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碧螺春都叫洞庭碧螺春,4招教你快速鉴别!
到了三四月,苏州街市茶行和本地人的朋友圈里,春茶信息又活跃起来了,满城可见碧螺春。
不过洞庭碧螺春名气虽大,产量却极其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于是大量廉价“碧螺春”涌入市场。对于消费者而言,常常很难分辨出真假,今天就教大家4招快速鉴别的方法。
01.
知产地
其实对于碧螺春来说,只要是按照碧螺春的工艺制作,都可以称为碧螺春。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平价”碧螺春,很多都是外地的碧螺春,例如四川碧螺春、贵州碧螺春。
苏州碧螺春的全称是:洞庭(山)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根据国家标准,只有苏州吴中区洞庭东山、洞庭西山(金庭镇)这两个地区内生产的碧螺春才能称作洞庭碧螺春。
洞庭东、西山位于苏州西部丘陵山区,东山系太湖半岛,西山是四面环水的全岛。这里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受太湖及复杂的地形影响,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山上土壤由山丘岩石风化残积物发育而成,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较高。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环境给洞庭碧螺春创造了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也造就了其独特的优异品质。
洞庭碧螺春的鲜叶采摘时间为春分前后至谷雨,按规定谷雨之后采制的茶不得称为“洞庭碧螺春”。
02.
观其形
洞庭碧螺春干茶的外形,有“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银绿隐翠”这四大特点。
“铜丝条”指的洞庭碧螺春条索纤细,茶叶紧细重实得像铜丝一样。洞庭碧螺春茶叶品种属于“洞庭山群体小叶种”,芽叶细小,6万~7万个芽叶才能做成一斤干茶。
“蜜蜂腿”说的是洞庭碧螺春条索纤细,形态像“蜜蜂腿”那样弯曲。
洞庭碧螺春都是全手工制作,成品茶呈现自然弯曲,而仿制碧螺春大都是机器揉捻,条索较松,茶条较直,形态呈全球形卷曲。
“满身毛”说的是茶叶茶毫密布,并且洞庭碧螺春茶的茸毛是竖立在芽叶上的,而仿制碧螺春的茸毛较松散地黏附在茶条上,或成团脱离芽叶散布在茶叶之中。
“银绿隐翠”指茶叶的绿色,在白毫的衬托下,给人熠熠生辉的感觉。
洞庭碧螺春由于热揉,茶条色泽绿而泛黄,呈嫩绿色较鲜活。仿制碧螺春的颜色呈青黄,暗淡无光泽。
03.
品其味
判断一款茶的好坏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泡一杯尝尝。
先将85~90℃的水倒入玻璃杯中,投入3g左右干茶。洞庭碧螺春条索细紧,即刻下沉。
仿制碧螺春由于条索较松,一部分会浮在上面,吸水后慢慢下沉,个别芽、叶一直漂悬在水面上。再看茶叶色泽是嫩绿还是发青,并结合尝滋味、看汤色和叶底进行确认。
汤色:洞庭碧螺春茶汤色较浅呈碧绿色或者嫩绿色。仿制碧螺春茶汤色泽发青颜色较深,有的呈青绿色较黄暗。
滋味:洞庭碧螺春滋味鲜嫩爽口,如吃新鲜水果,回味甜醇。仿制碧螺春一般带青涩味,回味发苦,有的发麻。
叶底:洞庭碧螺春芽叶瘦小,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色泽呈嫩黄绿色较匀亮。仿制碧螺春芽叶肥壮,色泽呈青绿色。
04.
闻其香
洞庭碧螺春还有一个特点:泡出来会有淡淡的花果香。
这和洞庭碧螺春独具特色的“茶果间作”的栽培方式有关,茶果间作方式是以茶为主,在茶园中嵌种植果树。
洞庭山植物种类丰富,生长繁密。有人工种植的银杏、枇杷、杨梅、板栗、柑橘、桃树、石榴等十多种果树,茶树在培育于果树、林木中,果树覆盖率达到25%~35%。
洞庭碧螺春香气清雅持久似果香,而外地碧螺春香气较低,没有鲜爽的花果香。
正宗的洞庭碧螺春每年产量稀少,价格也比较高,因此常常有鱼目混珠的现象。正值春茶季,想要一品洞庭碧螺春“鲜”味的茶友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