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民国海军在干什么?
说起抗日战争,我们会想到那些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炮火的陆军,会想到血洒蓝天的空军。很少人会想到我们的海军,甚至很多人都忽略了民国海军。那么抗战时期,民国海军到底在干什么呢?
民国海军
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时,民国海军拥有各型舰艇120余艘,总排水量约6.8万吨。其中最大的舰艇是巡洋舰,共有海容、海筹、宁海、平海、逸仙和肇和六艘巡洋舰,排水量都未超过3000吨。
海容号、海筹号和肇和号是清朝时期订购的舰艇,极其老旧落后。宁海号是国民党海军部在1931年从日本订购的新舰,平海和逸仙号是民国造船厂模仿宁海号,自主建造的。除了这六艘巡洋舰外,其余的海军舰船都是小型炮舰和鱼雷艇,而且大都是清朝时期的旧舰。
宁海号
而我们的对手日本海军却拥有舰船285艘,包括9艘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12艘重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70艘驱逐舰等,总排水量超过12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日本海军吨位是我们的20倍,官兵数量也是我们的6倍,战斗力更是远超我们。
因此抗战爆发后,民国海军部制定的策略就是,放弃海上阻敌,改为在长江等水域布雷和沉船,以使敌舰不致深入腹地。敌强我弱之势,虽然明显。但海军将士们并没有胆怯,仍然勇敢地承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用自己的鲜血捍卫海军最后的尊严。
首先是江阴海战,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70万国军云集上海,准备向日寇发出决死一击。为了防止日军利用海军优势,循长江而上侧击淞沪前线的国军侧翼,民国海军决定在江阴和日本海军展开血战。
江阴海战
民国海军部先是将征集来的民船185艘、海军老旧舰艇45艘共约6万吨,自沉于江阴,用于构筑江阴封锁线。然后,民国海军主力第一、二舰队在江阴要塞的协助下,死守江阴封锁线。
1937年9月下旬,日本海军就调集了第三、四舰队和两百多架飞机,数倍于我的力量,猛烈攻击江阴防线。战斗至9月29日,我军参战的水上舰船就基本上全军覆没,但残余的海军将士利用水雷和要塞仍然牢牢地守住了江阴封锁线,让日军无法前进一步。
江阴封锁线
江阴海战一直持续到1937年12月2日,民国海军以第1、第2舰队主力全灭为代价,在江阴封锁线死守近三月,成功粉碎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牢牢掩护了淞沪前线的70万国军兄弟的脊背,更是让江南地区的军政机关和工矿企业成功转移到大西南,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场海战是甲午战争以来,我国海军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斗,主力舰艇全部被击沉,海军名存实亡。民国海军虽败,但也击沉日军大型舰艇两艘,重伤10艘,击沉日机20余架。更重要的是,江阴海战打出了海军的血性,让国人看到了海军崛起的希望。无愧于己,无愧于民,无愧于国。
抗战时期的日本海军
其次是水雷战,江阴海战以后,民国海军名存实亡,水面大型舰艇一扫而光,海军官兵基本都上了岸。我们的海军只有水面布雷,这是最后一个手段。南京失守后,民国海军沿长江由东向西布置马当、九江、田家桢、葛店四条防御线,通过水中布雷和沿江的海军炮队来设置封锁线。这些水面防线全部坚守到陆军会战失败,才撤离的。
1938年9月,民国海军在传统水雷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漂流水雷。一经使用,就炸沉日舰两艘。整个武汉会战期间,民国海军先后击沉、击伤日军舰艇及运输船只共50余艘,并击落日机10余架。
民国海军将士
纵是武汉会战失败,日军全据长江,我们的海军将士仍然没有放弃,海军布雷队频频出击,破坏日军水上运输。仅1940年,我军的布雷队就让日本损失80余艘舰艇。神出鬼没的敌后水雷战使得日军头疼不已,严重迟滞了日军攻势。
最后是收复失地,扬威域外。1945年抗战胜利后,民国海军利用重建的水面舰队,南下南海诸岛,收复了西沙和南沙群岛。还在太平岛等主要岛屿,竖旗立碑,建立防守据点,派遣海军陆战队驻守,重新确立国家主权。另外海军还在日本捣毁了日本纪念甲午海战胜利的纪念物,并收回海军失物,大扬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