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玉英主任医师经验方(内服药)9首

1.降压明目汤

组成:

生地、熟地、淮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山萸肉、蔓荆子各10g,车前子15g(包煎),石决明15g(先煎)。

功用:

健脾利湿,补肾明目。

主治:

各种类型青光眼,手术后或病程日久,已有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证属脾虚有湿,兼有肾阴不足者。眼压仍偏高者,可在配合西药控制眼压的基础上,服用本方。

方义:

六味地黄汤中三补三泻等量并重,共为主药,取其健脾利湿,泻肾降浊,补肾明目之义。蔓荆子辛凉,体轻而浮,疏风散热,清利头目,尤其适宜头部两侧近太阳穴区的头痛及热邪引起的目红肿痛,在此辅助主药治疗本病,可缓解症状;车前子消水肿,益肝肾,既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两目昏暗,视力减退,又能利湿消肿,有利眼压缓降;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对肾阴不足,风阳上扰清窍之头痛目胀,常配伍应用。本方对眼压控制理想,但双眼常胀闷不适,头痛头晕者可隔日1剂长服,或制成丸药服用。

2.眼球震颤方

组成:

天麻、全蝎各3g,僵蚕、木瓜、伸筋草各6g,钩藤6g(后下)(小儿剂量均减)。

功用:

平肝熄风定惊。

主治:

各种病因所致眼球震颤,中医称“辘轳转关”或“目睛[插图]动”。以肝风内动者疗效好,因血虚生风或脾虚生风者应以本方为基础,适当加用益气、养血药。

方义:

天麻甘、平,入肝经,可平肝熄风,祛痰止痉;全蝎为虫类药中熄风止痉力强者,能引导各种风药直达病所,共为主药。钩藤熄风镇痉,舒筋通络;僵蚕祛风解痉,消痰散结;伸筋草、木瓜舒筋活络且能化湿,同为筋脉拘挛要药,四药共助主药。全方药效集中,又不过峻猛,为多种病因所致肝风内动,眼球颤动不止的基础方。因血虚生风者宜加当归、阿胶养血活血祛风,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肝肾阴亏者应加生地、熟地、山萸肉、女贞子等,风痰上扰者可和温胆汤合方化裁,热留经络所致眼颤不止者适加丹皮、栀子、夏枯草等清热凉血之品。

3.清热消脓方

组成:

银花、野菊花、防风各20g,生石膏20g(碎后先煎),生大黄15g(后下)、全瓜蒌、天花粉、夏枯草、赤石脂各15g,黄芩10g。

功用:

泻火解毒,清热消脓。

主治:

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苔黄脉实,属邪盛正实的角膜溃疡合并前房积脓者。

方义:

大黄性寒味苦,生用泻下力猛,可攻下泻火,推陈致新。加银花、野菊花、夏枯草、黄芩清热解毒;全瓜蒌荡热涤痰,润燥开结,六药以生大黄推荡壅滞为先,共为主药,合用使头目实热之邪下泄而热清脓消。防风疏散外邪;天花粉清热除烦,生津存阴;生石膏清火止渴除烦,兼有收敛疮疡作用;赤石脂酸涩,有利溃疡愈合;同为辅助主药之品。本方是韦玉英主任医师在继承韦老大夫经验方“眼球灌脓方”的基础上,化裁加减而组成,仍取釜底抽薪之法。虽药力较前方稍缓,但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老幼体弱、妊娠、产妇则当禁用。

4.化裁四物五子汤

组成:

生地12g,川芎6g,当归、白芍、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女贞子、茺蔚子、陈皮各10g。

功用:

养血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

肝血不足,肾精亏损之各类眼底病,如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各种黄斑变性。

方义:

生地、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枸杞子、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均为主药。菟丝子、覆盆子补阳益阴,固精明目,以达阳中求阴,刚柔相济,辅助主药发挥药效;茺蔚子活血化瘀,又能凉肝明目;陈皮理气调中,共为佐药,既可以通助补,又防补药滋腻。本方应用日久,若腹胀纳呆,可加枳壳、鸡内金等以行气宽中除胀,消食以助脾运。

5.钩藤熄风饮

组成:

钩藤10g(后下),银花、连翘、生地各6g,白僵蚕、全蝎、蝉蜕各3g,薄荷3g(后下),石菖蒲9g。

功用:

清热解毒,熄风定惊,开窍明目。

主治:

各种急性热病后风热未解,双眼青盲或视瞻昏渺,瞳神散大,兼有身热神烦,肢体强直,屈伸不利,手颤项强等症。如急性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尤其适宜于小儿视神经萎缩和小儿皮质盲有以上诸症者。

方义: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取其“热极生风,热解风自灭”之意;钩藤为手、足厥阴药,《药性论》谓:“主小儿惊啼”。可平肝熄风,通络镇痉,兼清肝热,和银花、连翘共为主药。薄荷、蝉蜕凉肝熄风,又能疏解肝郁,定惊止痉;白僵蚕、全蝎熄风止痉力强,又可化痰散结,尤适用于风痰上扰清窍的口眼歪斜,抽搐痉挛,语言不利等症;四药同为辅助药。风火相煽,易耗阴灼液伤津,故加生地养阴增液,石菖蒲辛温入心、肝、胃经,可豁痰宣壅,开窍通闭,用于痰浊上蒙清窍诸症,以助药力。全方标本兼顾,风静火熄,诸证易除。若病重阴伤明显,生地可倍量,并加麦冬、石斛等养阴生津之品。

6.活血通络方

组成:

熟地15g,当归、赤芍、白芍、川芎、鸡血藤、丝瓜络、路路通、女贞子各10g,太子参15g,红花、炒枳壳各6g。

功用:

养血活血,益气通络。

主治: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辨证属气滞血瘀,气血偏亏者。有类似证型的高血压动脉硬化、老年性动脉硬化或动脉粥样硬化、高度近视眼底退行性改变等,凡血管变细,视乳头小,血管稀少,视网膜色泽变浅者均可适用。

方义:

气亏血少,血脉空虚,行无动力,故用熟地、当归、太子参养血益气,使脉充血行,共为主药。赤芍行血散瘀,白芍养血益阴,一散一补,互助其效;川芎为血中气药,可活血行气,其辛香善行之力可直达头目巅顶;鸡血藤养血活血,红花活血化瘀,通络开闭,五药共为辅药。佐以炒枳壳调理气机,疏解气滞;丝瓜络味甘、性平,路路通味苦、性平,二药常合用,可增强其通经活络作用,虽无全蝎、蜈蚣等虫类药走串通络力强,但药性平缓,毒性小,可持久应用。女贞子性味平和,可“强阴,健腰膝,变白发,明目”。加入本方有滋阴养液,生津润络之效,久服可见疗效。全方以活为要,以补助通,药性和缓,可长服久用。若遇久病或年老阴亏津耗明显之患者,可适加西洋参、黄精、麦冬、石斛类滋阴增液,生津润络之品,并佐以陈皮、香附疏理气机,发挥药效。

7.夜视复明汤

组成:

黄芪、党参各15g,升麻、柴胡各6g,葛根、鸡血藤、白芍、菟丝子、覆盆子、紫河车各10g,石决明10g(先下),夜明砂10g(包煎)。

功用:

益气升阳,健脾补肾,通络明目。

主治:

视网膜色素变性,以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兼有肾阳不足的更适宜。

方义:

黄芪、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养血;菟丝子、覆盆子温补肾阳,固精明目,共起脾肾双补之效,同为主药。升麻、柴胡升阳举陷,疏肝理气;葛根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而奏效;紫河车为血肉有情之品,补精髓、滋肝肾、益气血;夜明砂味甘性温升阳,主夜明,均为辅药。佐以鸡血藤养血活血,通补结合;白芍、石决明养血柔肝,平抑肝阳,其敛阴潜阳功能可防益气补阳药升发太过。全方以升补为重,除视网膜色素变性外,凡以脾肾阳虚为主的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恢复期,老年性黄斑变性及高度近视眼,均可适用。对脾虚有湿者,可加炒白术、茯苓、车前子等健脾燥湿,淡渗利水之品。

8.养血熄风定惊汤

组成:

熟地15g,当归10g,川芎6g,白芍10g,白僵蚕10g,钩藤10g(后下),伸筋草10g,全蝎3g。

功用:

养血熄风,定惊止痉。

主治:

眼睑痉挛,眼轮匝肌频跳不能自制。中医称“胞轮振跳”或“胞睑振跳”。以上睑为主,甚则牵动眉际。尤以血虚或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者适宜本方。

方义:

四物汤养血活血,白僵蚕、全蝎熄风通络止痉,伸筋草舒筋活血以助药力。

阴虚阳亢所致者,本方加生石决明、生赭石各15g,脾气虚弱助湿生痰者,加炒白术、茯苓、党参、苍术等益气健脾,除湿解痉。

9.加味益气聪明汤

组成:

党参、黄芪各15g,蔓荆子、葛根、丹参、石菖蒲、炒谷麦芽各10g,黄柏、白芍、升麻各6g,炙甘草3g。

功用:

健脾益气升阳,活血开窍明目。

主治:

脾虚气弱,清阳下陷,清窍失养所致视物昏花或视力障碍的眼底疾病。如钝伤性低眼压、视网膜脱离术前或术后恢复期、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色素变性及视神经萎缩等。

方义:

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葛根、蔓荆子、升麻升阳举陷,清利目窍,均为主药。白芍养血柔肝,丹参活血通脉,石菖蒲开窍明目,合用辅助主药发挥药效。黄柏滋阴清热,以防生发太过,炒谷麦芽消食开胃,使补而不滞,炙甘草调和诸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