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杂记

按照区委区政府“千名党员”进社区工作安排,我也下沉到社区了。

前半生读书,后半生教书。看到的都是生活的表层。一下子沉淀到社区里,完全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人家说像是让张飞去学绣花,我真有这样的感觉,我这是让李逵去学刺绣呢。

不过,我倒是对这陌生的工作挺感兴趣的。其实“下沉”这个词我很喜欢听,因为我感觉自己一直太漂浮。——浮在半空里,怎么能看到生活的最里面呢?我写的那些东西吧,关系铁的都说,有点“肤浅”。这是真话,为嘛肤浅?因为没有深入生活。那么,何不趁着这次“下沉”机会,在真正的生活里面走一遭看一下!

我们的任务吧,说穿了应该是“送达信息,传递温暖”。那么就要进百家门,看千张脸,听万种声。很多人听了都有点头大,但我感觉这对我的写作未尝不是个好机会,听到真正的声音。——我喜欢把没意思的事情干得有意思点儿,把枯燥的事情做得有趣点儿。

我们要去的都是老旧小区,先进行信息摸排,同时发放有关迎接“十四运”的宣传材料。

老旧小区的门就是一个花样繁杂的世界:有老旧的防盗门,铁栅栏型的,蒙着铁纱阻挡蚊虫;里面往往还加一道木门,木门上还贴着金色的“福”字。有时新钢防盗门,灰的黑红的,各个不一,大约占去了小区的五分之三。

不同的门,住着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习性。像我们这样手里提个装资料的布袋子,知道的人晓得咱是党员进社区,不知道的还以为咱沿门乞讨呢。于我,心里还装着一种惴惴不安:不速之客,往往是不受待见的,容易招来冷脸。

比如我,正在客厅里安静看书,这时候若是有人来敲门,心里就老大的不痛快。

——敲人房门,一如敲人心门。那里都有一道障碍,都是有着很浓厚的戒备的。

我们进的第一家,还好,是个民政局退休老干部。人瘦削,但很精神。头发灰白,但尚浓密,修剪的也颇齐整。一看,就是工作的时候是那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做派。虽是休闲体恤,领口的扣子扣得整整齐齐,把多年的老习惯,在家里也保持着。

老同志客气地把我们让进家门,然后坐下来拿过眼镜,细致阅读填写。闲坐等候时,我借机打量了一下客厅的布置。客厅不是很大,但收拾得也算雅致。迎面一幅欧体楷书诗词,虽然不是出自大家之手,倒也蛮有欧体的味道。

有人说书是房子的灵魂,其实客厅里挂一幅字,家的品味一下子就不同了。花草添香,书画入味。

我们去的第二家,是个一般职工家庭。老公出门转悠去了,女主人招呼了我们。

女主人五十多岁,个头不高,倒也健谈。她说自己早先也在社区工作过,很体谅我们的辛苦,这让我有点汗颜。对于一些意见的征询,她写得很仔细,也很懂得些道理。“实际问题还是有,但咱不能都往上面写。你一个小问题,我一个小问题,许多家的小问题汇集到一起就成了大问题。——咱不能给人添麻烦!”

是啊,都说小老百姓,他们遇到的肯定都是关系到个人的小问题。可是,所谓的大问题,不正是这些小问题累积在一块儿形成的么?看不到小问题,就解决不了大问题。像动员会上那个镇政府的什么年轻小科长讲话的口气,拿个大架子嘿唬人,牙大的像门扇。这样坐在办公室里凭脑子想着搞工作的人,只能制造问题怎么能解决问题?

我们听了就很感动,也跟她多谈了几句。她就打开了话匣子,把自家的事情也讲给我们听。

她老公脾气耿直,干工作没的说,但不会跑不会送,最终一辈子就是个小职员。

“没当过领导,没风光过,但咱的小日子过得踏实。”她脸上都是自豪。“俩娃都考上了大学,本科。老大搞平面设计,在西安开了个小公司;老二的单位效益也不错。俩儿媳妇很懂事,很体贴我们,隔三两天就要回来看看我们,叫我们看看孙子孙女。——不管多累,一看到孙子孙女,我们浑身都是精神头儿!”

第三家是个小女孩儿在家,大人都上班去了。小丫头读五年级,扎个小辫子,嘴巴灵活。

我们把资料给她,让她留在家里给大人看。我们问她会不会写字,需要填写一些信息。小女孩歪着脑袋一笑,很脆地回答:“会写字,没问题。”

然后,侧着身子把信息表很细致地填写下来。

我们后面去的几家,有点受了点冷遇。在家的都是孩子,有高中学生模样的,也有大学生模样的。

他们好像不是在睡觉,就是在玩游戏。对于我们的敲门,显出很烦的样子:冷着脸直接拿过资料,也没有起码的礼节和客气,就爬在门口的台子上填写,给我们一个脊背。

我心里很是纳闷:我们的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的啊,有点可悲!

今天第一天进社区工作,我提前做好了“门难进,脸难看”的思想准备。可是,当这种情况出现在我们的下一代——学生们的表现上,我的心里还是很硌得慌!

(摄影:何震)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户县人。文风力求散淡、干净、质朴。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公益广告1:龙源香醋 品味生活13186035184)

(公益广告2:书法臻品 品质人生 )

(0)

相关推荐

  • 【河北】退休了,他们为啥比上班还忙?点赞这个平均年龄67岁的业委会

    在河北沧州运河区水月寺北门社区一中前小区,说起齐绍兰.高双成.叶中兴.蒋兴华.张庚.王维荣.尹金太这7个人的名字,可能有人觉得陌生.但是这几位老人的身影却经常活跃在小区的各处,被大部分居民熟识. 他们 ...

  • “红色物业”“红”在哪?如何打造红色物业?

    师傅,我最近很烦恼,自从取完西经,住进小区,我对物业的服务是越来越失望,车乱停.垃圾多.安保差.还有私搭乱建的.上周水管坏了给物业打电话都没人接......直接影响到我正常生活了. 八戒,为师正想给你 ...

  • 城市更新如何更见成效?零点有数帮您划重点!

    作者:零点有数:图源:零点有数 城市更新已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建设部门和全国城市都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工作部署.零点有数开展的"2021春 ...

  • 社区工作杂记(二)

    昨天"七夕"节,满街道都在秀浪漫,不过真的懂得浪漫的人有几个呢?诗人冯唐的浪漫是这样的:"人分两类:是你和不是你.时间分两类:你在的时候和你不在的时候."你看, ...

  • 社区工作杂记(三)

    十多天的相处下来,社区居民跟我们熟悉起来.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谈问题,没问题的时候就聊天. 一般我听的时候多,他们说,我静静地听. 所谓的人跟人带缘,其实就是说话有共同的话题,投机.我在慢慢地探寻投机的 ...

  • 社区工作杂记(四)

    我们负责的小区明天早上就要强拆违建车棚了. 这么长时间的渗透性工作推进,终于到了最为关键群众反应可能最为激烈矛盾最容易激化的时候. 今天上午,区级领导专门召开预备会议,强调了工作要求,也提供了一些工作 ...

  • 社区工作杂记(五)

    昨天,小区老旧车棚强拆工作顺利完成,今天开始清运建筑垃圾.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心情轻松但又不轻松. 为了昨天的工作,社区先后开了几次会议,进行了扎实部署.我们也做了细致摸排:年龄大的身体不好的,坚决 ...

  • 社区工作杂记(六)

           小区改造工程进展到现在,楼顶处理结束,门前道路农民画美化结束,雨污分流在收尾,门房开始拆建--        随着工作的推进,居民们的情绪日渐欣喜,大家说出来的话里,明显少了当初的抱怨和 ...

  • 社区工作杂记(七)

          西北风带来了冬天的信息:路边的树叶落了,树一下子瘦了许多.       天上虽然有亮晃晃的太阳,但背阴处还是有料峭的寒意 .好在,我们负责的小区高空作业已经完成,工人师傅们不必再爬上脚手架 ...

  • 社区工作杂记(八)

           一切都在一天天地变得更好.没有什么能比这句话更适合表达我们的小区改造工作现状了.        雨雪天气,不但没有阻碍施工,反而督促大家加快进度.看着师傅们顶着雨雪在寒冷中忙碌,很为他们 ...

  • 社区工作杂记(九)

           到今天,2020年走到了倒数的最后六天,我们下沉社区的工作也即将收尾.        按照当初的安排,我们自8月20日开始,12月31日结束.虽是五个月,却是三个季节.从近40℃到-5℃ ...

  • 当“精细化”成为社区工作必答题

    半淞园路街道瞿溪新村小区入口的停车智能引导系统 ■闫加伟 编者按 社会企业"社邻家"创始人闫加伟是一位资深社区工作者.近来,他参与各种会议或调研,听到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主题词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