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友亦敌话病毒——新冠状病毒她们的起源、足迹、分布和传播(1)

本期要点

1、什么是病毒?

2、它们起源在哪里,分布在哪里?

什么是病毒

病毒,“病”和“毒”,我们人类对这两个字是恐惧的,这个名字代表了我们敌对的状态。但是它从哪儿来的?

病毒的英文名字叫virus,它真正的名字是来自拉丁文。过去医生都是用拉丁文来写处方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表现出医生非常有学问,而且医生开的处方一般病人也看不懂。在中世纪的时候,这个拉丁文virus代表的是一种可以传播疾病的毒素。说什么东西有毒,我们就说它是virus。

之后,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发明了以后,发现还有一些微生物存在,这些微生物我们命名为细菌。科学家用了一个网,它的大小约为200纳米左右,进行了过滤,把细菌过滤掉了,但是留下来的液体仍然有毒性,而且可以传染,可以传播,特别是可以传染活的细胞,剩下的这些物质就被命名为病毒了。但是我们仍然看不见它,直到电子显微镜的出现,我们才知道原来还有一种微生物,它实际上是一种颗粒。

病毒的定义:一组可传染的、拥有遗传物质的、依赖于细胞的一种寄生物,它常常被蛋白包裹,有时有膜,通常它是以颗粒存在的。平常,它以静止的颗粒存在,进入细胞以后,它就表现出了活力,所以它到底是生命还是非生命是有争议的。科学界认为它是一种生命的边缘状态(edge of life)。

再让我们回顾下生命是怎么起源的,这一直是困扰科学家、学者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人说它是外星来的,有人说它是闪电在大气里合成的,但是比较可靠的科学依据是,宇宙大爆炸以后,各种物质聚集在地球上,其中在海底有碳、氧、氮、磷,而这些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包括环境、酸碱度以及一些放射物质的诱导下,在海底,在地壳变动中,偶然形成了一系列的分子,而这些分子是生命所必要的,比如形成了核苷酸,它连接起来以后形成了最初级的一个可复制、可传代的物质,就是RNA,而RNA协同周围的很多氨基酸,形成了蛋白,形成了酶之后,就形成了生命的现象。所以,极有可能生命是起源于这种遗传物质,而现在这种遗传物质就是携带在病毒这种颗粒体内的,也是现在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具备的。从RNA变成了DNA后更稳定,之后形成了一系列的生命现象。

45亿年前,我们的地球形成了,那个时候是一个混沌的状态,整个太阳系还没有完全固化下来。但是地球在40亿年前出现了气候的变化,海洋形成,海就是孕育生命的一个大孵化器(incubator),越来越明确的证据证明,生命在那形成了,之后走上了陆地。地球上最早的生命痕迹是38亿年前,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岩石上的生命迹象,它已经形成了细胞的结构,包含了遗传物质,再加上遗传所需要的一套配套的整个体系,包裹在一个包膜下。它大小是多少呢?细菌和细胞约是微米大小。如果把毫米分成1000份,每份就是一个微米,而微米再分1000份就是纳米,而病毒是多大呢?病毒体在几十纳米到一个微米之间,而细菌是快到一个微米到几个微米之内,所以显微镜可以看到它。

我们的生命是依据于遗传物质的,而遗传物质肯定是在生命细胞的单体之前就存在,科学家在找证据来证明生命起源于RNA。而病毒就是一种可进入细胞寄生、复制的RNA/DNA颗粒,它存在于整个世界,数量是我们全部生命现象的10倍以上,它在水里有1030之多,一勺海水就有200万个病毒颗粒,一升水里的病毒数量就超过我们人类的数量。

水里有一种噬菌体(phage),它有尾巴,通过扎在细胞上,可以把遗传物质输入到细胞里面去进行复制。这样的噬菌体头尾相连有多长?是1亿光年。地球上,HIV这种逆转录病毒在人类的身体里有多少?1016之多,是按照3700万病毒携带者来计算的,这是非常可观的数据。所以,病毒在我们整个的地球上,对生物的均衡,以及生态的平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它无处不在,在我们每吸入一口空气的时候,就有很多病毒进入,在我们吃一次蔬菜色拉的时候,就有几十亿个病毒通过口腔进入肠道,最后从粪便排出去,而且有很多病毒是跟我们共生存的,比如多瘤病毒,在我们每次小便的时候都有几十万/几万个这种病毒排泄出去。

科学家已经证明,我们体内的基因,有8.3%左右的染色体DNA碱基是从逆转录病毒来的。逆转录病毒可以整合到我们的DNA内,沉睡在那,一旦有机会就可以复制,但是好在这部分沉睡在我们基因里的病毒遗传物质是静止的。在我们体内,每个细胞都有31亿个碱基对,其中8.3%是病毒留给我们的痕迹,而且年代非常久远,是在我们人类的祖先形成之前,病毒已经进入到我们体内。所以,病毒和外界的环境是促进我们成为今天的我们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它在很多的关键点上,是让我们更适应环境,让我们出现了一些关键的突变,把它的基因嵌合进了我们的基因组中。我们的身体其实清除不了这些病毒的,它们跟我们已经长期共存了,比如说疱疹病毒,在我们身体里有十几种疱疹病毒,你得了一次水痘,那个病毒也沉睡在我们的神经根上,EB病毒、多瘤病毒、巨细胞病毒,这一系列病毒在平常跟我们都是相安无事的,但是如果我们的抵抗力降低,它就会冒出来了。我在这所讲的意思是病毒在我们的环境中无处不在,特别是海水中。在我们身体里也是无处不在,皮肤、大脑、神经、血管、内脏,全部都和病毒是共同生存的。所以,我们叫它病毒,其实是不公平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有生命边缘迹象的颗粒,我们跟它是共生存的。

病毒可能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祖先,它的起源非常早,它散布于环境中和人类的体内,我们和它共生存,而且在人类的基因中有它的痕迹。

参考文献:

1.Nature 2016;537:500-501

2.Science 2008;319:1100-1104

3.Lancet 2020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251-8

4.Lancet 2020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183-5

5.ChinaXiv:202002.00033v2

长按二维码看参考文献

(0)

相关推荐

  • 何处安放的生命

    在蓝色的天空,或是广袤的大地,或是深邃的海洋,你能看到,或者听到,那就是生命.生命无处不在,在你视力所能及的范围,也在你所不能及的范围.它可以是静谧的,静谧得让你感觉不到它还存在:它可以是喧嚣的,以至 ...

  • ​美国公布ufo报告,机密内容让人竖汗毛,外星人或已深度介入人类社会

    美国公布了144份UFO目击的报告.这个报告分成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公开发布版本,还有一个是机密版本. 但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是,绝大多数人表示,从未接触过UFO.外星人.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接触UFO ...

  • 人类是地球的病毒吗?病毒为什么要杀死我们?其实它们也不想

    有一种很有想象力的说法:"人类就是地球的病毒,而病毒就是地球的免疫力,它们正在试图杀死人类".这种说法真的很有趣,而且听起来也十分形象.那么人类真的是地球的病毒吗? 如果人类自比为 ...

  • 先有鸡?先有蛋?地球最初的生命形式是什么?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体是由什么构成的? 对于生命的起源,我曾仰望星空去探索也深入海底去寻找,生命如此神奇它从何而来? 当回到生命组成的最开始,生物(涉及有机体生命)和化学(生命不必须的分子)的边界消失了. ...

  • 亦师亦友亦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王维一生结交朋友同僚无数,应酬送别唱和吟咏的诗人很多,但真正堪称知己或者生死之交的,唱和寄赠诗歌最多的,只有一人. 自家的辋川别墅,邀请他长期居住,并一起同吃同住同游同题作诗(< ...

  • 亦师亦友亦“对手”!飞行员的带教之旅,很特别

    "我们总在放飞最勇猛的鹰, 而新员们则在追逐最澎湃的云." 在航空兵部队, 老飞行员与新员之间的感情很特别, 他们既是战友,也是"师徒", 甚至会成为" ...

  • “好老师”征文|疏利亲民 亦友亦师

    征文启事|影响我一生的好老师 疏利亲民  亦友亦师 作者:上书房行走也 求学十载有余,周旋校园半生,得遇师者近百.倘若让我论及良师,不得不谈及疏君利民先生而后快矣! 吾与疏君利民先生,迄今为止,尚未有 ...

  • “好老师”征文|我与先生亦师亦友亦同事

    征文启事|影响我一生的好老师 我与先生亦师亦友亦同事 作者:朱俊华 张义荃先生是会宫镇栏桥村人,老人家曾经是我小学四年级时的老师,后来一度又是我多年的同事兼领导.作为学生,当年少不更事,加之又恰逢十年 ...

  • 廉洁散文——《亦师亦友亦兄——深切悼念宋显珍老师》

    惊闻宋显珍老师于今晨2点15分不幸去世,噩耗传来,深感悲痛. 亦师亦友亦兄的宋显珍老师是我们的体育老师.您胸怀坦荡,为人忠厚,没有老师架子,与我们这些学生亲密无间.由于年龄差距很小,我们始终把您看作是 ...

  • 亦师亦友亦兄嫂——《天高地厚》

    周五快乐!来听<天高地厚>. 今天又这么晚才回来,明明最麻烦的事已经暂告一段落,我也不知道怎么还是这么忙,奇怪的是,我还挺乐在其中,忙并快乐着.也许是因为这份工作是我愿意做的吧--三个月前 ...

  • 施一公:杨先生于我亦师亦友亦同道,希望相约西湖大学十周年

    施一公:杨先生于我亦师亦友亦同道,希望相约西湖大学十周年

  • 亦敌亦友!德国内线正式加盟火箭,哈尔滕施泰因会威胁到周琦?

    以赛亚·哈尔滕施泰因这一个名字对于火箭球迷来讲并不陌生.20岁的哈尔滕施泰因拥有德国和美国双国籍,2017年在立陶宛联赛效力,帮助球队勇夺冠军,同年夏天参加选秀,在次轮43顺位被火箭队选中,但并没有获 ...

  • 陈省之:亦师亦友话苏欧

    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当中,亦师亦友的文人佳话很多.老子与孔子,孰为师徒,儒道两家争论了几千年,始终是一桩说不清道不明的公案.李白与杜甫的惺惺相惜众所周知,遗憾的是"把酒细论文"只传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