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里泡大的孩子,上学后却不会阅读?根本原因就这2点
知乎有一个热度很高的讨论,浏览度高达150多万☟
这个问题,应该也是很多父母的迷思:
明明从小帮孩子买了、读了不少绘本,本以为到了上学的时候,孩子能在阅读上有些优势。
可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不仅没有展现出任何优势,反而出现了 “排斥主动阅读”“对内容理解不深,说不出所以然”等情况……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答案很简单:
要么,是在绘本选择上存在偏差;
要么是亲子阅读方式有问题,没有注重孩子的理解能力和逻辑培养。
今天这篇文章,就针对这2个问题,给大家好好排一排亲子阅读中的雷。
文章有点长,但是绝对值得大家仔细阅读、转发收藏。
选绘本,牢记8个字
首先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分龄阅读的知识。
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大致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1岁:婴儿期,熟悉绘本,主要在听故事
1-3岁:低幼期,激发阅读兴趣,听故事+简单的阅读
3-6岁:幼儿期,培养阅读习惯,拓展阅读范围
6-9岁:低学龄期,逐步自主阅读,深入思考
9-12岁:高学龄期,自主阅读,持续思考,交流讨论
所以,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我们亲子阅读的目标也应该有所侧重,循序渐进。
➤0-1岁婴儿期
在这个阶段,绘本是亲子交流的一种媒介,也是孩子五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发育强有力的辅助之一。
我们可以从黑白卡、彩色卡开始,慢慢过渡到一些方便啃咬、撕不烂的布书、纸板书、触摸书等,促进宝宝的五感发育。
另外,小宝宝主要是用耳朵听,所以儿歌、童谣、有声书等,都会很适合放给宝宝听。
➤1-3岁低幼期
此时是宝宝语言、大运动、认知等各方面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激发宝宝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很好开始。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多读一些语句重复、有丰富词汇的绘本,让宝宝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
另外,选择的绘本一定要符合宝宝的视角,贴近日常生活,让他觉得有共鸣、有意思——因为我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爱上阅读。
➤3-6岁幼儿期
在尊重孩子爱好的基础上,尝试去拓展宝宝的阅读范围,尽量多提供不同类型和题材的绘本。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就是非虚构类绘本,如科普百科、认知类绘本等。
因为这类绘本没有很强的故事情节,但有着很强的逻辑结构,是培养孩子批判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主要渠道。
➤6-9岁低学龄期
这是宝宝从亲子阅读走向自主阅读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同样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书籍类型:桥梁书。
桥梁书的文字量介于绘本和文字书之间,图文配比接近1:1。文字较大也较简单,短句居多,还大量地运用日常字词,比较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扩大识字量、提升阅读能力。
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投娃所好”,选择孩子喜欢的主题。
所以大家发现了吗?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绘本的选择应该是一个逐渐丰富、进阶的过程。
如果我们经常给孩子选类型单一、难度一致的绘本,孩子的阅读能力当然也容易原地踏步。
读绘本,同样需要逐步进阶
绘本,除了要会选,更要会读。
日本的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中说道:
一本图画书的价值不取决于书本身,而取决于讲书的人。
一个会读图画书的人,不仅是图画艺术最佳的解读者,也是最好的媒介。
然而很多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角色,是“购书者”和“指挥官”:他们把孩子带到绘本馆,交代孩子好好看书不要乱跑,然后自己就在一旁玩手机。
这样的话,父母是独立于孩子的阅读之外的。
那父母认真陪读的娃,为什么有些还是不会阅读呢?
这就是阅读及互动方式差异的结果。
有些父母只会逐页逐句的阅读,不懂得如何提升孩子兴趣、如何互动。
有些父母则偏好“功利性阅读”,在阅读时只注重通过故事给孩子“纠正问题”“讲道理”,或者为了教孩子认字…
如果种种,不仅不能提升孩子的阅读技巧,更把孩子对绘本的兴趣和热情扼杀了!
而且,孩子会不会阅读,考验的绝不仅仅是识字的能力,还有他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真正好的亲子阅读,要根据孩子年龄、兴趣、认知规律,不断调整阅读和互动方式,引导孩子主动思考、深度阅读。
✍针对0-3岁低幼期的孩子,家长读、孩子听。
这就要求家长先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在朗读的时候投入感情,表情、语调跟着绘本内容有所变化。
如果可以的话,肢体语言也可以丰富、夸张一些。
总而言之,“戏精”一点,效果更佳
同时,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
比如引导孩子观察细节、教孩子把图片和语言去对应,告诉孩子颜色、大小、形状等简单的知识,扩充孩子的知识面和词汇量。
✍针对3-6岁的孩子,进行更多的讨论和互动。
个人建议:刚开始阅读一册新绘本的时候,除非孩子自己提问,我们先不用急着互动,避免打乱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节奏。
等到读完绘本,或者反复读一册绘本的时候,我们再进行适当的提问和互动。
美国私立幼儿园最常用的,就是“五指复述法”——利用五个手指来对应故事中的五个元素。
大拇指——Character:故事主角是谁?
食指——Setting:故事发生在哪里?
中指——Problem:故事里主角遇到了什么问题?
无名指——Events:然后发生了什么事儿?
小拇指——Ending:最后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故事结局是什么呢?
最后,我们再和孩子聊一聊,对于这个故事或者结局的想法。
这样有条理、有逻辑的归纳和互动,就是引导孩子理解内容、学会阅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针对6岁+的孩子,慢慢过渡到自主阅读。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和理解能力,我们就可以尝试让孩子自主阅读了。
但是,这个过程要尽量显得自然而然。比方说:
买几本孩子特感兴趣的书,假装自己太忙了顾不上陪他一起读,只能 请他自己读,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不管孩子讲得如何,夸奖+鼓励,激励孩子更加愿意自主阅读。
讲得正欢的时候 “突然有事要离场”,只能鼓励宝宝先自己读一会……
可能孩子会一直呼唤你,尽量多坚持一会,等孩子发现你一时过不来,又自己很想继续看下去时,独立阅读就成功了一半
当然啦,这个过程也可能不那么顺利。
因为自主阅读的时候,需要调动孩子多种能力:识字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对于刚刚开始自主阅读的孩子来说,的确不轻松。
而且,亲子阅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美好的体验——孩子爱的不仅是阅读,更是和父母依偎在一起、听故事的幸福时光。
如果孩子实在排斥独立阅读,说明他还没有准备好,建议家长们不妨继续陪读。
上述方法还是可以尝试:给孩子买喜欢的书籍,平时鼓励他读给父母听……直到孩子准备好自主阅读的那一刻。
选对绘本,用对方式,善于引导,注重积累……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但一定会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爱阅读、会阅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