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游·谒普陀山得景(2015年)

华东游·谒普陀山得景(2015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四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宁波-镇海-舟山游事)次日按所探知路线,首先至沈家门。码头上,先前还密布之阴云倏尔一开,于是明艳春阳,极灿烂地临照波光粼粼之海。这不能不令人觉着是一大好之兆头。莫约是因靠近长江口的缘故,这儿的海水一点也不蓝,只于浅淡赭黄中略带绿意。立于一同候船的俗众之间,远眺光雾迷茫之东方海隅,想到那儿便是传说中观音菩萨的居所,虽非宗教信徒,这心头,亦觉异样样的。因之,事后乃得此示之《沈家门·隔岸为普陀山》一画。纯粹以大写手法表现“一端凡尘俗世,一端瑞气仙山”之境,感觉有趣。其后乘快艇去到那普陀仙岛。此为叙述之便,干脆便只就这事后得来之画,谈谈那当时的游事本身。如这《海域存祥瑞》,直示其山海形势,并那船儿新泊、佛寺牌楼间惠岸行者抑或是善财童子(雕像)作礼相迎的景象。见之,当即吾辈不禁也蹩手蹩脚地学他这般动作玩了玩,其“老天真”之顽劣态,固亦自知。而《佛岸法身迎俗众》一画,则径直表现海湾跟前,远望滩岸之头,那尊巨大的金色菩萨像,直面众生,亦示虔心迎接之意的场景。有趣的是这近前沙滩上双手合十的女子,却是吾信手将当时荆妻的一个动态撷来,此为点缀,倒觉别有风味。其后《紫竹林外发潮音》一画,所表现的,乃由巨像侧畔之高崖,俯眺下方海角此山主景观音道场潮音洞一带。画中云色澹然、水波腾卷之茫荡开阔境界,令吾今观之,思之,亦不由暗自动容。《敢是此间好,观音未肯去?》,是去到那儿后,得近观形胜,兼知“不肯去观音”典故,于是会其意趣乃得。请读者诸君留意这阔大境界与翔实物象间,画面右侧远处,那所谓“大士桥”上,隐约可见的似乎为一主二仆之影。作为“点题”,其意已不言自明。又,《不肯去东瀛,焉因风浪恶?》一稿,纯属会意兼假想得来。画中黑浪滔天,孤舟泊岸,月色隐微。“不肯去观音院”内亦灯火幽明,门前则约略可见人影及置地之净瓶,——其为谁何,亦不论可知矣。画此之时,忽觉内中似大有哲思,且是能从不同方面予以理解。不过,唯愿此意不要被今之某些人曲解并发挥罢,呵呵。《松荫下,释子静修忘我未?》,得自去普济寺途中。偶见有僧打坐于如水清光中之拂拂松荫下,顿感此中既有禅意,亦可引发有关今世现实人生之种种臆想,故设以此问。问语颇明,假定之答案也自在诸君心中,吾不多说甚了。《普济寺前 皈依者众》,直接展示万人攒行且膜拜于斯之盛况。自然,内中究竟有多少人是坚心信佛及信这菩萨,毕竟也只能是个未知之数。值得一提的是水中无数游鱼,也尽行朝着那“磁场”中心汇去,其暗示“众生向善”或“也凑热闹”,谅无异议。而同一景点,有座“门庭冷落”之所在,则颇令吾注目,并因之纳入幅中,遂有此《息来禅院绝嚣尘》焉。其“极简”却不乏“写实”之味,内中亦含某种说不清道不明之意趣,于此似也可以感觉到。而《自在亭中观自在》一画所示景象,则又与《敢是此间好,观音未肯去?》属同一境地,唯视角陡转、且是“观自在”本义之外,还暗蕴“天在俯看着这人”的意思。请注意画中小亭(其即名曰“自在亭”)内那更显微小几至可被忽略之人儿,并这整体“大化涌动流行而又波涛翻卷喧腾”之景象。这画应该算是距“照片资料”最远、纯粹须看作者罗织构造心中之境能力的了。末后还有一幅《幸与观音为近邻》,是为临别这普陀山之前,从另一角度,目光越过老大一片尘凡村落,而依旧远眺那海边观音金像的情境。个中意思,想必多少也能耐人寻味。总而言之罢,通过这组以普陀山之行得来的画,确实可以看出,达某这自称尘世达人者,是如何在山水画形式中,尝试处理一些不能不带有宗教色彩之题材。固然,其是否得当,或者说不管从正反两个方向,是否还可以给人提供几分启迪,这些都得由旁观者说了才算。而那游玩当时之达某夫妇二人,既别了这普陀仙境,乃又怀着对尘寰中下一游处之渴望,便朝着那乘船及寄托行囊的地方,快步赶去了……

随附七言律、绝各一:

普陀

依山面海觉潮音,

祥瑞微辉紫竹林。

佛岸法身迎俗众,

道场香火示皈心。

慈悲自是难离去,

福喜焉非不降临。

谁说玄天仙国远,

竟然凡步幸于今。

绝尘胜境向天涯,

度苦幽居甚可夸。

何令慈航由此始,

本初智慧实奢遮。

(总 1099 篇之第 1045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