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那年,诸暨走出一位北大学子!他还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忆
绍兴日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王薇
“今天我回家探亲。当火车徐徐驶进诸暨车站时,我迫不及待地把头探出车窗外……祖国到处日新月异,家乡啊,你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这是41年前,一位名叫徐启华的诸暨人在高考作文里写下的一句话。当时的他可能不会想到,他的这篇应试作文,会被刻成铅字,广为流传。
(浙江日报刊登徐启华的高考作文《路》)
昨日,“时代印记——绍兴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在绍兴市档案馆开展。在展出的360幅照片中,一张发黄的《浙江日报》报纸影印图片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上面刊登的是1977年诸暨考生徐启华的高考作文《路》。
四十年岁月沧桑,昔日的“学霸”少年已经走完了人生的路,而关于他的高考故事,却一直不曾被忘却。
25岁参加高考作文被传抄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那年冬天,25岁的徐启华走进璜山中学,参加考试。那一年,像徐启华一样走进考场的,全国有约570万人。
徐启华祖籍诸暨市璜山镇大成庑村,由于其父亲早年定居上海,徐启华在上海出生并长大。1969年,正在上海格致中学读初三的他,被父亲送到老家插队务农。恢复高考那年,他是诸暨街亭供销社的一名政宣工作者。
(徐启华夫人从美国寄来的保存多年的准考证)
参加考试后,徐启华给在上海的父母写了一封信,“此次考试,我觉得轻松,门门都是从容不迫……作文题《路》,我写了一篇散文,得心应手,基本上发挥了水平。”
这篇作文,后来于1978年高考前夕刊登在《浙江日报》上,编者对此作了一段说明:“《路》是本省一九七七年度高考的作文试题。在高考中,很多考生根据这个试题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各种体裁的好文章。一九七八年度高考将临,我们选刊了徐启华同志的这篇应试作文……”
见报后,这篇文章引起众多应考者传抄摹写。1979年,该文被收入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考优秀作文选登》,并在文后附上点评:这是一篇构思精巧的记叙文。写《路》,可选的题材很多,要表达的思路也各有不同,而本文的作者却选取了极其一般,不为人瞩目的乡间小路为题材,通过小路的变化,诅咒了旧社会,歌颂了新中国……
当年参与高考作文阅卷的毕养赛和方向两位老师,对此文做了特别点评,认为其“立意较深,构思较好”。两位老师认为,文章通过丰富的联想,从一个侧面,写出了新旧社会的对比;通过特定的环境,在回乡路上的一个车站里,从一张车站时刻表上看到汽车已经通到了自己家乡,从写实到写虚,揭示了“路”的变化的深刻含义,文章层次分明,前后呼应,结构周密。
这篇高考作文见报时,徐启华已经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徐启华填报的高考志愿上并没有北京大学,但北京大学来浙江招生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优异的成绩,破格将其录取。徐启华成为恢复高考后诸暨第一个考入北大的学子。
努力和敬业的资深报人
诸暨市璜山镇徐家坞村由大成庑和上马宅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在大成庑自然村村口,一处明清砖木房子尤为瞩目。白墙黛瓦,马头翘角,颇有徽派建筑风格。
朝北的两间房屋,内里已经被泥瓦匠粉刷一新。徐家坞村村民马启煌告诉记者,徐启华在诸暨插队时,住的就是这两间房子。
今年63岁的马启煌是徐启华的表弟。1969年,17岁的徐启华从上海来到家乡诸暨大成庑自然村插队时,就和马启煌住在一起,直到1977年考上大学。
(马启煌保存的与徐启华有关的资料和物品)
那一年,马启煌14岁,正上初一,徐启华则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两个年龄相仿的少年,自此开始了一段愉快的相伴时光。
“被北大录取后,家里人都很兴奋,但他只给家里发了7个字的电报,也从未在我们面前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在马启煌的印象中,表哥一直就是一个沉稳的人。
大学毕业后,徐启华曾先后任上海《文汇报》文艺部主任,《文艺百家》主编,《书林》杂志特邀编审,并兼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新学科学会理事,上海青年理论工作者协会会员等。
后来,徐启华和家人在美国定居,担任《天天日报》采访部主任,《美中导报》《神州日报》《国际日报》《美西侨报》四大报社总编,《环球文汇》杂志总编及总裁。1994年起,参与《美西侨报》的创办工作,担任该报编辑部主任、总编。2001年起,以南杉为笔名,在《侨报周末》的“周末视点”栏目中撰写时政论文,就国际问题、中美关系、两岸关系及中国社会经济等问题共发表90多篇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表哥一直笔耕不辍。”马启煌说,到2003年止,徐启华一共发表了70万字的理论和评论作品,30万字的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新闻报道。这些文章和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文汇报》《当代》《文艺报》《电影艺术》《小说界》等诸多报刊杂志上,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和实力的美籍著名资深报人。
(马启煌探访与表哥住过的地方)
除了努力,徐启华的敬业更让马启煌感佩。一次,马启煌到上海看望徐启华,当时,身为记者的徐启华正忙于洪灾后的新闻报道,经常不在家。得知表弟前来,徐启华打电话转告母亲,他会安排好时间回来。当天晚上,分别多年的两人特别激动,但相聚的时间只有15分钟,徐启华带着一脸歉意又匆匆赶回了报社。“后来我才知道,表哥那天的晚饭,是在办公室里用茶杯泡了点菠菜叶子,加了点盐吃的。”马启煌说。
这是高考后兄弟两人第一次相见,令马启煌遗憾的是,这竟然也是兄弟两人的最后一面。2003年10月,徐启华因病在美国去世。
“表哥在读大学的时候,经常会给我寄书,上面还有他写的话,这些书我还保留了一些。”马启煌说,村里还有不少人知道表哥的故事,徐启华原来住过的老屋维修完毕后,他将在那里开设一个徐启华纪念馆。
徐启华去世后,马启煌收到来自美国的表嫂的来信,随信寄来的是徐启华的日记、插队时发表的文章等资料。表嫂在信中说:“几十年来,不知道搬过多少次家,最后从中国搬到了美国,但是有一只信封他却始终珍藏在身边。信封里放着三样东西:1977年的高考准考证、1978年2月26日下午6点41分发给父母的电报、高考后写给亲人的信。”马启煌表示,这些资料都将被收入“徐启华纪念馆”中。
高考作文体现时代印记
马启煌告诉记者,因为表哥的高考作文被刊登在浙江日报上,所以每年高考时,他总会翻出这篇文章来细读。“他当时住在农村,写的都是农村的事,表达的也是希望农村越来越好的愿望。”
在这篇作文被市档案馆展出后,也引发了许多人高考作文四十年发展的思考。
“那一年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它意味着知识改变命运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国家对人才的重新重视,意味着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终于来临。这篇文章在今天来看,无论是内容还是手法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这是整整一代人的烙印,但我们可以想象当这样一批年轻人获得人生另外一种可能的时候,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进考场。”在读了徐启华的《路》后,绍兴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谢澹老师认为,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人心中,高考才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绍兴一中资深语文教师郑小平认为,高考作文命题,体现了时代精神的不断变迁。
“1977年时,我的一位兄长也参加了高考,当时我12岁,听他回来说,高考作文题叫《路》,那位哥哥采取了比较虚的写作手法,更多地写了方向,变革层面的内容。”郑小平回忆。
1983年,郑小平参加高考,作文命题根据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当时命题思路也是挺发散的,有些人以此写毅力、恒心、成功,有些人则写的是理论联系实际。”郑小平说,80年代的作文命题,往往会关注社会、责任以及自身的修养。
而到了90年代,就比较注重内心的价值观和情感。郑老师记得,1999年她参加的一次高考阅卷,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题目其实可以展现很多学生内心的东西。”郑老师说,在阅卷时,有些学生写的是奉献的内容,有些则就会展现出一些自我的性格的内容。199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尝试》,也有不少人写得标新立意,展现出了那个年代开始追求个性自我的一面。
“2000年以后,展现个人内心情感,价值观的,依然是重要的作文命题思路,如这几年有《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文章和人品》等,均是对考生的思想体悟的考察。“但与此同时,文以载道,论述时事的趋势也在增强,如今年的高考作文《浙江精神》”郑小平说。