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安全合作存在霸权主义倾向?请摘掉“有色眼镜”!

中国积极参与非洲的

和平安全建设并不是什么

石破天惊的“突发新闻”。

▲  2018年6月26日至7月10日,中国国防部在华举办首届中非防务安全论坛。  非盟防务部门官员和来自非洲50个国家军队的代表参加了论坛,其中包括塞拉利昂、南苏丹等国的12位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

本届论坛主题为“携手合作,守望相助”,与会代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命运共同体、非洲地区安全形势、非洲自主安全能力建设、新时代中非军事关系等议题深入研讨,并参观中国陆、海、空军部队。

中非安全合作

存在霸权主义倾向?

中非加强防务安全合作原本就是有利于非洲安全以及世界整体和平安全的大好事。然而,国际上总有那么一些媒体及个人,带着怀疑和攻击的“有色眼镜”,从中非安全合作中演绎出“中国加强在非洲的军事霸权主义倾向”等“意图”。2014年底,当中国宣布帮助非洲联盟建立快速反应部队以应对安全危机时如此,2017年,当中国宣布在吉布提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保障基地时又是如此。

▲  2017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暨部队出征仪式在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举行。

实际上,促进非洲和平稳定、加强中非安全合作本就是近年来中非全方位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早在2006年1月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中国政府就对加强与非洲国家在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合作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2012年7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文件中,加强中非安全合作也首次出现在中非合作论坛的纲领文件之中,与投融资、援助与民生、非洲一体化、中非民间交往等并列为指导未来三年中非合作的五大重要领域之一。

▲  6月1日,中国第八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部队官兵代表到当地慰问非洲儿童。

2014年5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非洲时,也把“实施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工程”列为未来中非合作的六大工程之一(其他五大工程分别为产业合作工程、金融合作工程、减贫合作工程、生态环保合作工程和人文交流合作工程),明确提出中方将深入落实“中非和平安全合作伙伴关系倡议”,积极探讨向非洲常备军和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提供帮助,支持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建设,与非方共同拓展在人员培训、情报共享、联演联训等方面合作,帮助非方增强维护和平、反恐、打击海盗等方面的能力。

所以,中国积极参与非洲的和平安全建设并不是什么石破天惊的“突发新闻”。

中国参与非洲

和平安全建设意在何方?

中非加强安全合作不仅有利于非洲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非洲安全能力的提升,同样有利于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所有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而且也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全球利益。

中非加强防务安全合作有利于提升非洲的整体维和能力,完全符合非洲利益。近年来,非洲发展和复兴的良好态势遭受到一系列新的冲击和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挑战首先来自和平与安全方面。

▲  南苏丹首都朱巴,执行城区巡逻任务的中国维和步兵营官兵与当地民众交谈。

近几年来,非洲局势出现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历了科特迪瓦内战、南苏丹独立、利比亚战争、北非局势动荡、马里危机、阿尔及利亚人质事件、中非共和国内乱、南苏丹冲突以及恐怖活动蔓延等一系列事态的考验。

帮助非洲提升安全能力有利于非洲投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所有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全球利益。

近年来,伴随着北非国家动荡和利比亚内战的负面溢出效应,恐怖袭击活动在非洲有扩大和蔓延之势,不论是2013年年初的阿尔及利亚天然气田人质事件,还是同年9月发生在肯尼亚内罗毕的“西门购物中心”恐怖袭击事件,其针对和受害的大多是西方国家的公民。

随着北非“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该组织以非洲萨赫勒地区为大本营,恐怖活动范围过去主要涵盖阿尔及利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等四国)、索马里“青年党”和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该组织制造了包括2011年8月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联合国大楼爆炸案等在内的一系列自杀爆炸事件)这三大非洲伊斯兰激进组织不断走向合作,反圣战和反恐行动的焦点也开始转移到了非洲,美国主导的全球反恐战也需要非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加速组建和配合。

▲  中国维和步兵营的女兵在哨位上执勤。

另外,即使从经济和财政贡献角度看,非盟目前超过90%的和平与安全行动任务完全依赖来自欧盟和美国等的财政支持。中国如今积极向非洲常备军和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提供帮助,并且加大了对非盟维和的财政支持力度,这本身不仅是负责任大国的表现,而且客观上也可分担长期以来压在欧盟和美国肩上的财政担子。西方媒体按理应当大声叫好才符合常理。帮助非洲提升安全能力是是包括中国、美国以及广大非洲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更是一件符合非洲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大好事。

撰文 / 贺文萍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 / 郑楠、海若、宁静

校对 / 聚慧

图片 / 网络

美编 /曦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