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我们一家三口的高考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说一说我们一家三口的高考

作者 | 贾明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以前每每提及高考,都是挥之不去的痛。以致工作十余年后,梦中猛现:马上高考了,怎么办?或:成绩不佳,又要落榜了,又或:去的学校不理想,毕业后又去高考。哎,害我真深!又要感谢高考,这是我等农人当时出去的独木桥。

2020年疫情,孩子高考。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上天之安排呀!送孩子上学后,闲在家中,看看家乡的公众号《乡土赊旗》里面的高考文章,不禁想到了我这个小家的高考。
我自己的高考是一个很失败的例子。
第一次高考混混沌沌,自以为脑子还比较好使,不踏实学习,其实也不知道学什么,自然差距很大。
第二年复读,自以为什么都会了,不能沉下去,加上考试几天拉肚子虚脱,和分数线擦了个边。当时身体不舒服其实是借口,从二十多年后孩子高考可以看出来了,还是自己知识掌握的不够好。
感觉不甘心,就又来了第三次,平心而论,第三次也不怎么样。照样是浮漂的学习,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不管怎么样,最后总算去上学学了一点专业技术,可以去工厂混饭了。
自己的学习不用功,不踏实,经常开小差的假学习伪努力,通过时间换来了很低的回报。脑子也不是很笨,反应还是比较快,这些在工作中多少有点优势。
而且运气让我提前站在了小风口边,虽一事无成,倒也可以混了一个温饱。不踏实无恒心,让我思想禁锢在小农意识中,好几次的大城市机会完美错过,喜欢理想中的江南小镇。现实中落在了北部小城,只能在梦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爱人也是农人,从农村小学到县城一中,三年过去而无功,只能复读一年。在农林医师不被看好的年代,只想降低档次去了工科学校。其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造化弄人,没成想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这也是我们站的低,看的近,不能远虑所致吧。
国情不变,高考依旧。二十多年后轮到了孩子。
小学开始,学习一般,就是作业写不完,熬夜苦战,以致影响第二天考试。不过总算在六年级时,同学很多都去郑州上学的时候,孩子得了小学结束考试的年级第二。
正好赶上一中分校开办第一届初中,报名人很少,在家附近不用住校,就考了那里。交钱时,大家都在犹豫,我就直接去办了手续。现在的一中崔校长当时负责那边,很奇怪的问我为什么不犹豫,我说已经权衡过了,这边最合适我的孩子。今年高考报志愿又在一中和孩子遇到了崔校长,说起当年事,还有印象。
初中一开始还不错,我给孩子说,不努力,到三年级就撵上一大群了。幸好我说的不准,孩子比较努力,三年级最后二个月,名次10、8、7、6、5,最后升学考试定格在了5。也是孩子艰辛的回报。
不像我升县一高中后的沾沾自喜,人家考了全市十三名也没有我的当时高兴劲。
高中才是真的辛劳。成绩有点跌宕:高一的前几名到期末的八十名,高二高三的稳步小幅跌宕。最终得益于孩子的心态: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命运中最好的安排。
班主任的眼光一直停留在立志清北的前十名,孩子偶尔也能进去,只是不入老师法眼。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苦难和不理解,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一种幸运。
被老师重视的孩子压力太大,往往老师一味加压,最后全部翻车,只有处于中上等的孩子和孩子的一位初中同班同学发挥正常。高中三年只和老师打过三次电话,第二次没有说完就被挂断,第三次只说了一句话被挂,很悲哀。
报志愿时老师却三番五次给我打电话,对比明显,感慨颇多。
疫情期间,学习情况前所未有,孩子压力颇大,复学后恢复较快。高考二天7.7/7.8赶上肚疼,当时我们的感觉:只要不中途退场就谢天谢地了,不要说什么985、211,能上一本就烧高香了。
最后一科结束,心才落到肚里。考的好坏无所谓,没有中途退场就非常高兴,到家买了吃的庆祝一下。
孩子说,数学四道大题错了三道,语文考的不好,得不了高分。这些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坚持到按时出考场就很庆幸了,没有经历的人,真的不知道这种感觉。比孩子后来去清北都高兴。
小家三口人都经历了高考,我考三次,爱人考二次,孩子考一次。孩子比我们强,压力也比我们大。
我经常给孩子说,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前进,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我们算是小城市的工人,脑子里充满了农人意识,孩子总算走向了大城市,以后也有可能落在大城市。
虽然我这一代也有机会,只是意识跟不上。这事还是最好一代一代的进步吧。从新闻上看到很多贪污落马的省委书记,都是农人考学出来,天生的心里穷怕了,感觉只有钱最可靠,这是他们贪污的思想根源,其实钱对他们来说真的没有什么用。
高考对人生也是一种历练,没有高考的人生咱不懂,有高考的人生才够完整。回头看看我们一家三口的高考经历,真得感谢高考,是高考成就了我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如今女儿已经是北大医学部的大一学生,祝福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又是一年高考季,祝福每一位学子都能超常发挥。

作者简介

贾明,社旗县兴隆镇人,铸造行业专业工程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