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过去了,200斤的我还要坐摇摇车

前不久,一个网友的故事,引发千万人集体共鸣。

他说,小时候很想坐摇摇车。

可家人觉得很幼稚,不让他玩,他只能眼巴巴看着别的小孩玩。

长大后,一米八高个的他,经常一个人去坐摇摇车,一有钱,就拼命去坐。

后来长胖了,大号的摇摇车容不下他,他干脆转移目标,带家里的孩子们出门坐。

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尾。

在得知舅舅开了童装店后,他直接买了一台摇摇车,放在店门口挣钱。

怎么样,这个故事熟悉吗?

像不像在说自己。

故事火了之后,知乎问题“长大后你做过哪些'童年报复性补偿’的事”被推上热搜。

一时间,类似的经历层出不穷,有的人舔舐童年的缺失,有的人,则痛斥自己被扭曲的需求。

原来童年被压抑的物欲,到了成年后,真会疯狂地反噬自己。

淘宝数据显示,每年有7000万成年人给自己买玩具,以此补偿童年不能拥有玩具的遗憾。

年纪越大的买家,越喜欢粉红色泡泡。

小霸王、发条青蛙、滚铁圈、套圈圈水机和爬墙粘人等五款复古玩具,成为热销产品TOP5。

甚至有资深乐高玩家一年用在购买玩具的金额为1200万。

看,童年有多缺,长大报复性补偿就有多狠!

这些疯狂入手的东西,早已和成年人世界毫无必然联系,却因为对童年欲望的“爱而不得”,衍生出一种奇怪的心理模式:

我不需要,但我偏偏就要。

为什么理应理智冷静的成年人,反倒在购买力上退化成了“小孩形式”,用极端的方式自我满足?

儿时缺失太多,大时自由太少

先来看看网友们的分享:

“作为家里的老大,好东西从来都是要让给弟弟妹妹。假装懂事,什么都不想要。直到结婚生子,不管儿子需不需要,自己觉得是儿子这个年龄该拥有的,多贵都会买。”

“小时候家里穷,一个星期都未能吃到一块肉。不想给父母造成困扰,总说自己讨厌吃。可大学一毕业,就选择餐饮行业,有肉绝不会吃菜,硬生生把80多斤的自己吃成了200斤的胖子!”

“小时候家门口特别流行玩游戏王卡,可家里管得严没钱买,从此对收集卡片有非常强烈的羡慕和执念,于是这几年赚到的钱都变成了……”

甚至还有网友列举了经历了童年各种缺失后对“自由”的向往:

玩具自由、裙子自由、发型自由、乱室自由、矫情自由……

事实上,他们诸多看似“自由”的愿望,反倒是被儿时那种深深的匮乏感给限制束缚了。

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曾表示,光有外在自由而没有内在心理上的自由,就看不到真实,看不到现实,将会难以摆脱单调生活所带来的沉闷、孤独、绝望、焦虑等负面能量。

这恰恰反映出人的某种心理特征:缺什么,就在意什么。

看似有得选,事实上,只想选的只有一个。

就像演员张歆艺那样,明明有足够的购买力,可以随心所欲买好看的鞋子。

却因为妈妈曾答应给她买白球鞋却不守信,长大后的她,对白鞋有种过分的执念,以至于如今家里有很多白球鞋。

人的心灵成长,并不完全趋于日渐成熟。

童年缺失太多的人,越容易在长大的过程中被触及到童年记忆。

有时候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契机,或别人的一个举动,就莫名其妙被激活内心的缺失感。

这种感受,直接逼他们退回到儿童时期,言行举止和思想情感的表现与实际年龄不符。

甚至会出现某种程度的“抽离”,沉溺其中,也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虽然成年后的世界,拥有了很多物质,但始终受童年缺失的影响,活得不自由、不圆满。

爱自己,但别“错爱”自己

如今不少心理学权威,都呼吁每个人要懂得爱自己,善待自己。

但什么是对的爱?那一定不是“放纵式”的爱,也不是“溺爱”。

过度喂养自己欲望的“自爱”,反倒会剥夺自己的自控力,让自己陷入疯狂的购物漩涡当中。

一个节目上,男嘉宾谈及到自己读书时,身边很多同学都陆续有了手机。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非常渴望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然而父母就是不给他买。

结果一上大学,他对手机的关注和索取变得愈发疯狂,完全无法忍受市面上出现新款手机。

一个学期下来五六部手机更是常有的事。

如此疯狂的行径,还不如另一个女孩的“病态极端”。

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中,女孩黎贝卡从小都只能穿商店里打完折的衣物,基本享受不到刚出品的新款。

她特别羡慕别人总能穿漂亮精致的衣服和鞋子。

每次看到白领装扮自己,她内心满是渴望和幻想。

等她离开家经济独立后,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买衣服上,手里拿着12张信用卡,刷爆一张换另外一张。

明明催债公司的电话都已经打到家里和公司里,火烧眉头,她仍控制不住自己的购买欲。

就连参加互助小组,都想着结束后继续买买买。

满足自己的欲望,宛如无底洞,为了更好地“犒劳”自己,她不惜编造各种各样的谎言,欺骗身边所有爱她的人。

最终男朋友认为她过分虚荣,选择分手,闺蜜也气愤她出尔反尔,执意与她绝交。

他们真的缺一部手机,或一件衣服吗?并不是。

总是买买买,不过就是为了满足埋藏在心里已久的匮乏感,想要更好地爱自己。

只是这份“爱”,远超过正常可接受的范围,就是一个好听的借口,粉饰了“过分自我满足”的极端。

从心理学上来说,他们拼命地“爱”自己,正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难以安于当下的焦虑。

正如经济学家林采宜所言:

“他内心的焦虑比癌细胞生长得还快……一处癌细胞被消灭后不久,那一处又会重新长出来,甚至长得比原来那个病灶还要多。”

错误的“自爱”,根本不是健康的“爱”。

长期被匮乏感辖制的人,爱自己的方式容易陷入“压抑——依赖——成瘾”的误区。

在这个误区里,所谓的“自我满足”,不过是自我催眠和封闭。

人的自我疗愈,始于放下

著名的精神治疗师伊贺列卡拉·修·蓝博士表示:

所谓的“问题”,不过是“内在小孩”重播出来的记忆而已。

既然如此,妥当地照顾好“内在小孩”,是每一个童年有缺失的成年人的必修课。

一位朋友曾经问过我:“以前很想买一套正版漫画书,现在长大了,有钱了,依旧很想买,但不知道买了有什么用。”

“但不买,又会经常想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在我看来,如果内心一直放不下,耿耿于怀,那就适当地满足一下自己。这也不过分。

与其在“买”与“不买”中纠结徘徊,陷入无尽苦恼,不如跟从内心的感受,让自己心生愉悦。

合理的要求,满足一下倒不妨。

成年人成熟的特征之一,就是学会听从自己真实的内心,做出没有任何伤害性的行为。

但也需要“度”。

临床心理咨询师黄惠萱在书中指出,有些人习惯于用物质弥补空虚感,往往跟舍不得放下“匮乏”有关:

“匮乏也许不是件好事,但'逃避苦’确实是驱使人改变的一大动力。他们变得害怕自己过得太好,怕因此失去动力。”

因此,开发“匮乏”以外的人生动力尤为关键。

想起了前几年大火的“流浪大师”沈巍。

儿时的他,被父亲限制买历史小人书,便“养成”了收集垃圾换钱买书的习惯。

毕业后到了单位,这个习惯一直没改,对书籍的渴望愈发强烈,直到后来,他的行为给身边人造成困扰,才被迫“离开流浪”。

但他另辟蹊径,用短视频来分享自己的见解,没有一味沉浸在错误的自我满足中。

说到底,谁的童年没有这样那样的缺失呢。

只是长大后的我们,应该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回首,和童年时的自己握手言和。

自己有能力了,适当的满足和补偿,能让自己在岁月中一点点被疗愈。

而放下过去,把目光转向更多的人生意义上,才是驱使我们真正成长、成熟的秘诀。

愿每一个“内在孩子”,都有快乐无忧的曾经。

也愿每一个“大孩子”,都有能力卸下盔甲,释放自己,轻松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