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评价的暴力性

我们知道,“你若能…怎样怎样,太阳会打西边出来”是损人的暗讽。但在家庭养育环境,如此类的暗讽,却能缔造一个人深重的自卑情结。下面,以旺(一位事业有成的女性)为例,解读偏执与自卑情结的精神动力学。

1,评价与情结

旺,从小怀着要有出息的梦想,自19岁始创业,用了十年时间,经历了艰辛万苦,终获得了成就:拥有餐饮连锁店十余家。这是她很有出息的标志。

可她不认为。你很少看见她有笑容、轻松,很常见她的疲惫、眉头紧锁。她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继续努力追逐梦想?想完全关掉餐饮转行做其他,却不知要做什么,梦想是啥也很茫然。她陷入强迫自己做事的倦怠、拖沓之中。她说:在别人眼里我很成功,很风光,但我一点不觉得,也不知为什么,反正一点都不觉得。

这个反正(都不是),跟她过去的自我被界定有关。

那是她不堪回首的记忆。原生家庭中,她是五姊妹中被父母批评最厉害、受忽视最彻底的老幺。正因此,她总是找机会表现以赢得大家的认可。刚上初中的某天,她鼓足勇气对父母说“我以后想考军校,将来当个军官”,父亲“哼”了一声,母亲戳之以鼻“别做梦了,你就不是那块料”,还说“你能当军官,我赌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些话如冰桶灌顶,令她倍感冷酷的羞辱。之后的她变得越发隐忍、内向。

父母怪诞的评价性回应,就像魔力的种子,定格在旺幼小的心里。种子一方面散发着恐惧的恨意,总害怕也怨恨自己不行,以及父母的不喜欢;另一方面不断滋生着誓必有出息的渴望与雄心。

从此,那些评价成为了她心中抹不去的鄙夷,也成了她超越自卑的起点。最终,她收获了成就。若以众人对成功的标准,她在姊妹中恰是最有出息的一个,但也是最难过的一个。多年来,她体验着“无可奈何的努力”做事,已没有努力的动力,也没感觉做事的乐趣。却不知,这究竟算是成功还是不成功,是出息了还是没出息呢?

很难说,可有一点是肯定:她受那久远的隐喻“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动力驱使,一直践行着“我行”的证明。我称这股精神动力为“被认可情结”。

2,强迫性追求与强迫性放弃的背后

不难理解,旺女士为什么固念有出息,为什么很多人强迫性地追求成功?这跟他们过去被赋予的“评价”有关。那份评价,仿佛是注入了生命的终极使命一般。

为何早期抚养人的评价,对孩子心理有如此大的影响,甚至构成一个人今后的行为模式?

对于强迫性追求与放弃的心理现实,新精神分析学有诸多解释,但都没离开那个基本点:人的自我意象的萌芽,原型是父母意象。人的自我意识(即关于我是谁,诸如:好看的、丑陋的、可爱的、可耻的?)的形成,养料是父母的作为。

人在形成自我意识的童年(3-13岁),没有足够自我认定的能力。这时他对自我的认识,建立在他者,特别是父母对己的态度和评价上的,那么抚养人的言语和情感态度,就是令孩子确认自己“好或不好”的客观资源。假设一个人儿童时被客观资源界定,并内化了一个“笨自我”,他今后的行为模式很可能是:为人处世非常的小心翼翼,或是回避性的拖延模式。反之亦然。

强迫性追求的背后力量,是在追忆——价值丧失的自我,那个不曾被认可的自我。

仍以旺为例,她为什么在成功的光环下,毫无成功的优越感,多有低落与伤感?这很像一种失恋的状态,人只有在重要客体丧失之下,才可能对拥有的视而不见。她感觉不到成功,也或许说她要的不是这些,她想要的并未实现。深入解析,早期她为什么想将来当个“女军官”?因军官是令人崇拜、仰视的身份,是权力和绝对有出息的象征。幼小的旺只有幻想成为那样的她,才可以超越姊妹们、以绝对的优势获得认可。那时,她之所以把幻想告诉父母,是她信以为父母听到后会为她有理想而高兴、而称赞她。不料遭遇的是挫败。奇怪她的父母,为何要那样否定她呢?许是他们重男轻女吧,生到第五个还是女娃,何等的失望啊,他们将心理挫败的恨无意识地转泄给了孩子。

他们否定的回应,如同暴徒的匕首,无情地刺向了一个弱小的心灵。无论谁,在需要价值肯定的幼年,受到羞辱性评价,都是一个很深的创伤。

我们进一步可理解“不行与出息”的强迫性重复意义:对旺而言,她那停不下来的进取,以及并非“军官”的成功,都不是她的真实所需,而只是受“被认可情结”驱动,欲获得父母对她“你有没有出息都是好女儿”的一种固着行为。

人天性就有不服输的倔劲,你说我不行,我偏就做给你看我很行。旺的故事却告诉,即便有了出息也等于没有,因在她无意识的感情层面是不敢叛逆父母的看法,更因为任何的努力作为,都无法替代“太阳从西边出”的意涵。她本不知,这不是你出息与没出息的问题,而是任何一个女孩所面临的不可能。她的出生,就是父母(重男)希望的终结,她的存在,也就寓意了父母传宗接代思想的陨落。我们也就能理解,已到中年的她,虽收获满满却依然感觉虚无,虽很想放弃但又放弃不了的强迫性努力,其动机很单纯,只是为了不断地抚慰那深远的创伤,不断地追寻那个所谓的出息。

3,对教养的反思

以上事实令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父母的暴力性评价,和它对孩子的心灵所构成的损伤。

哈佛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时代已经不同了,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步入恰适的领域,使其因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成就。可今天我们完全忽视了这个目标,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个人都教育成大学教授,对每个人的评价也都是依据这个狭隘的标准。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评比,多花心力找出每个人的一面天赋加以培养。成功有无数个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的。

反思我国的教育,一直是墨守成规的坚守标准化、分数论。家庭为了跟上大局,拼命将孩子辅佐上“学霸-有出息”的飕飕快艇。倘若孩子在快艇上,一不小心成绩拉下了、考试失利了、评语不好了,接踵而来的是:谆谆教导、自我检查、严重警告。众多少年,无奈在老师、家长们的一片“聪明或愚笨,成才或不成才,懂事或不懂事”的二元评价中获取着自我价值感。

很多像旺一样的不快乐者,警示我们的抚养者反思:在你曾经养育孩子,或正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尽到了,诸如不说教、少评价,给予亲密、接纳、信任......这些基本职责?

亲密和信任,是育人的核心。这意味着,孩子即便有怯懦、逃学、装病等行为,父母亦然笑着看他,给他一个亲吻或拥抱。那么什么是“亲密和信任”的具体做法?举例,美国电影《阳光小美女》中那个7岁的奥利芙,在她的选秀经历中,几经周折却仍遭彻底失败,但却得到了看重成功的父亲的接纳!父亲对孩子想“赢”的支持,以及对孩子屡“输”的接纳,让所有关心奥利芙的亲人都放轻松了,甚至令每个亲人在开始转变,他们自身与外部的冲突或敌意关系。成功总是一座难逾越的高墙,而失败往往伴随一分接纳的自在。

无论是父母对孩子,还是成人自己对自己,凡出现的对人性柔软部分的不尊重、不接纳,都会构成对人精神的伤害。一个人,盗窃了他人财产,或侵犯了他人隐私是犯罪,但如果一个人,无意识剥夺了他人意志,侵害了他人人格健康的发展,又何尝不是一种罪行呢?在教养问题上,无知并非无过,人的无意识隐埋有无知的大过。

就人格成长而言,我们有必要重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人生下来,能否健康地活下去,又能否成为有价值的社会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抚养人的作为。也有必要告诫抚养人:如果你惯用一种暴力性的评价模式,那你实际一直在行伤害之事。若真爱孩子,就请剥开“为你好”的完美面具,诚实履行“亲密和信任”的养育之责。

点击左下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