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民:迁民合作社(上)

迁民社(上)

文图/陈志民

母亲吩咐道,去,去合作社(供销社)打点儿酱油。这是难忘的儿时记忆。

母亲提到的合作社就是迁民合作社。那时的合作社就像是现在的超市,过去说的农村商店。过去的商店不像是现在的超市,顾客可以自己直接挑选商品。过去的商店里,柜台把商品与顾客隔开,顾客要买商品,必须经商店营业员的手。

在城里,商店有百货门市、交电门市、生产门市、生活门市、收购门市等。而农村合作社则把城里的所有门市经营的商品全部揽入店中,真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合作社曾经陈列的商品大家就知道了。

合作社说它是生活门市,因为它经营油盐酱醋、白糖、红糖、糖果、调料等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还有锅碗瓢勺、筷子、筷笼和茶缸、灶具,针头线脑和手巾、布匹等等;说它是交电门市,因为合作社里边有手电、电池、电灯泡、电线、灯口和螺丝刀、老虎钳等等;说它是生产门市,因为有铁锨、粪叉,还有犁耧锄耙等生产用具及零部件,各类商品品种齐全琳琅满目,合作社它还负责收购农产品,比如药材、鸡蛋、废铜烂铁等。说它是合起来工作的服务社一点不假,所以农民统称供销社为“合作社”。

还是来说说迁民合作社吧:迁民合作社位于迁民前街,略偏东路北的一个独家小院,院子的大门朝东,出了合作社的大门右拐就是迁民村的前街,左拐向北有一条两米宽的胡同,一直通往迁民村后街。

进入合作社的大门是一个有顶棚的过道。向里走,左边就是合作社经营的五间瓦房,瓦房虽然临街,可能是为了安全起见,房门朝北在院内经营。房子东、西各有一个窗户,最西边那一间向北打通,与西屋的东山墙之间接了一间平房,作为营业员的住室。东西屋各三间是合作社的仓库,仓库门台有两层比南屋高出一个台阶,应该是防止仓库的商品受潮吧。

迁民合作社院内有一棵桐树,长在西屋门口南侧枝繁叶茂,炎炎夏日到了合作社院里,感觉凉爽无比。北墙跟儿、东墙跟儿分别放着几口大缸和放置物品的简易货架,大件不值钱的商品在院子里摆放的整整齐齐,经常保持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

南屋是合作社的经营场所,进了南屋正对着就是柜台,柜台东西一长溜,在东边那间房的梁下,向北拐了个直角与北墙连着,西边柜台也是一样;为了方便进出,在柜台西边拐角处开了一个门,用一块木板把两边柜台连接,木板一边用合页固定,一边能向上能掀起。

收钱的桌子在房子最东边的北窗户跟儿下面,紧挨着北墙跟儿的柜台就是盐池,盐池上边有一个木框,木框横梁上挂着一杆秤,用来售盐、糖和回收鸡蛋等物品时称重量;挨着盐池并与之宽窄一样的是用砖砌起来的柜台,柜台上面有一层木板,柜台高有一米、宽有六十公分左右,在柜台的拐角处摆放着两个不算很大的水缸,一个盛酱油,一个盛的是醋,缸边平台上放着一大一小两个提子,提子用来灌酱油、醋的度量衡,小的一提应该是半斤,大的一提应该是一斤;当然,旁边还有一个用窗纱、铁丝做的小滤网,用来清理醋里的小动物(蛆),醋里长蛆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有了蛆捞出来然后再打,那时一点也没觉得膈应,好像醋里长蛆天经地义见怪不怪,想品尝到助消化的酸味醋顺理成章。

拐角过来是三间房子长的柜台,柜台上除放着一把算盘和最东边开门处放了两领红、白纸外,没有任何物品干净利亮,我想应该是主人性格所致,什么都规规矩矩摆放有序,可能也是商品放在柜台上容易顺手牵羊,是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最西边的柜台紧贴着住室门口的北墙,住室门上挂着一个白布门帘,门上没有装门板,现在想应该是为了能听到外边的动静,休息时有顾客买东西能听到喊声,也可能为了安全起见故意不安屋门的吧。

再来说说货架和货架上摆放的商品,货架三面紧贴东墙、南墙和西墙,货架根据商品的体积有大格小格之分,东墙那里的货架格子就小些,格子里摆放着各类文具,有笔墨纸砚、橡皮、小刀、浆糊等;靠墙角那一块有烟、酒、洋火,有糖块、白糖、红糖、碱面,还有玻璃球(琉琉蛋)、针头线脑,红头绳特别显眼。

南墙货架上是主战场,进了合作社迎面就是各种布匹,有黑布、蓝布、白布、红布,花布和条绒布有时才能看到,正对着门的那段柜台特别光滑,谁家扯布都在那里进行,大部分商品交易也都在那里促成;南墙货架靠东边的具体商品记得不是太清,那里应该是做衣服的附属物品。比如各类纽扣、顶针、大小缝衣针、上鞋锥子、松紧绳、松紧布等吧;挂了一把做纳鞋底用的麻绳半成品“青麻批”,我有点印象;布匹货架往西的货架上有背心、袖头等小件成衣,那时候合作社根本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成衣,都是扯几尺布自家或找缝纫铺做件新衣服过年;再往西边货架上是交电商品了,有螺丝刀(改锥)、老虎钳、电笔、电线、螺丝钉、鞋钉、灯口、开关及底座等;还有煤油灯、灯罩和马灯,电池、手电筒也在那一块陈列;西墙货架上是生活用品,锅碗瓢勺、铲子、筷子、砂锅、盐罐、鸡蛋罐等,大红喜字洗脸盆和竹壳暖瓶特别显眼,那时谁家孩子娶媳妇,随份子是顶好的礼物。在柜台外边看不到的柜台、货架下面,放置的是商品存货随卖随取,另外还有营业员私存的紧俏商品,或亲朋好友预定的的商品藏在下面。

货架以及上面的商品说的差不多了,还有很多商品摆不上货架,只有委屈它们放在地上,比如扫把、笤帚、木锨、铁锨、锄头、耙子、大粪叉、荆杈、簸箕、荆篮等,有序地把它们放在进门右侧靠北墙的地上,还有一大捆铁锨、洋镐、粪叉木把儿捋在墙角;当然还有大的商品进不了屋子的,比如大水缸、大荆杈、大块玻璃和农具等等,还有气味难闻的煤油桶也都在院子里摆放的整整齐齐。合作社里的商品我说不完的,一些经历过的事还能记得起几件。

(0)

相关推荐

  • pop设计及用途

    POP意思为"卖点广告",又名[店头陈设],主要用于刺激商业引导消费.美化商场.活跃购买气氛的效果. POP作为商业销售店头促销工具,型式不拘,以摆设在店头的展示物为主要,如吊牌. ...

  • 陈志民:迁民合作社(下)

    迁民合作社(下) 文图/陈志民 "鸡蛋换盐两不找钱",说的就是发生在合作社里的一个交易过程,那时家家户户都没几个钱,家里养几只鸡,下了蛋不舍得吃,拿到合作社去换成需要的商品,如:盐 ...

  • 陈志民:迁民老学校(上)

    迁民老学校(下) 文/陈志民   图/张巨孔 2021年春节,发小们有机会在一起,聊起了过去,谈到上学时光,聊到我们的启蒙学校,迁民学校老校区,我们都叫她"迁民老学校".迁民学校是 ...

  • 陈志民:挣工分儿(上)

    挣工分儿(上) 文图/陈志民 挣工分儿是按劳分配的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参与生产队的农活,按贡献大小记工分儿,年底分红. 我开始挣工分儿是在上了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是12岁小伙子了,才允许干农活挣工分儿的 ...

  • 陈志民:迁民老学校(下)

    迁民老学校(下) 文/陈志民 我对迁民老学校最后的记忆是1976年,我们在迁民新校区上初中一年级,9月9日毛主席逝世,迁民在拆除的那栋老学校房子平整的地面上,搭起灵棚集中悼念毛主席.毛主席画像坐南朝北 ...

  • 陈志民:游油城 赏古迹 叙友情(游记)

    游油城  赏古迹  叙友情(游记) 文图/陈志民 四月的一天,春风拂面,同学相约在古村落--淇县北阳镇油城村. 初中两年的同学相见,一下回到了四十四年前,青春激情顿时迸发,寒暄.握手.相拥,把上初中七 ...

  • 陈志民:小拱桥

    小拱桥 文图/陈志民 小拱桥,它建在我的祖籍后张近陈街自然村的村西赵家渠上,它也时长挂在我的心上. 我虽出生在后张近,但跟随父母在迁民村长大,现在工作生活在县城,后张近村成了我的老家和故乡.在九十年代 ...

  • 陈志民:挣工分儿(下)

    挣工分儿(下) 文图/陈志民 看红薯地和送扇镰看起来活轻工分儿好挣,可对于当时只有十二.三岁的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时,在胆量上还需要打磨锻造,在体力上也需要锻炼增长.比如看红薯,红薯地离村子 ...

  • 陈志民:哄母亲玩儿

    哄母亲玩儿 文图/陈志民 有个老年语说:"老换小是块宝".总结的很到位,很有哲理,我非常认同. 父母上了岁数,需要我们的照顾,我在陪伴母亲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其中的真谛.比如,作 ...

  • 朱亮辉:在陈华民先生追悼仪式上的讲话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在陈华民先生追悼仪式上的讲话 朱亮辉 2018年5月12日中午,随着一阵瓢泼大雨,一个噩耗传来,我县教育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