡,人家会说“直接来店里吃!”

之前写过:有那么两年,每当心情不好,好像要在太阳穴那儿凝结成块时,就去买香肠、鸡蛋、青豆、青椒、毛豆和胡萝卜。在锅里下一遍油,把青椒下去,炒出一点味道,捞走;把五个鸡蛋打进青椒油里,看着它们起泡;再下一遍油,把冷饭下去,拿铲子切了米饭,让鸡蛋卷裹着;再下一遍油,把切好的香肠和胡萝卜,外加青豆和青椒倒下去。我妈这时就在远方开个窗提示我:别下那么多油!鸡蛋要分块儿!我不理她,继续炒。等蛋炒得浓黄香,眼看要焦黑时,停火起锅。把炒饭盛一大盆,花一小时吃完,一边抹嘴边的油,一边烧水煮茶。喝一口热普洱,打一个饱满的油香十足的嗝后,不好的心情就飘走了。

——其实懂厨的都明白,这就是个偷懒混炒饭,最适合独居年轻人。不费事,一次性做一锅,吃饱为止。

很快开始不太健康了。

开始自己学做饭,学基本营养搭配。对自己和伴儿,健康都比较好。

收入靠写稿。不挑要求,按时甚至提前交稿。获得稿费。认识人脉。于是有更多稿约上门。

开支,两个人过日子,开支除了房租,主要是吃喝、出门溜达、看看博物馆书店之类,以及水电网费。肯公共交通的话,就还不贵。而在上海,只要没急事,公共交通就还顶用——至少那些年,是这样。

这样每个月交三万字左右的稿子,就够在上海生活了,偶尔还能存下钱。

每两周周末回一次故乡(我家离上海不远)。

哪天天气好了,苏州杭州湖州南京之类的附近玩,也很方便。

那会儿年轻,无忧无虑;生活也清闲,够用就好。

住处附近还修起了地铁站,有了购物广场,吃得也挺好。因为我一直不搬,还不麻烦房东,房东也一直没怎么涨房租。

不上班第三年,因为某些原因,需要一笔钱。

开始跟熟悉的编辑说话,说愿意接更多的活儿,于是活儿多了起来。

也去某个频道做了两年的嘉宾,那两年想起来,勉强有点上班的感觉了:

每周有那么两三天吧,得早起、洗澡洗头刮胡子,拾掇得人模狗样的,打车去频道,亮身份证进门,化妆间坐半小时,直播间折腾两个多三个小时,中午打车回家,累得不行,下午还得写稿子。

我是通过那两年,坚决认定:我不是上班的料。

不上班第四年,去见某位长辈。

长辈听说我没工作,出于礼貌,脸上没流露出嫌弃,嘴里还是问了:你没有单位,生病了怎么办?残疾了怎么办?

我陪着笑:就只能好好锻炼身体呗,小病死不了,大病医不好……再者说,咱们不能老往坏处想对不对?

长辈问:那你这样生活,太没有安全感了嘛。

我说:我觉得吧,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只要人还有用,没有单位也能活下去。但凡没用了,有单位估计也会撇了你。所以,还是靠自己吧……

身为有单位的人,前辈对我这番话,流露出了明显的厌弃之情。

这位前辈,单位极为靠谱,所以大概觉得我朽木不可雕。

但我自己在无锡,有远房长辈经历了下岗,经历了内退。我妈妈以前,也在单位里被坑过。

这些让我明白,“有一个单位”,未必能给人安全感——就算有,也是虚假的安全感。

但我也理解前辈们:

我们的上一辈人,吃了许多苦,所以凡事通常会求稳妥。

但世上的确是有其他路可以走的。

不上班第五年,已经锻炼出了随时随地写稿子的能耐。比如某年底去某地旅游,编辑手机发短信问我要个急稿。

我打量周遭,就一个大酒店的咖啡馆有wifi,说一小时几百;一小时以上加倍,但无论你坐多久。

我就坐进去了,坐了一下午,写了篇稿子交差,顺便喝茶喝到饱,一算好像还赚到了;到黄昏时,坐一个廉价航空回上海。

不上班第七年,要离开上海了,申请某个事时遇到了点问题:我有银行流水,但没有单位啊,怎么证明自己的收入呢?

我合作过的老师们,集体给我帮忙了:给我开各种稿费单据,给我开各种证明。平时积累下来的,这时有用了。

顺便,我离开上海时,上海那个单间的房租是1500。

又一些年过去了,不知道怎么样了。

之后又过了些年。

反正我想上班也没人要,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所以,就这样吧。

一直到现在:

我的确是一天班都没上过。

不上班的坏处一望而知:没单位,不可靠,没福利,没安全感,不容易被理解,没有社交。

好处是:时间是自己的,钱也是自己的。一高兴跑到天涯海角,也无所谓。

比如出门旅游,从来不用赶黄金周;而可以等黄金周完了再出门——旅游所在会特别清净,价格还低呢……

所谓“钱是自己的”,多解释两句。

人不社交时,钱都花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有社交需求后,会不自觉地将钱花在社交上,会不自觉地买一些“如果没人知道我有这个我就不会买,我买这个就为了让人知道我有这个”的玩意。

人在需要上班时,或多或少有一个(非强制性)的社交圈。

当然有人进了单位,也可以不社交,但毕竟相对少吧?

我有那么几个好朋友,都不是工作认识的,出于兴趣,没有利益,是那种一年甚至两三年只见一面,但关系也都还不错的朋友。大概因为没有利益往来,也不是出于强制社交,所以交情都还好。

我和我的伴儿开过玩笑:一般伴侣白天不见面,下班才在一起,一天可能醒着相聚八小时,睡着相聚八小时;我俩每天蹲一起,那相处时间比一般人多一倍;在一起一年抵别人两年?

同理,我家的猫也是白天黑夜看得见我,所以我养它一年,抵别人两年吧……

大概不上班,人可以相对多一点选择余地,与自己喜欢的对象,多度过一些时光吧?

与此同时,远离非自愿的社交圈,最大的好处,是能少处身于鄙视链里,能省下相当多的社交消费。经历过的,自然明白。

我自己写字途中,也承蒙各色单位青眼,给我面子,请我去就职,但我终究没法去上班。

多年以来,我写的纸媒中,也有几家不做了的;有两家对我道过“你可以来我们这儿做编辑嘛”的纸媒,直接消失了。

我跟长辈们说起,就举例了:

“您看,如果我把自己绑定在那个单位,现在就失业啦!”

跟一个单位绑定,成为集体的一员,获得稳定的收入,当然很好。但也会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可能还会有被迫的多余开支,接受许多自己不喜欢的社交活动。

作为一个个体呢,挣的肯定不稳定,但开支也少,能相对开源节流。也能自己保持健康,善待家庭。

比如我现在,养好自己家里,照顾好自己爸妈,就不用考虑太多别的了。

不上班,你能很清晰地感觉到,你的付出和你的收获,大致是成正比的——虽然效率不高。

虽然谈不上危机感,但总有些,“如果我这些时间不是用来玩儿,而是正经看看书,写写字,应该会好一些吧?”

自由职业者到后来,大概都有这种感觉:

小范围内,你享有一定的自由,但也得担一些风险;大尺度上,你并不那么自由。

因为自由职业者大多都希望,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更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并收获快乐,不希望浪费时间。

所以,自由职业者真正需要说服的,通常不是老板和家里人,而是自己。

这个其实最难:别的关好过,自己那关难过啊。

所以每个自由职业者,都是自我说服克服焦虑的能手,都被逼出了一身自我催眠的本事。

毕竟做自由职业者很容易遭遇不想做活、需求方要求过分、给酬劳不及时甚至拖赖等问题。

和每个稳定的需求方彼此的信任与默契,基本是靠大量合作完成之后,建立起来的。

我认识的,最初从事自由职业的人,不少出于一种浪漫想象,但最后会延续下来的,大多出于这种心态:

这样赚取收入虽然累,但效率比较高,不用将时间都耗在自己不想耗的地方,多少能避开自己实在不想打交道的人。

而且工作之外的时间,的确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比较两种典型心态。

——“这活儿我非干不可,可我明明就想一整个下午都拿来看漫画!”

——“反正这个下午我一高兴就可以随时看漫画,但我还是先把活儿干了吧。”

结果其实是一样的,但后者就稍微给人一种“有得选”的感觉。

自由职业者喜欢的,大概就还是后面这种感觉。

大概长期不上班,就是这样子:

自己吃更多的苦,自逼自律,自己吞下焦虑,自己说服自己。

以便享更多属于自己的乐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